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老师
2021-09-27陈燕虹
陈燕虹
π学院来了一位怪老师。
怪老师长得一点儿也不怪,脾气也不怪,但是同学们都偷偷地叫他“怪老师”。
因为怪老师总是出一些怪题目。
瞧,学习单上的一道题:请将一串葡萄平均分成2份,写一写你的做法。
“这还不容易吗?一共有8颗葡萄,平均分成2份,那就是8÷2=4(颗)。”鱼骨头将自己的想法工工整整地写在学习单上,心里想着一定没错。
“什么?居然是0分?”
“为什么会错呢?”兔子同学揉揉眼睛,又认真地数了数图中的葡萄,“没错啊,不多不少就是8颗,8颗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应该是4颗。”
“我也是0分。”小熊说。
“我也是!”
“我也是!”
哎呀,除了最爱吃葡萄的浣熊同学,其他同学都得了个“大零蛋”。浣熊同学好一些,他得了1分,他写了什么呢?他写了:“老师,8颗葡萄的后面还有葡萄吗?葡萄会这样平平地排起来生长吗?”
“都没有写自己怎么分葡萄的,居然还可以得分,怪老师在想什么啊!”云朵忍不住嘟囔。
“可是,我觉得浣熊说的有点儿道理,葡萄串都长得像松果那样,前前后后都会有果实,不可能像这样8颗并排着长。”兔子说。
“嗯,葡萄不可能像我的大耳朵,长成薄薄的一层。”小象把自己吃过的葡萄想了一遍,也觉得浣熊说得对,“它是转着圈长的,我们看到的只是葡萄串的一部分。”
“这么说,我们只看到了前面的8颗,那些被挡住的,其实也是要分的?”
“可是被挡住的部分有多少颗呢?”
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后面一定还有一些葡萄被挡住了,但是要平均分,就必须知道葡萄的总颗数。
大家都期待着上课,因为上课的时候怪老师一定会讲答案。
“我知道,你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会得0分。”
“我还知道,你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浣熊同学一个算式都没有写,还得了1分。”
“我也知道,今天你们这么安静,一定是在等老师讲这道题的答案。”
怪老师真厉害,同学们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那怪老师会怎么说呢?他居然什么答案也不说。不但不说,而且他还特别强调自己是不会把葡萄的总颗数告诉大家的。真是天下第一怪的老师!
同学们讨论了两天,一开始都觉得不知道葡萄的总颗数就不能平均分。后来,云朵提议:“那我们就这样想,不知道葡萄的总颗数,不能一颗颗地分时,该如何平均分?”这个提议,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
对啊,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呢?
浣熊建议就在图上画一条平均分的线,因为他觉得葡萄串总是长得很对称,就用这条线告诉怪老师,只要从中间分开,就能平均分。
可是兔子同学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她觉得葡萄串没有那么对称,这样不能很好地平均分,只是可以分成颗数差不多的2份。
反对有效!
“有了!我们可以这样!”小象突然灵光一闪,给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做法,一个数学书上没有的做法:“我们不用一颗一颗地数出葡萄的总颗数。我们把葡萄打成葡萄汁,然后将葡萄汁平均分到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里。只要两个杯子里的葡萄汁一样高,我们就分好了!”
怪老师给这个答案打了满分!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像数学书上的问题会存在已知条件,比如“不知道总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地思考,用创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了。你准备好接受创新挑战了吗?
1 请你估一估500克黄豆有多少颗。要尽量估得准确哟!
太浪费时间了吧,为什么要数黄豆的颗数?
怎样才能估得比较准确呢?
你想到好的方法了吗?我们可以用“由小到大”的方法来试一试哟!
第一步,如果家里有制作冰块的冰格,请找到它,试着在1个冰格里放满黄豆;
第二步,数一数,1格有( )颗黄豆;
第三步,估一估,10格大约可以装( )颗黄豆;
第四步,500克黄豆可以装入( )个冰格中,所以500克黄豆大约有( )颗。
如果家里没有冰格,那你还能找到什么别的工具吗?试一试。
2 500克黄豆太多了,真難数。那么50克黄豆有多少颗呢?
第一步,找到可以称重的秤,称出50克黄豆;
第二步,数一数,50克黄豆有( )颗;
第三步,照这样估一估,100克黄豆大约有( )颗,500克黄豆大约有( )颗。
瞧,这也是“由小到大”的方法哟!
3 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请在下面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