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
2021-09-27江飞涛张航燕
江飞涛 张航燕
一、黄河流域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重要意义
在郑州建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及黄河流域的国家中心城市,在郑州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中心与中原腹地,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且形成了自身发展优势,经济实力比较强,郑州及河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为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需要看到,郑州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瓶颈较为严重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相对较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在价值链上的位势相对较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科技人才相对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为郑州及示范区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需立足于地区实际情况,针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政策思路
(一)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首先需要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协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经济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能为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技与物质基础。在示范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首先是要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并推动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水资源效率型社会,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并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有些地方或部门,在环保政策高压态势下,没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要求,政策实施中“一刀切”,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负面冲击。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制定与实施环保政策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变动频繁,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投资浪费。郑州及示范区仍迫切需要发展经济,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同时,也需要看到郑州及核心示范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工业比重偏高,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投入等依賴程度较高,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提升产业资源、环境效率及附加值水平。
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效协同。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和谐三者之间平衡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绿色产业政策”引起各方关注。绿色产业政策是以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为核心,力图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绿色产业政策要打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技术条件以及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绿色产业政策的重点在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让绿色产业与绿色生产技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带动现代生产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核心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并重,以此发展先进制造,带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务实推动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强化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郑州应立足于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方向的转型升级,并以此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并推动其向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新兴产业大都是高技术产业,是先进制造的重要构成,发展潜力巨大。且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技术渗透性与广泛的技术适用性,采用这些技术能有效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释放出新的活力。近年来,郑州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5G及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层次仍不高,部分企业表面上看属于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实质上企业仅从事加工组装环节,而研发活动则在郑州以外地区进行,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也依赖进口。郑州需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例如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鼓励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向精密制造、设计和研发等中高端环节迈进。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会带动技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当前,郑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服务业内部以生活性服务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发展先进制造的需求。因而,郑州需要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服务、技术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等行业。
(三)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关键所在。鉴于郑州科技创新要素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郑州应着力汇聚创新资源,布局和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郑州市制造业规模大、比重高,但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仍较低。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过于强调采用先进前沿技术或者先进技术领域类的创新能力不符合实际情况。积极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业已成熟的先进适应性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经验,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是更为务实且更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