APP下载

对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丁苯酞联合丹参多酚酸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1-09-28唐春玫王铭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酚酸丁苯丹参

唐春玫,王铭泽

(舒兰市人民医院,吉林 舒兰 132600)

0 引言

脑梗死是高发的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数据表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好发人群。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数量在所有脑梗死患者中占30%左右,发病率较高[2]。发病后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缺氧坏死等情况会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四肢麻木无力、失语、半身不遂等。该类型脑梗死的进展性体现于大多数患者在发病的6 h至1周后其病症仍然会持续且渐进加重,如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3]。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就丁苯酞联合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我 院2019年1月 至2019年12月 收 治 的6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包括男18例,女14例;年龄48~82岁,平 均(64.18±3.65)岁。病 程1~48 h,平 均(25.25±3.17)h。观察组包括男19例,女13例;年龄48~83岁,平均(64.74±3.58)岁。病程1~48 h,平均(25.71±3.62)h。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签订参与协议;患者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的判定标准。

排除标准:对丁苯酞和丹参多酚酸过敏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本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抗血小板凝聚、降脂、维持水电解质、神经康复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丹参多酚酸治疗:将130 mg丹参多酚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 050247;生产厂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和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相配,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00041;生产厂商: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治疗2周。

1.3 指标判定

(1)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NIHSS评分下降>90%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NIHSS评分下降>45%为有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3)神经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缺损程度越高。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头晕、头痛、呕吐的例数,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 分)

表2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 分)

?

2.3 神经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比较( ±s, 分)

表3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比较( ±s, 分)

?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的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又称为脑血栓。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患者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4]。进展性脑梗死较其他类型脑梗死的治疗难度较大,致病原因和患者年龄、身体素质、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患基础疾病、精神压力、家族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由于该疾病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如果仅针对单一病理生理改变环节的治疗,其治疗效果难以得到保障[5]。基于此,需要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对患者实施联合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临床上认为对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需要以预防血栓、斑块脱落为原则,以最快速度开通侧支循环,清除自由基来减少体内的炎性因子,抢救缺血半暗带,控制脑梗死范围[6]。临床上常用丹参多酚酸来促进微循环,丹参多酚酸是一种水溶性酚酸,取自丹参之中,包含了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等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斑块、抗氧化、保护脑部神经元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免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损伤[7]。同时,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流灌注,加强静脉血液回流速度。但既往临床治疗经验表明,丹参多酚酸药性较为温和,起效速度较慢,需要进行联合用药方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8]。丁苯酞具有良好的重构微循环及增加脑缺血区的再灌注的能力,可以有效缩小梗死灶面积,减少血栓在血管内的附着面积。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丹参多酚酸和丁苯酞联合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较仅进行丹参多酚酸的患者更高,患者用药后神经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

综合上述观点,将丁苯酞和丹参多酚酸联合应用在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部供血,恢复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酚酸丁苯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