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笔从戎彰显青春本色 拥军强军践行报国使命
2021-09-27刘佳张超曲彤
刘佳 张超 曲彤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翻阅百年党史,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是党和国家做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是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天津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宣传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改革创新,落实相关规定,强化机制建设,深化工作效果,推动国防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开展国防强军教育
近年来,市教育两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增强学生国防观念,科学组织军事技能训练,积极构建全时空实践育人体系,发挥国防教育活动综合育人功能。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均明确负责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加强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市教委与天津警备区互相支持,建立有效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共同研究部署工作,形成军地协作、齐抓共管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体系。高校明确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国防教育工作,切实将国防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不断丰富形式内容,积极开展学校国防教育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军事图片展、军歌大联唱、主题演讲、参观爱国主义或国防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国防教育;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市教育两委、天津警备区战备建设局共同组织了“爱党报国铸军魂 立德树人展风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市学校国旗护卫队展演活动。对于加强全市青少年国防教育、促进军事技能训练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学生们用行动表达了爱党爱国之情,用坚守彰显立德树人成果。同时市教育两委利用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活动周”精心组织和安排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学校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动各学校组建国旗护卫队,每两年举办天津市高校国旗护卫队汇报展演,2020年指导各区组建1—2支高中国旗护卫队;连续6年组队参加全国军事训练营活动,2014年天津市承办了全国首届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2018年举办了全市首届大学生军事训练营,2019年举办了全市首届高中生军事训练营、全市高校国旗护卫队展演,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继续推动国防特色示范学校建设,以“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为主要抓手,推动学校创造性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目前天津市已创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62所、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3所,有力带动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7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南开大学入伍大学生的来信;2018年9月13日,8学子入伍一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勉励他们珍惜军旅时光,锤炼过硬本领,把忠诚报国、担当奉献作为毕生追求,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三年多来,南开大学党委把深入贯彻落实回信勉励精神置于坚持两个维护高度,融入立德树人全局,纳入“三全”育人体系,把征兵工作融入国防育人、“公能”育人、“三全”育人大格局大体系之中,坚持思想引领和政策支持、课堂教学与军营体验、线上交流与线下讨论相结合,促进了思想教育与国防教育、理想主义与爱国主义、公能精神与奉献精神的有机融合。
天津理工大学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防教育体系。多年来,学校推进打造多维立体融课堂,通过“一二三四”课堂联动,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较强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具备综合国防素质的新一代国防后备力量。“一二三四”多维立体融课堂,即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线;以第二课堂学生素质训练、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为延展;以第三课堂学生在校外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及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为提升;以第四课堂“研—产—学”相结合,将军事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綜合型国防人才。
河北工业大学从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学校将军事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全校学生中开设,由《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计入学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2009年,学校成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规范军事理论教学和训练。同时,学校制订了完备的军训实施计划和军事技能训练方案,2020年,学校在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形成了学生自主带训新模式,由126名退役大学生和蓝天国旗护卫队队员组成学生军训教官团,与承训部队教官共同承担学生军训任务。
蓝天国旗护卫队与河北工业大学生爱国青年教育团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月,通过国防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到烈士陵园扫墓,“我和迷彩有个约会”军事摄影比赛等增强爱国主义观念;举办“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宣扬国防文化。学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不间断地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国防教育沙龙,开展专题研讨交流,举办了“爱我国防·强我国防”演讲比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防教育朗诵等活动。
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过建设“天外从戎兵社”,创新学生自主爱国教育工作。“天外从戎兵社”由退伍复学士兵担任社团骨干,围绕国旗班建设、国防理论学习和维护校园稳定等三个方面开展了“重温红色经典,高扬红色旋律”纪念建党主题教育、“我眼中的红色记忆”主题团日活动展示大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主动作为精准施策 探索征兵工作新思路
大学生征兵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适应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新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征兵工作调整改革的实施举措,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希望工程、造血工程。市教育两委深入落实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部署要求,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圆满完成高校大学生征兵任务。
2018年共有2264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大学生入伍征集比例达到78%。2019年共有2390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大学生入伍征集比例达到83%。2020年,市教委、市征兵办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实施发放20万册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单,在高校安装征兵宣传栏,对全市高校征兵工作进行调研。按照疫情防控、征兵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总体要求,强化各高校对征兵工作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指导各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科学制订方案,引导更多毕业生参军入伍,促进征兵工作与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实现双赢。2020年共有2527名大学生光荣入伍,大学生入伍征集比例达到88.76%。2021年,市教育两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精神,不折不扣做好“一年两征”工作部署。
天津市各高校根据各校的情况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征兵工作。南开大学把年度征兵工作纳入学研团、学生就业和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疫情期间云端服务、在线管理等新抓手开展宣传动员,依托各学院学生工作渠道和网络平台,学研团组织一同发力,招生、就业、宣传一体合作。开设征兵联络员工作群与学生入伍咨询群,为有入伍意向的学生在线答疑解惑,进行一对一精准动员。开拓畅通与学生更直接、更多元的沟通宣传渠道,让征兵宣传更接地气,利用“南开军魂”“南开微学工”微信公众号,把政策讲清讲透;开设“参军有我”专栏系列,持续推送征兵动态、政策变化等一系列征兵政策信息。同时,以2017年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为典型标杆,设计制作征兵宣传海报,发挥新媒体、新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使微信、微博、抖音和B站等媒体平台与各院学生工作平台相互促进,打好网络新媒体阵地征兵宣传战。
作为天津市国防特色教育学校及精准征兵工作试点单位,自2011年至今的十年间,天津体育学院先后有11批共计519名大学生从学校参军入伍。入伍学生表现优异,近三年共有54人获得战区以上表彰,46人荣获“四有优秀士兵”,5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荣立集体三等功,5人考取军校,19人留部队担任士官,12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立足体育院校专业特点,传承征兵工作历史积淀和优势,天津体育学院于2019年9月成立了墨盾书院。
据天津体育学院武装部长、墨盾书院执行院长张锋介绍,墨盾书院的名称内涵为“携笔从戎挥洒爱国墨,保家卫国铸就中华盾”,宣示了新时代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为新时代党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军强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墨盾书院从全校有志于参军报国的申请者中,择优选拔学生,作为兵员储备进行培养,实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均有优质兵员储备,满足随时按需征集、对口使用。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固本、培元、强基、铸魂”四大工程,精准培养提升学生相应素养,努力为部队培养输送军魂与体能兼备、军事素养与体育精神兼修的优质兵员。
中国民航大学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国防教育相结合,形成了“12345”的工作模式: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紧抓“毕业生”和“大一新生”2个参军主体,依托“中国民航大学”“航大国防”“航大青年”3个微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答疑宣传,拓展“课堂讲座”“宣传海报”“视频联播”“典型事迹分享”4种途径开展线下宣传动员,搭建“国旗护卫队”“国防协会”“民兵预备役连队”“军训教官队”“军旗分队”5个平台助力大学生士兵返校后的锻炼与发展,不断激发该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热情,提升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天津外国语大学打造宣传矩阵,形成系统化的征兵氛围。开辟征兵咨询室及国防教育橱窗展示专区,设置了样式不同的宣传栏及电子显示屏,建设“天外从戎主题教室”。同时,通过网络阵地建设打造亮点,创建“辅导员给入伍学生的信”品牌活动,连续多年开展“辅导员给入伍学生的一封信”活动,突出真情实感,鼓励在校学生学习先进典型,立志投笔从戎,激发当代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標准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到退役复学的服务闭环
2021年,市教育两委会同市征兵办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高校征兵工作站建设、指导55所高校大学生兵员精准预储工作、组织12万名大学生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一对一发动高素质应届毕业生投身军营等,确保全市高校大学生征兵和退役安置工作中实现高标准征集、高效益使用、高质量安置的目标。
天津市各高校因地制宜、各出奇招,做好大学生从参军入伍到退役复学的服务闭环。中国民航大学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构建正向激励的长效机制,制定《中国民航大学学生参军入伍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民航大学服兵役学生教育资助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参军政策保障和资助服务工作。2020年,为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召开退伍复学学生座谈会,采集学生的信息资料,为参军学生建卡立档。及时掌握这批学生的复学入班情况,鼓励引导他们顺利完成身份转型和思想转变,快速适应校园生活;清楚了解退伍复学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督促其继续发挥入伍期间养成的优良作风,紧抓学业,从一日生活制度养成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发挥退伍复学学生的军事技能过硬的优势作用,在新生军训、校园国防教育活动和校外竞赛中贡献力量。关注学生复学后学业发展情况,组织专项辅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并提供政策咨询。学校全面落实退役学生考研加分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就业帮扶、学费减免等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做好退役学生的复学升学、就业服务等工作,支持他们在军营中保家卫国,在复学后成长成才。
对于正在服役期的大学生士兵,天津外国语大学指派专人负责落实国家对于大学生入伍的优待金、助学贷款代偿、学费补偿等工作,协助其家属解决学籍核查、户籍注销、耕地分配等疑难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近年来,学校授予每一位参军学生“优秀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每人颁发“校长特别奖学金”,并根据学生在部队立功表现情况,复学后再次给予奖励。
天津商业大学努力做到让学生宽心入伍、安心服役、暖心复学,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召开入伍学生欢送座谈会、发放入伍慰问品等方式,真正让学生带着学校的关心入伍。同时做好入伍大学生的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工作,积极落实退役复学大学生转专业优待政策,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该校信息工程学院退役大学生李美盛2020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1年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天津城建大学把握关键环节,全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保障。在学生参军入伍前,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服役过程中,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与服役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关心关爱学生在部队的成长;退役复学后,注重对退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回归校园后,对他们开展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帮扶等,帮助学生从军营向校园平稳过渡。学校还出台了《天津城建大学大学生征兵工作管理规定》,专业调整、课程免修、学分激励、评优评先、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惠兵政策,极大鼓舞了学生参军热情。
挖掘退伍大学生榜样作用 助力学校国防教育开展
为做好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退役大学生也成为了各高校珍贵的教育资源,退役大学生们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为学校国防教育开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天津理工大学积极树立优秀退役学生榜样,突出打造校园国防文化活动品牌,营造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化氛围。加强退役大学生培养,组建预备役先锋连队,推动学生教官队伍实体化、编制化、常态化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将国旗护卫队建设好,设立军人示范队和作风示范区,依托宿舍育人阵地,让国旗护卫队员和退役大学生将军人作风在校园发扬光大。退役大学生们在军旅榜样示范、新生入学适应、朋辈教育服务、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退役大学生们也在服务奉献中砥砺品格、收获成长,很多学生成为了班级、学生社团的骨干,多名學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20年,天津理工大学首次采用由学校退役大学生与青少年素质教育服务中心选聘教官联合承训的形式科学施训,退役大学生教练员班由原有的11人扩编至56人,独立承担了2020级5400多名本科生军事技能训练带训任务。此次创新有效地将学生素质教育、军事作风培养、校园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完善了现役部队派遣军官与在校退役大学生带训制度,有效推进了退役大学生的持续教育,激发了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意识,促进国防教育内涵式发展。
天津外国语大学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主题教育,凝练大学生“军旅典型”。发挥退伍学子榜样力量开展征兵宣讲,先后有30人走上优秀学子事迹分享会和征兵动员会的大舞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学校依托“天外书单”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在天津市第30届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之际,邀请滨海新区军事部政委车兴东一行来校与百余名天外师生分享读书体会,为“天外书单”项目融入军旅文化元素。
2019年,天津商业大学成立由退役大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退伍军人之家”,校人民武装部组织退役学生开展各类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选拔优秀退役大学生组成军旅生活事迹分享团,深入各学院开展宣讲,分享在部队期间的所思、所想、所得,号召广大学生积极报名入伍,充分发挥学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他们连续三年自愿牺牲暑假时间,协助校人民武装部开展大学生军训的组训工作;日常在校人民武装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大学生征兵动员和入伍学生服务工作,帮助应征报名学生办理各项手续,2021年协助学校开展“预储训练营”的组织与训练工作,提高了学校上站体检学生的合格比率。
发挥办学特色专业优势 为强军兴军做好服务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专业特色设置,将机械工业文化与国防强军文化有机结合,将培养工匠精神与孕育红色基因有机结合,确定了“以征兵工作为牵引,以军民融合为抓手,努力营造全校共建国防的浓厚氛围,促进学校武装工作全面提升”的工作路径。
自2001年注册为天津市首批高职院校以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学生参军作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握特点、立足实际,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积极尝试探索适合高校服务部队的建设途径。学校坚持推荐“素质高、技能强、有思想”的优秀大学生征兵入伍,将职业技能带进部队,将专业素养带进部队,经过多年的探索,汽修、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制作等类型专业学生广受欢迎。
2019年,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红桥区人民武装部、红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空军第四装训基地签订了共建共育国防特色班协议,对标部队需要,遴选机电、汽车、航空等专业志愿参军的新生,通过政审、体检、体能测试、心理筛查等环节,试点组建了国防特色班。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军政训练课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学科统筹、课程调整、参军与实习结合,按照“抓学习、强技能,抓规范、促养成”的思路创新教育教学工作,采取军事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适应部队能力。学校2020年又与天津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共建了国防预备班。目前,学校国防特色班、国防预备班学员达120多人,探索出了一条大学生征兵精准预储新路子,实现了学生、学校、部队、政府多赢局面,为军育才成效显著。
天津理工大学加强与属地军事部门、人防单位及其他红色资源的多方联动,寻找优势学科与军民通用科学研发的交叉融合点,以第四课堂“研—产—学”相结合,注重学科专业知识与课程通识内容的学缘互通,将军事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国防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报国,增强学生的国防教育使命感。目前,天津理工大学已开展多项军事科研项目,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积极组织学生投入军事科研项目,将所学切实应用在国家所需的地方。
天津外国语大学依托自身外语专业集中和多语种人才培養特色,健全巩固组织,选准培强骨干,按编落实人员,补充配齐装备,完善规整制度,打造天津外国语大学“特种语言翻译排”,包含英、日、韩、德、意、西等多个语种,不断提升学校民兵建设质效。完成了天津市警备区民兵演练、国防动员民兵督查等各项任务;组织民兵队伍完成实战射击演练等各项工作,调动起全校教职员工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为新时代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天津城建大学组建了“绿色飞扬”兵员预储班,打造士兵孵化工程,从应征报名的学生和国旗护卫队学生中遴选优质兵员200余人,由退役士兵担任训练教导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等内容,围绕“悟道明理”“强志增信”“修身崇德”和“报国力行”四个板块,从政治素养、军事技能、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开展实践培训,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士兵,为部队及时输送紧缺型兵员,开启高素质兵员精准征集新模式。
市教育两委体美劳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不断深化国防教育工作。
丰富学校国防教育师资资源。加强军事教师专兼职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军事课教学任务的需要,配备一批专兼职军事教师。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战斗英雄、老红军、老战士,组建国防教育教师团,深入挖掘天津地区红色资源,整理编撰“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口述历史、红色故事等,走进校园,传承革命先辈“红色基因”。
加强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技能。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和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发挥好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党史军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每年举办军事课教师专题研修班,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教学技能,提升军事课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宣传推广。学校加强国防教育宣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科学的国防观,营造关心、重视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结合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推广“津门子弟兵”栏目和微信公众号等,让青少年了解部队官兵日常训练生活、国际国内军事动态等,激发青少年学生参军入伍热情。
加强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针对“一年两征”改革,高校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引领,上下联动、军校融合,协同推进组织领导、宣传动员、激励奖助、服务保障、文化引领、督导考核六大机制建设,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体系。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认真落实鼓励高校学生入伍已有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切实提高征集高校学生入伍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高校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高等学校把武装部阵地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作为有效履行国防动员使命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督促到位。完善武装部配套制度,夯实高校的主体责任抓建设,军地同心合力,按纲抓建,推动高校基层武装阵地建设。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