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工作坊模式在《韩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2021-09-27宋玉兰
摘要: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承担着沟通不同文化的翻译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韩语翻译》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影视字幕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韩语翻译》课程为例,探讨这一模式在翻译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和具体实践,以及对翻译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影视字幕工作坊;职业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韩语翻译》课程是专业核心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及表达,熟知中韩两种语言的语言习惯,从而具备较强的韩汉、汉韩翻译能力,以后在工作中能够胜任翻译工作。高职翻译教学要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必须通过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一、传统韩语翻译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韩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的传授和翻译技巧的分析,没有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由于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的韩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并且在课堂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也难以长时间保持精力完全集中。学生本身底子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应当探索一套适合自身教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影视字幕工作坊模式下韩语翻译课程优势
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韩语翻译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字幕组工作坊”的理念和途径符合高职翻译教学改革方向。
“字幕组”是指为国内外播出的影视片添加中文或外文字幕的網络译介群体。“字幕组工作坊”模式是将字幕制作与翻译技术应用于高校韩语专业翻译教学当中,模拟实际的工作坊流程进行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本课程学习影视字幕的制作过程,最终可以培养出大量的“字幕君”。
三、影视字幕工作坊模式下韩语翻译课程改革
(一)课程设计改革
将“字幕组工作坊”模式引入到韩语翻译教学实践中,以韩国影视剧的字幕作为翻译文本,其可视化的文本形式以及趣味性的文本内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
改革之后本课程的设计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以下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核心
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核心,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翻译人才为目标,以便适应毕业后工作岗位需求。
2.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与技能点相结合
本课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口笔译,在实际情景中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以项目教学为主体
本课程以影视为载体,进行项目教学,根据翻译项目,布置相关任务,在影视字幕工作坊模式下中进行口笔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具体教学步骤
《韩语翻译》授课内容不再是一味地讲授课本枯燥的知识,而是将影视字幕制作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授课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 Aegisub 字幕制作软件技术部分,二是应用此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字幕进行翻译制作的部分,三是讲授韩语翻译技巧和策略以及具体的知识点。在翻译字幕时,不仅能提高口笔译能力,同时能了解韩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以字幕翻译工作过程和一个个工作任务为主线,教学分为“电影欣赏-翻译任务-翻译实践-译文展示-翻译评价”等五个具体环节,模拟真实的影视剧字幕制作的工作场景,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翻译技巧,提高韩语应用能力,掌握职业技能。
在项目教学的环境下,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做好充分参与课堂学习的准备,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学习模式。同时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翻译课程的成绩评定模式为“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改革后将采用动态的教学评价方式。结合字幕工作坊学生个人参与情况、与团队成员合作情况,任课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以翻译过程各步骤进展情况为依据,综合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过程是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并结合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步骤中的表现,以及成果展示,给出过程性成绩,期末参加期末考试给出结果性成绩,过程性与结果性成绩的总和为最终成绩。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做出较客观、较科学合理的评价。
四、结语
影视字幕工作坊模式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符合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传统的方式相比,工作坊模式给了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让学生在真正的合作和学习中获得了成长,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这种模式的教学让教师摆脱了对教材的限制,教师可以主动地选择翻译的内容,设计更加切合实际的翻译教学任务,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一言堂教学的知识灌输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翻译任务,并从中获得翻译的实用技巧和策略,从而真正实现翻译教学的“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王靖涵. “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专业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J].智库时代.2019;
[2]杨敏.《翻译工作坊》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 现代农村科技.2019;
[3]焦艳伟. “翻译工作坊”模式下《中国文化外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基于微信平台 [J]. 海外英语.2020.
作者简介:
宋玉兰(1984—),女,山东日照人,讲师,主要从事韩语翻译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