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021-09-27徐大光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油田开发应用

徐大光

摘要:在油藏开发工作中,针对高含水阶段开发工作中,寻找剩余油分布并对注采关系进行调整,是进一步开发油藏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微幅度构造,通常处于一些剩余油分布密集的区域,由于存在小断层,会对注采关系带来一定影响。

关键词:精细地震构造解释;油田开发;应用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石油勘探领域,一直在应用地震方法,借此对油气圈闭进行寻找并对探井井为进行确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掌握了更高的地震分辨能力,在油田开发工作中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地震方法。在现阶段油藏开发各个领域中,都逐渐开始应用地震方法,借助这一方法,可以对地质进行再分层,并实现对微幅度构造、小断层等方面分布情况的有效确定,并实现对井间砂体的有效预测,通过这种方式将剩余油分布区域准确寻找出来,并完成对注采关系的有效调整,并实施措施予以改造。

1 精细层位标定与井震联合统层

关于层位标定通常具有包括VSP测井标定法、地震测井法、平均速度标定法、合成记录法等多种方法,在平常工作中,对制作地震合成记录法应用最为常见,就是借助反射系数、地震子波褶积获得伪地震记录,借此和实际地震波组之间实施对比分析,并针对伪地震记录进行修改、调整,逐步实现与实际地震波组之间的匹配,在对合成记录进行制作过程中,针对声波资料、地震子波,是两个十分关键的参数。针对单井声波资料,主要是借助测井仪器进行获取,仅仅需要针对异常数值进行校正、剔除。因此,在对合成记录进行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对地震子波进行调整。

在油藏开发工作中,相比于勘探阶段具有明显区别,主要的目标层段主要是一些较薄的地层,比如油层和小层。因此,针对标准层、大层等部分,在妥善完成层位标定工作以后,针对开发目标层段,需要实施相应的精细化层位标定工作。在此过程中,针对研究区域中已经存在的油井,需要实施逐排、逐列井震对比解释工作,针对地质分层和地震之间存在的冲突予以找出,并详细进行分析,之后将旋回划分和对比原则作为依据,对其地质界面进行确定,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讲的井震联合地质再分层。

2 高精度速度场构建

在以往地质分析工作中,都是将已钻井的钻测资料作为基础,针对井间微幅度构造、小断层等方面分布情况,难以实施有效预测,本文对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方法予以提出,就是将已钻井资料、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等综合利用起来,并对精细层位标定利用起来,井震联合小层,对统层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井震联合方式,完成对高精度三维速度场的构建,借助对趋势面分析法、“蚂蚁算法”等方法进行应用,在油藏开发工作中,逐渐对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相应的方法、流程等予以形成。借助这一方法,应用到实例中,可以对剩余油富集区域进行寻找,并对小断层进行及时发现,相关结果都经过生产中动静态资料而得到验证,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借助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可以对井间微幅度构造、小断层等方面分布情况进行准确预测,针对油藏开发阶段工作,可以有效指导对剩余油分布区域进行寻找、对注采关系进行调整等工作。

在油藏开发工作中,需要具备具有较高精细程度的构造图,为了对构造予以精细化落实,需要完成对高精度速度场的构建,并对变速成图方法予以使用。针对速度建模方法,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是将三维体作为基础的速度建模方法,同时需要与多方面速度资料结合起来进行使用,比如测井时深曲线、叠加速度谱资料、速度函数曲线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生产井声波测井,仅仅对目的层段进行测量,具有较短的曲線。出于对这一现象的考虑,通常会选择使用以下速度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各种速度数据,需要实施相应的预处理工作,针对其中的速度异常值进行剔除;其次,针对解释完成的层位数据,需要作为控制层,将DIX公式利用起来,针对地震叠加速度资料,向层速度完成转化,并对平均速度予以进一步明确,从而实现对初始速度模型的构建;之后针对各个井点,对平均速度进行提取,针对平均速度、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速度等方面之间存在的误差情况,需要进行计算,将误差变化趋势作为依据,针对合成记录获得的速度,需要实施上下延伸拟合,从而对井点完整速度予以得出;再者,在初始平均速度模型中,需要加入井点的速度,以此来校正初始速度模型,经过平滑处理以后,获得最终的三维速度场。

3 微幅度构造是剩余油富集区域

在油藏开发阶段工作中,所说的油层微幅度构造,主要是指在总体油田构造中由于油层具有的微细起伏现象,所显现出的一种构造特点,具有较小的幅度、范围,通常情况下都具有低于5米以下的相对高差,面积也通常不大于0.1平方千米,属于一种正向构造。对于剩余油分布、注采关系等方面,都会受到微幅度构造的一定程度影响,在实际开展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工作中,对微幅度构造予以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存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提供有效的依据开展油层微幅度构造解释工作,之后将构造趋势面分析法应用起来,可以借此落实微幅度构造。针对地质特征,可以分解为趋势值、局部异常等方面组成内容,将全部趋势点总结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面,在趋势面中,所产生的局部扰动现象,就代表着地质构造异常部位的位置。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将解释构造面利用起来,开展构造趋势分析工作,从而获得趋势面;其次,将解释构造面、趋势面进行相减,从而对剩余构造幅度分布予以获得,如果得出的数值为正值,则表示为正向构造幅度,得出的数值为负值,则表示为负向构造幅度;再者,针对发现的正向构造,需要实施局部1*1CDP精细地震构造解释。

4 结论

将地震构造解释技术引入油藏开发之中,无外乎就是“精细”两个字,并体现在地震解释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精细层位标定和高精度速度场的建立是精细地震构造解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是井震联合统层和微幅度构造发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世杰.论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分析研究[J].农家参谋,2019(24):166.

[2]阴佳诗.微地震技术在低渗透油藏非常规压裂上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1):94+93.

[3]姜海涛.油气田开发中的油藏工程地质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32-33.

[4]王东雪.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与应用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1):52-53.

猜你喜欢

油田开发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SVG的油田产液吸水剖面图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