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2021-09-27马笑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爱国主义中国

马笑峰

内容摘要:“中国”概念的含义包括空间之中国、文化之中国和主体性之中国,因此爱国主义也应包括爱中国之国土、爱中国之文化、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国土空间的诗意描绘,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入揭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丰富表达,使其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华国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从自发到自觉的嬗变。

关键词:中国 爱国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所持有的一种热爱与支持的情感和态度,是对自己所生活的祖国之国土、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志士仁人和爱国事迹。正是这种对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和灿烂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守护,才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而未曾断绝。

爱国与爱国主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爱国总是是感性的、具体的、零散的,而“爱国主义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爱国的情感与行为的理性升华,是对个人与祖国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是热爱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①既然爱国是公民的一种自发情感,那么它就有必要通过教育手段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个体的爱国情感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冲动到理性、从肤浅到深沉、从短暂到持久的嬗变。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是否具有理性、深沉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更好地实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利用思政课、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升国旗、观影、参访博物馆或革命历史遗迹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爱国情感。上述措施虽然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还存在口号化、形式化或表浅化的弊病,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高校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通过专业课、任选课、通识课等开课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拓展与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情感是深刻而又丰富的,饱含对中国国土、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对古典文学中爱国题材作品的学习,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培养出持久、深沉、理性、自觉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中國国土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爱国首先是指热爱自己生长于斯的国土,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在看待自己生长于其中的国土空间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自身文化赋予该国土空间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联想。因此,中华民族对中国国土的热爱,也就不仅仅是对中国自然地理空间的热爱,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所塑造的人化精神空间的热爱。古人凭借世界唯一存续到今天的象形文字构筑了一个诗性的中国,在这个汉字符号所表征的自然空间里,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变得兴味盎然,或者引人遐思。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学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情感联想,所以学习古代文学也就意味着直接感悟古人所传递给我们的这种诗意的人化自然空间。

旅居山林,我们能联想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游览长江黄河,我们能联想到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李白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见到草木、鸟兽、虫鱼,我们自然联想到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吴均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登临黄鹤楼,我们能联想到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登临岳阳楼,我们则能联想到范仲淹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此外,但凡有美好自然风光的城市,大抵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例如“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

可见,中华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鸟兽、亭台楼阁、一城一池,都在古典文学那里化作一个个诗化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和情感体验的人化空间,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记忆中的“中国”。因此,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就是接续民族记忆的过程,就是重新赋予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空间以精神性的过程。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学习古代文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了。

二.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中国不仅是一个空间性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性或历史性概念,这主要体现在中国是一个绵延伸展的文化过程。与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不同,古代“中国”一词基本上是指与四方蛮夷戎狄相对的中原地区,而中原、中国之边界主要是靠文化而非实体的土地疆域来界定。《礼记·王制》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③因此,正如黄俊杰所总结的那样,“中国古代经典所见的‘中国一词,在地理上认为中国是世界地理的中心,中国以外的东西南北四方则是边陲”,“在文化上,中国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以外的区域是未开化之所,所以称之为蛮、夷、戎、狄等歧视性语汇”。④钱穆先生也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另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⑤余英时先生认为:“无论是‘天下或‘中国,在古代都是具有涵盖性的文化概念,超越了单纯的政治与种族界限。”⑥地理疆域上的中国是动态发展的,它像一个漩涡一样,依靠中原文化的向心力不断对周边产生辐射影响,凡被卷入到这一文化旋涡之中并认同此一文化者,皆被化入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时间性、历史性,地理空间上的中国之所以令人神往主要是因为她还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周易·贲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先民最早反思了人禽之别,高扬伦理道德这一独属于人类的价值追求,通过“人文化成”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

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热爱与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具有辞章之美,还承载着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之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的春和气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价值坚守,“外化而内不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的真人风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抱朴含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的空灵禅境,都能令读者在优游涵泳过程中体认到中华先贤的崇高人格和深邃智慧。尤其是到了唐代,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下,涌现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三人各以其风格迥异的诗歌形式传达出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率真自然、佛家的空灵寂静。此外,古代文学作品还透显出探求真理、心忧天下、发奋自强等价值取向,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例如,司马迁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曹孟德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勉;韩愈以文载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范仲淹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熏陶,从而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一旦学生建立了坚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会更深刻、更持久、更自觉,因为其所爱者不仅是地理之中国,更是文化之中国。

三.中华民族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具有较为明确的地理空间意识以及区别于其它人群的文化意识,共同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身份认同,即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因此“中国”还是一个主体性概念,换言之,中国即是中华民族这个生命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心地域很清晰的国家,汉族中国很早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空间的边界,它甚至比那些较为单一民族国家(如日本、朝鲜)还清楚地认同这个空间作为民族国家的不言而喻”,中国自宋代之后,就逐渐形成了较为坚实的民族国家文化认同。⑧与现代民族国家不同,在中国古代的民族国家意识中,身、家、国、天下是同构的,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因此,国是家的放大,国君是一国之大家长,爱国也就意味着忠君;中国为天下之中,四周乃蛮夷戎狄,只有抗御外侮才能保家卫国;天下乃是最大的家,士人往往心忧天下,以匡正天下、济世救人为终极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忠君爱国、心忧百姓、抗御外侮、保家卫国等主题的作品异常丰富,这些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為国殉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人屈原;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际,写下殷殷嘱托,准备挥师北上的诸葛孔明;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花木兰;关切国家命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同情百姓遭遇,自己身居茅屋还想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圣杜甫;因不能为国效力而心怀遗憾,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李贺;在十二道金牌催促下被迫班师回朝,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民族英雄岳飞;在国家危亡之际,慨叹“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卧病在床之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被俘后大义凛然、誓死不降,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通过学习上述文学作品,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感受他们的壮志、遗憾、忧思、同情、悲悯、坦荡,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进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中国古代反映忠君爱国、抗御外侮、保家卫国等主题的文学作品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在挖掘此类文学作品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并仔细分辨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有关忠君思想、夷夏观念等与现代国家、民族观念不甚相符之处,对此,我们应当超越其不合时宜之内容与形式,抽象地继承其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概念涵盖了空间性之中国、时间性之中国、主体性之中国,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意味着引导学生去爱自己所生存于其中的国土空间、爱自己所置身于其中的文化传统、爱自己所归属于其中的中华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对空间之中国的意象化塑造,对文化之中国的充分承载,对主体性之中国的丰富表达,都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成为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和形式之一。在具体实施方法上,教师应当打破文学、史学、哲学的学科界限,注意结合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古代史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哲学向学生诠释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文化意蕴。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是我们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有效途径,也是此类课程教师的教育职责所在。

注 释

①杨豹.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J].天府新论,2010(4).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

.htm.

③杨天宇译注.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97-198.

④黄俊杰.论中国经典中“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的转化[J].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06,3(02).

⑤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35.

⑥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18.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文:https://www.spp.gov.cn/tt/20171

0/t20171018_202773.shtml.

⑧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M].中华书局,2011:25-27.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古典文学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HZYSZ2020-26)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爱国主义中国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