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学思考
2021-09-27李秀华
[摘要]语言与思维共生,是现实的意识和信息的载体。就新闻传播教育而言,语言具有工具性、价值性等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新闻传播教育理应深入挖掘语言的价值和解释力,积极运用时代化、多元化、大众化的语言,有效提高自身的塑造力、吸引力与感染力。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语言价值;时代性;大众化
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与表现形式,语言是思想、情感、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与传递工具。人们在进行情感、信息、思想交流时,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是社会个体间、代际间文化传承的桥梁,也是传统、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语言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教育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传达、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新闻传播教育本身就是语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语言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挖掘和积极构建储存在语言中的多重价值与意蕴,以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一、语言是现实的意识与信息的载体
(一)语言是现实的意识
语言是人類群体共生的产物,它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经验的积累而产生。在语言出现之前,古人往往会以图画、结绳、手势等方式来进行记忆与传递思想,但传达的信息较为有限。随着语言的产生,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密,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现它强大的生命活力。那语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语言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在这里,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现实的意识,是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实践的结果,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就是说,语言的产生最初是与人的物质活动有关,人类的意识、观念、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语言是相互交织的。
不仅如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由于进步与发展所产生的诸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法律、伦理、宗教等领域都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流畅开展与传承的。因此语言并不仅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反映,它也与人类的思维、精神、观念等息息相关。
从语言的发展来看,语言是一种精神劳动,是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精神的基本特性。人的种种精神生产体现在语言中,正如威廉·冯·洪堡特所指出的“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局部的前进或倒退,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辨认出每一种文化状态”。在洪堡特看来,语言的发展遵循人类精神、思维的规律,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思维与观念。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曾指出,“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其意就是思想家应该运用恰当确切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学说,才能达到“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而不遇其所恶焉”。这也说明语言是思想表达的精神劳动,它能起到相互沟通信息与交流思想的作用。
(二)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语言是人与世界交流的特殊中介,制约着人类的认知水平与认识能力,它既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认识的方式,洪堡特认为,“人同事物生活在一起,他主要按照语言传递事物的方式生活,而因为人的感知和行为受制于他自己的表象,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完全是按照语言的引导在生活。”语言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语言的运用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语言伴随阶级社会产生,但是语言并不是专属某个阶级,它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正如斯大林所言“语言不是某一个阶级所创造的,而是整个社会、社会各阶级世世代代的努力所创造的。”由此,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关,社会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表达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具有思维与社会两个重要功能。其中,其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语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了很强的传播性与交际性。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的特点与优势在群体或区域中进行信息的广泛传播,语言也在受众的共识传播中得以保存、延续与传承。从某种意义上看,语言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储、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而语言强大的社会交际功能,也使得语言能在丰富的交际实践中应对各种变化,进而使其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衍生更多基于生活与生产的实际意义。总而言之,人类的知识、经验、教育等是需要通过学习语言而获得的,而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语言传承、信息传递的过程。语言也能够增进传播者与接收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彼此理解,从而共享信息。
二、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学意蕴及其价值
语言是人类现实的意识,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与交际功能。语言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教育之所以能存在,正是因为语言丰富的功能。事实上,语言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是息息相关的。语言赋予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更多的可能性,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语言与教育相互接触与作用,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语言不仅影响着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也影响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教育主客体间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并在合理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维柯曾说,“语言是建立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武器,所以学习就应从语言开始。”在与语言的接触过程中,获取语言的技能与经验,是教育者必然的经历,教育者往往通过语言实现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教育学者马克斯·范梅南曾指出,教育世界首先是语言的世界,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而这些教育问题可以由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体现、反映,而且借助语言,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得到深层的反思和体验。这不仅让我们思考构成语言的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也让我们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与高效地运用语言。
新闻传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引领教育舆论、传播新理念与知识、传达教育资讯、研判教育形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高校办好新闻传播教育是落实党中央号召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媒体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耳目”与“喉舌”,也是连接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与桥梁,它不仅可以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社会舆论,传递社会道德公约;还可以落实政府决策,表达民意民情,协调社会行动,稳定社会秩序。因此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也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
人们需要通过阅读或观看各类新闻来了解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新闻媒体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依赖与回馈,就是得益于语言的引导。语言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无论是横向性的地区之间的信息传播,还是纵向性的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都依赖语言来实现。许多的新闻传播方式诸如移动电视、数字广播、报纸杂志、数字杂志、社交网站、触摸媒体等,都依赖于语言的引导。语言是阐明主题,解释深刻思想内涵的重要工具。学者张雷认为,“无论怎樣完美的音乐、音响和图像,离开有声语言,都难以明确完整地将复杂的事物、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深层的理性思辨过程、节目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时,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就需要考虑教育的本质、愿景与动机问题,譬如“讲什么”“为什么讲”“对谁讲”“怎么讲”等问题。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语言组织、形成与发挥的实践与运用的过程。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只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实践来完成,大多情况下人们是在语言信息的交换中获得间接的经验和感知的。教育中的语言实践,目的在于激活、表达、充实、丰富个体生命在教育中的种种体验。个体通过语言进行描述、交往、对话、评价以实现彼此理解,化解矛盾,语言的使用逐渐内化为个体的情感、知识与意志。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除了结合新闻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还需要结合语言学知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不仅包含语言的起源、历史与结构,也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及社会传播。从狭义上来讲,语言的实际运用就是使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而语言的基本运用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教育的效果。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需要完善与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通过语言把新闻传播教育主体的体验转化为语言符号形式,提升语言的价值和解释力。具备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阅读、倾听和理解,展示或丰富、或简洁、或流畅、或生动的语言表达,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必备要求。而匮乏的词汇、枯燥的表达、抑或是废话连篇、言不达意等都难以达到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
三、新闻传播教育理应运用时代化、大众化、多元化的语言
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不仅受教育者自身的性格情趣、知识储备、文化涵养等因素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风气、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抓住语言的时代特征,运用通俗易懂的、丰富多元的语言进行教育实践与探索。
语言具有时代性。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经历了一定阶段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各领域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广播、报纸等是当时主要的新闻传播渠道。学者蔡育红认为这一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是“配合新闻宣传报道的政治任务,体现高调、主观的书面语色彩……语言较缺乏理性的客观报道,感性的主观评价成为大行其道的表达方式,激昂的字眼、短促的排比句和诗体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风格”。这一阶段的语言偏向歌颂化、模式化与主观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经济文化逐渐迈出前进的大步伐,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传播方式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为了贴近民众生活,新闻传播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方式,开始讲究叙事技巧,逐渐采用富有时代性的语言,讲述身边的百姓故事,强调新闻传播叙事的真实性以对大众的吸引力。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语言虽有所改变,但其总体还是较为庄重严肃的。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认知水平与审美能力逐渐有所提升,对新闻传播的语言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语言的应运而生就是一个例证。此时,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转型期,为了适应多重价值观的融合与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使得新闻传播教育深入人心。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就要不断立足于生活现实,从语言出发,重视语言的时代特点,积极运用新型的社会语言变体。
通俗多元的语言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语言是人类记录时代的鲜活符号,也是现实生活的镜子。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与欣赏视角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新时代呼唤有立场、有思想、有锐气的语言。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根据人们的认知水平,用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教育。譬如在讲述市井民生故事时,新闻传播就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点“带雨露”“沾泥土”的语言,少些“大雅之堂”的术语。列宁也曾主张要“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结经验、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和纽带。近些年来,央视《新闻联播》的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其一就是改变以往严肃刻板、四平八稳的模式,使用了通俗多元的语言进行传播教育。例如,在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时,《新闻联播》在国际锐评的播报中不仅使用了“满嘴跑火车”“羡慕嫉妒恨”“怨妇心态”“扎轮胎”“令人喷饭”等一系列当下热门的传播词汇,还使用了“咸吃萝卜淡操心”“偷鸡不成蚀把米”“此地无银三百两”等接地气的俗语,让受众对新闻信息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些实践证明多元化、大众化的语言不仅拉进了新闻传播教育与广大受众的距离,也使得受众对公共话语产生了好感、认同与信任,使信息起到积极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运用多元化、大众化的语言进行传播、教育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1):75-7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张雷.传播学通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蔡育红.从时代变迁看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J].龙岩学院学报,2009(04):55-60.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20年科研课题“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课程的建构与优化思路”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S2020046)。
[作者简介]李秀华(1986—),女,广西靖西人,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