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隐性知识吸取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2021-09-27韩淼淼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技术创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知识日益膨胀,以数据为代表的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持续地获取和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是企业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隐性知识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源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吸收的维度分析和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解构来探究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为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突破性创新;隐性知识;知识吸收;技术创新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重塑产业结构布局,企业的竞争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企业面临以技术不连续性为特征的动荡的外部环境。这种动荡突出的表现为技术的间断或者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市场上出现了相较于现有技术更有潜力、并相互竞争的新技术,互相争夺,准备替换既有技术。技术的不连续性破坏了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必须定期进行突破性创新。

1.2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外企业已普遍意识到知识管理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战略意义。知识按其属性和获取与传递的难易程度,可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编码方便,容易沟通且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企业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是隐含的且难以模仿的,不易被复制或窃取,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与源泉。

1.3研究意义

企业创新一般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其中突破性创新的价值更高,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价值更高且对创新所起作用更为重要。企业隐性知识是创新型企业的特质所在,其他企业难以模仿,难以获取和转移。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主体吸收、利用所有的知识,包括所有隐性知识,作用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隐性知识

☆国外学者对隐性知识概念的界定:

作为研究该领域的先驱Polanyi(1969)定义了隐性知识概念的意义。Polanyi是隐性知识概念首位提出者,他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两类。将那些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公式加以描述的知识视为显性知识,将无法通过个人行为表述和设想的东西视为隐性知识。Kikoski(2004)认为,隐性知识是不能表述的,但是可以积存的,具体现在个人的教育、天赋、经验和判断等方面。

☆国内学者对隐性知识概念的界定:

杨文娇(2008):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头脑中和特定情景下、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获得,它必须通过个体亲自体验、实践和在具體领域中获得。隐性知识与个体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来源于经验,并依附于个体的行动中,只有在个体行动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它对实现个体价值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实际的价值,反映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应用它追求个人价值目标的能力。

综上,结合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中隐性知识的定义如下: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与特别情景有关,难以形式化和沟通的蕴藏在个人经验中的个人知识。

2.2知识吸收能力

在突破性创新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利用内部知识,更需要吸收、整合外部知识,进而产生新知识。为了成功地内化外部知识,仅仅接触外部知识远远不够,企业还需要具备强大的隐性知识吸收能力,深入挖掘外部环境和创新网络中隐藏的隐性知识,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具体而言,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可以细分为知识识别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开发应用的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这四种能力共同构成,不断深化的结果。

2.3突破性技术创新

根据技术创新的轨迹差异、创新程度差异、创新方式差异、目标市场差异,可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两种类型。

基于此,本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定义如下: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可能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

三、隐形知识的维度分析和突破性创新能力构成

3.1隐性知识吸收的维度

隐性知识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知识,它具有资源嵌入型,往往会以不同的形式粘附在企业的人才要素上。隐性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主要依赖于知识主体的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包括先验知识的多少,现有知识的匹配度,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强度,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才知识状况等。结合文献研究和隐性知识的特征,总结出:在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吸收体现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通过四个维度的分析从而帮助我们理清隐性知识吸收在企业突破性创新上的影响机理机理

3.1.1隐性知识粘性

隐性知识具有环境依赖性,其吸收状态取决于隐性知识吸附知识主体的力量的大小。隐性知识吸收的费用主要是隐性知识的解码、编码费用,通过解码使得隐性知识离开知识主体,能够被其它知识主体接收,隐性知识分离的效果取决于知识本身特性和知识母体的知识处理能力,以及知识接受者必须具有与之匹配的知识结构和畅通的知识吸收渠道。

☆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1)首先,对于企业的隐性知识,知识粘性高等同于技术上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不能被其他竞争型企业轻易打破。由于隐性知识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力不仅仅受知识本身的隐性特性,还受到企业独有要素的知识接受能力的影响,因此,这使得隐性知识在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上保持优势。

2)其次,隐性知识的吸收具有难度,企业需要采用知识挖掘等方法来完成对隐性知识的吸收。隐性知识本身的复杂性会促使企业不断调整策略略,加大投入,推进员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在进行突破性创新时知识资源的储备量,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

☆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隐性知识上的管理难点在于隐性知识的隐晦性和嵌入型给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带来了不便。隐性知识隐藏越深,知识沉淀的时间越长,知识越难以被传递。因此,相比而言,显性知识对企业的利用成本更低。

3.1.2隐性知识吸收的能动性载体——人

众所周知,企业吸收知识的效果是内外部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知识最大的能动性载体是人,员工的素质和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隐性知识吸收的效果。同样的知识被不同的人吸收,其获取的信息容量不同,相应的应用知识的效果也有所偏差。

☆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由于隐性知识吸收困難,企业要想真正充分利用隐性知识,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建立新型员工学习培训模式。管理者要尽力改善企业环境,培养和谐的人际网,强化吸收双方的关系。可见,吸收隐性知识要求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企业培养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体——人。

☆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隐性知识吸收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也会发生在企业之间。企业的隐性知识吸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主体社会资本的差异

3.1.3关系稳健性

隐性知识吸收中知识主体的融洽主要建立在双方共同性和接纳性上。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文化趋同性越强,彼此的价值观越接近,双方的关系质量越好,越能够提升关系网络的稳健性。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动会促进吸收、转移知识形式的简单化,知识进出渠道更加畅通,隐性知识吸收效率得到提高。

那么,何为隐性知识的关系网络?知识网络是由错综复杂的隐性知识交流渠道

3.1.4主观愿望

一般来说,隐性知识吸收效果是由参与双方投入程度和知识本身的特性决定,知识的本质特性很难改变。但是,参与双方的参与度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其中,主观愿望就是参与知识吸收过程的意愿。如果隐性知识的发出者具有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愿望,他会积极参与隐性知识吸收活动,只要渠道畅通,吸收主体能很快获取新知识。但是,很多知识主体会考虑隐性知识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殊价值,不希望对方拥有该隐性知识,尽管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知识合作协议,知识拥有方还是为隐性知识吸收设置障碍,减少隐性知识出口,缩小知识扩散范围。

☆正确处理主观愿望,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下,即使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也不应建立完全的技术壁垒,而是需要进行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当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创新联盟时,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积极合作,会促成最终的双赢结果。如果企业之间彼此不信任,那么隐形知识的传递也会受到阻碍。因此,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稳定的知识联合开发与共享协议,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建设,激励知识吸收行为,营造良好的知识吸收软环境。

3.2突破性创新能力构成

3.2.1突破性技术创新决策能力

首先,相对于一般技术创新行为而言,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在全新技术轨道上进行的创新活动,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突破性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不断累积,都会导致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巨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及其下属能够更好地解读市场信息、把握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挖掘隐性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的判断市场环境变化,科学地做出决策行为。

3.2.2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能力

其次,突破性创新需要投入多种资源,协同多种资源,所以企业在进行突破性创新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最优规划企业资源,完善组织架构和资源管理结构

由于突破性创新技术具有投入大,生命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很多企业因此固步自封,选择渐进性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可以建立突破性创新激励制度鼓励突破性创新项目,引进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动力。

3.2.3突破性技术风险抵抗能力

最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创新风险。面临新市场,选择新轨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必须提高预测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即风险抵抗能力。

四、隐形知识吸收作用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理

(1)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决策能力的提升

企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解读环境隐性信息是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前提,环境的隐性信息,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等等。收集信息,调整策略,进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2)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管理能力的提升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及时进行隐性知识吸收,增加企业知识的库存量,合理优化知识布局。从企业外部来看,吸收隐性知识,优化企业的知识结构,为企业的突破性技术研发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持,提高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开发能力,弥补了技术创新的短板。

(3)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风险对抗能力的提升

突破性创新风险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面对这样的经营风险,企业真正需要的信息就是隐性信息,包括市场隐性信息、环境隐性信息、创新技术相关的隐性信息等,企业如果能够提前了解这些信息,预估突破性创新的发展趋势就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提高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五、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策略

1、构建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

2、建立突破性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突破性创新项目

3、建立内部知识创新网络平台和外部知识创新网络平台

4、建立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规避策略

六、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主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作用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全过程。在企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知识网络中的隐性知识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资源。企业通过挖掘沉淀于知识网络中的隐性知识,获取知识网络内外的隐性知识,建立知识仓库,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补给。

参考文献:

[1]游达明,朱思文.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及规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6):11-15.

[2]董朝. 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

[3]朱思文. 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韩淼淼(2000-),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技术创新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