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路径探索

2021-09-27文杰

传播与版权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兴媒体非遗文化大学校园

[摘要]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非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高校应借助校报、院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宣传非遗文化,开设非遗文化实践选修课程,建设非遗文化体验馆,鼓励学生参加非遗类文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应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非遗文化网络宣传,促进各种媒体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非遗文化传播效率,践行美育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非遗文化;大学校园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属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则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电脑端、手机端以及其他人工智能模式的传播媒介。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努力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局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内蒙古自治区、杭州、河南等地调研时,多次考察非遗项目,并强调各地区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但目前,许多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一些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而大学生是社会文明传承的主力军,在大学校园传播非遗文化,让大学生群体参与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是让非遗焕发新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非遗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非遗文化的传播主要面临传播主体受限、推广形式受限、受众不够细化三个方面的问题。由于非遗传承多为口传心授,徒弟技艺的磨练需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再加上各项非遗的传承人数量较少,且年纪普遍较大,他们对新兴媒体的认知不够,借助新兴媒体推广非遗的意识较薄弱。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主体比较受限于自身客观条件。鉴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主体受限问题,多项非遗文化的推广主要依靠政府的保障和支持。但由于非遗项目较多,类别间差异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与精力,所以政府主要以电视台录制非遗节目、微信公众号宣传、举办非遗展览会等形式推广非遗文化。此外,非遗文化传播受众不够细化,也是非遗文化传播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现状

大学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体,以洛阳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来了解该校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情况,以及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根据访谈记录发现,大学生不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较为表面化,而且对非遗文化的内涵认知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是,他们日常获取非遗文化知识的途径有限,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也较低,參与非遗文化活动较少。结合前期访谈结果,笔者编制了《大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对非遗文化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获取非遗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生活中受到非遗文化影响的行为;了解非遗文化知识的主动性等多个方面,以此来了解大学生在非遗文化认知和传承过程中的行为和习惯。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纸质与电子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26份,问卷有效率94.2%。其中填写调查问卷的男生有116人(占51.3%),女生有110人(占48.7%),大一学生有54人(占23.9%),大二学生有68人(占30.1%),大三学生有72人(占31.8%),大四学生有32人(占14.2%)。笔者根据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分析调研结果,如图1,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分数是2.93,情感认同分数是3.49,获取途径分数是2.98,受到影响的行为分数是2.72,学习的主动性分数是3.04。整体来看,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为体现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主动获取非遗文化知识的行为与途径有限。

三、非遗文化在大学校园传播的意义

(一)丰富大学美育类教育内容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建立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类别的公共艺术类课程,把美育纳入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非遗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精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资源。浓厚的校园非遗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非遗民间文学中的经典传说故事,充满正能量,如花木兰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愚公移山的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河图洛书》蕴含了深奥的星象知识,是中华阴阳五行学说之源;舜帝和黄帝的传说诉说了中华民族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非遗民间美术中的艺术形式技艺高超,特色鲜明,如非遗剪纸,其色彩丰富,寓意吉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木版年画题材多样,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中国民间生活的百态。大学生学习优秀的非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间手工技艺等,可以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同时非遗文化的熏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格调,激励他们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华夏儿女重要的情感寄托。截至2020年底,中国非遗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共42项,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例如,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记录天体运行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历法也传承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又如,书法是我们的民族符号,这一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再如,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诞生于南朝,鼎盛于南宋,龙泉窑瓷器在北宋时期开始对外出口,其精品至今被许多国外的博物馆所收藏。又再如,皮影戏据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电视和电影的年代,看皮影戏是中国古人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其后陆续传入波斯、阿拉伯、日本等地,对国外的皮影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在高校中传播非遗文化,既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又培养了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非遗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较强,对各种智能技术和新兴媒体接受较快,并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意表达。若校园中拥有多样的非遗展示平台和丰富的非遗资源,让大学生和非遗有更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那么非遗文化的技艺及其蕴含的精神可以浸润大学生的思想,促使他们在对非遗文化知识资源有充分地接触与认识后,产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主动对非遗文化倾注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强化行为,内心情感更笃定,探索的欲望更强烈,由此形成非遗传承和传播的良性循环。当大学生在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时,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有了坚实稳定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路径

(一)传统媒体传播方式

大学校园里常见的传统媒体有校报、院报、手抄报、宣传栏、广播、LED显示屏和餐厅里的电视等,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学校里的校报、院报、手抄报是大学生发表各种观点与感悟的载体,高校在这些载体开辟非遗文化知识宣传板块,可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并发表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文章,让他们尽情展示对非遗的认知。此外,高校在宣传栏和宣传板上开辟非遗文化专栏,也可以让大学生在驻足时学习非遗文化知识。而校园广播可以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国内外时政要闻等内容,发挥宣传教育、培育校园精神等作用,是大学生简单、迅速获得文化信息的一种途径,因此校园广播播放非遗文化音频也能让大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熏陶。餐厅是每所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大学生解决吃饭问题的场所,也是他们交流感情、传播各种消息的场所。高校利用餐厅里的电视播放非遗文化知识,同样可以让大学生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记忆,让非遗文化成为他们的话题。

(二)新兴媒体传播方式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7%。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为99.2%,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人群占网民群体的比例为18.8%,20到29岁网民中,人均手机App数量为72个。在互联网时代,电脑与手机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校内外的各种新闻资讯,并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和社会紧密相连。

互联网和手机最受大学生欢迎,其主要传播方式有微信、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微信是一款支持图片、文字、语音短信和视频聊天等多功能的社交App,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为非遗宣传提供了宽松的自媒体环境。非遗官方、非遗传承人或普通用户均可在微信朋友圈发送与非遗相关的图文和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则可以提供更丰富的非遗文章。大学生只需在微信上搜索非遗关键字,便可及时获得相关信息。网络直播具有简便直观、互动即时、无空间限制、受众细化等特点。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非遗技艺类项目针对大学生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可以边演示边讲解,既能分享非遗技艺,又让大学生产生技艺现场感,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随时与演示者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收获了知识,演示者获得了成就感。短视频制作流程简单,且易存储、易复制,适合在各种平台播放,常见的短视频平台有抖音、快手、微博、秒拍、今日头条、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10分钟。而非遗类内容短视频为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供了学习素材,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取非遗知识。

(三)线上线下混合的传播方式

非遗文化在高校可采用线下体验活动与线上网络推广的混合传播方式,如开展非遗技艺进课堂、创建非遗文化体验馆、举办非遗文创设计大赛等,让大学生受到非遗的无声浸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李永军指出,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充分融入教学课程和培训实践,可以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开发能力,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组织各类创新创意大赛,通过文化创新来审视传统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其活态传承。

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需求,聘请非遗传承人开设实践选修课,面对面向大学生展示、传授非遗技艺,并录制课程内容,形成线上免费网络资源,便于更多大学生观看学习。高校对部分非遗传承人不便到校传授非遗技艺的情况,可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在假期寻访非遗传承人。根据寻访内容,数字媒体专业或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长制作宣传纪录片,向其他大学生分享二维码,实现非遗视频资源共享。

高校可以创建非遗文化体验馆,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感受非遗的魅力与乐趣,不适合大学生实操的项目可以结合科技手段,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打造趣味性强的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科技手段创建一个逼真的、类似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非遗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技术,让大学生体验中国式的科幻。而基于VR技术开发交互游戏,借助游戏情节也可以展示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神奇,传承中华工匠精神。增强现实技术是基于现实世界而创建的3D环境,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非遗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类别,借助AR技术虚拟舞者吟唱起舞,大学生既能欣赏到非遗舞蹈、戏剧的魅力,也可以跟随虚拟人物一起模拟练习。

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种类很多,其中非遗类文化创意设计属于参赛类别之一,高校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设计有创意的非遗衍生品,参加高级别比赛,以扩大非遗影响力。如洛阳某高校大学生结合智能硬件设计出一款体现洛阳应天门历史文化的智能交互灯具,并参加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河南省赛区创意组二等奖。还有很多大学生以此为契机,设计了河南非遗类系列文创智能交互产品,如非遗神话故事文创交互灯具、非遗竹编技艺小风扇等。高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非遗文化传播方式,能让大学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生动与鲜活。

五、结语

非遗文化结合多种媒体形式,让大学生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便捷地获取非遗文化知识,既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又便于他们自主参与非遗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发展,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产生文化凝聚力与文化自豪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便是多种媒体融合介入非遗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刘雅,王平.媒体融合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广路径[J].中国出版,2020(06):37-39.

[2]葛艳奇.“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呈现与传播[J].传媒,2019(08):76-78.

[3]胡金富.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1):82-84,92.

[4]伊彩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推广的途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26):108-109.

[5]黄永林,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122-129.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文化科技融合推进河南非遗产业传承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400410291);洛阳理工学院2020年度“专创融合”智能产品设计课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文杰(1982—),女,河南开封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新兴媒体非遗文化大学校园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大学校园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