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武县梨园河煤矿井田地质及煤炭资源特征
2021-09-27胡瑞杰
胡瑞杰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一地质队,山西忻州034000)
本区位于区域向斜北端吕梁—太行断块之宁武—静乐块坳的北段。宁武—静乐块坳北东起自雁门关,西南至娄烦县,北西以春景洼—西马坊逆冲断层为界,南东以芦家庄—娄烦逆冲断层为界,长约160km,宽约30km。本区区域上呈复向斜的掀起端,发育有大量的北东向正断层,向斜槽部地层为二叠、三叠系,两翼地层基本相同。
1 井田地质特征
1.1 地层
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北端,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下古生界上马家沟组(O2s),上古生界本溪组(C2b)、太原组(C3t),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中生界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及新生界Q3、Q4等。
1.2 构造
井田内明显的向斜构造位于车道坡断层与赤泥泉断层之间,位于本区东南部。其北西翼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地层倾角8°~14°,南东翼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地层倾角8°~10°,呈不对称状。另在车道坡断层以北,钻孔L3、L5以南地层倾角变陡,在剖面上表现为复向斜。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断层情况见表1。
表1 井田内断层情况一览表
综上所述:井田内北部及南部因断层较发育,使煤岩层发生错断产生显著位移,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改变了煤层埋藏条件。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1.3 岩浆岩
井田内无岩浆岩出露。
2 井田煤层赋存特征
井田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其中太原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6层,总厚63.74~113.48m,平均91.61m,煤层编 号 为2、3、4、5、6、7,煤层总厚18.09m。其中2、5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6号煤层为次要可采煤层,7号煤层为局部零星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山西组含煤地层仅在个别钻孔中见有1~2条煤线,该组地层总厚17.56~62.35m,平均34.25m,含煤1~2层,含煤系数为1.56%,均为不可采煤层。
3 井田煤质特征
3.1 煤岩特征
井田内各煤层均为黑色,条带状结构为主,块状构造。2号煤内生裂隙不发育,硬度较大;5号煤内生裂隙较发育,性脆易碎。2号、3号煤以半暗型煤为主,由亮煤和暗煤条带组成;5号煤以半亮型煤为主,半暗型煤为辅,由亮煤和暗煤组成。
各煤层显微煤岩特征的有机组份中镜质组含量在61.5%~63.4%,惰质组含量在15.6%~20.8%,壳质组含量为3.6%~8.6%。无机组份以粘土类为主,含量在12.4%~16.8%,3、5煤层含量较低,垂向上有两边稍高中间较低之变化趋势。
显微组份的组成镜质组以凝胶化基质为主,惰质组以丝炭为主,壳质组以角质层、小孢子为主,粘土类以无机组份为主,多为层状粘土。硫化铁类主要为薄膜状、结核状和分散状,碳酸盐类主要为充填于裂隙中的方解石脉,石英为颗粒状。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在0.70%~0.71%,变质阶段在Ⅱ阶段,相当于气煤阶段。
3.2 煤的工艺性能及可选性
(1)发热量:2、3、5、6号煤层原煤的恒容高位发热 量(Qgr,d)平 均 值 分 别 为24.310、24.650、25.252、24.111 MJ/kg;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ad)平均值分别为23.225、23.545、24.248、22.835MJ/kg。2、3、5、6号煤层浮煤的恒容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值分别为30.972、31.385、32.627、32.108MJ/kg;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ad)平均值分别为29.632、29.865、31.339、30.843MJ/kg。
(2)焦油产率:2、3、5、6号煤层焦油产率(Tarad)分别为7.45%~9.32%、6.90%~7.25%、5.37%~8.97%、7.45%~7.80%,以焦油产率7%作为含油煤和富油煤的划分标准,2、3、5、6号煤层分别属富油煤、含油—富油煤、含油—富油煤、含油—富油煤。
(3)灰熔融性:2号煤层DT:1080℃~>1500℃;ST:1100℃~>1500℃;HT:1110℃;FT:1120℃,属较低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3号煤层无灰熔融性资料。5号煤层DT:1170℃~>1500℃;ST:1230℃~>1500℃;HT:1343℃~1405℃,平 均1373℃;FT:1353℃~1420℃,平均1388℃,属较低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6号煤层DT:1080℃~1370℃,平均1257℃;ST:1400℃~1420℃,平均1410℃;HT:1420℃~>1500℃;FT:1430℃,属较低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
(4)粘结性和结焦性:2号煤层胶质层厚度13~15mm,平 均14.3mm,收 缩 率54~57mm,平 均55.67mm,熔合状态为全熔—凝结,体积曲线平滑下降—微波型,焦渣特征原煤4~5,浮煤5~6,结焦性中等。3号煤层粘结指数为50~86,平均64.6,胶质层厚度13~14mm,收缩率47~57mm,熔合状态为全熔,体积曲线微波型—波型,焦渣特征原煤为3~5,浮煤为5~6,结焦性中等。5号煤层粘结指数为50~70,平均62.8,胶质层厚度10~17mm,收缩率48~55mm,熔合状态为全熔—凝结,体积曲线为微波型—之字型,焦渣特征原煤为4~5,浮煤为4~6,结焦性中等。6号煤层:粘结指数为51~91,平均66,胶质层厚度16~20mm,收缩率47~54mm,熔合状态为全熔,体积曲线为山型—之字型,焦渣特征原煤为4~5,浮煤为4~6,结焦性中等。
(5)焦炭耐磨性:2号煤层可磨性指数为73%,为Ⅰ级可磨煤。3号煤层无耐磨性资料。5号煤层可磨性指数大于85%,为Ⅰ级可磨煤。6号煤层可磨性指数大于85%,为Ⅰ级可磨煤。
(6)煤的可选性:只对2、5号煤层采取了简选样,其中2号煤层浮煤灰分(Ad%)在22%以下时、22%时、23%时分别为难选—极难选、中等可选—较难选、中等可选—易选;5号煤层浮煤灰分(Ad%)在9%~10%时、11%时、12%时、13%时分别为极难选、中较难选、中等可选—较难选、中等可选—易选。
3.3 煤质特征
2号煤层原煤为中灰、中硫、中高发热量的气煤为主,仅在北部零星1/2ZN,该煤层为低磷、低氯,Ⅰ级含砷煤。
3号煤层原煤为中灰、低硫、中高发热量之气煤,该煤层为低磷、低氯,Ⅰ级含砷煤。
5号煤层原煤为中灰、中高硫、中高发热量的气煤为主,仅在北部零星1/2ZN、RN煤分布,为低磷、低氯,Ⅰ级含砷煤。
6号煤层原煤为中灰、中硫、中发热量之气煤,为低磷、低氯,Ⅰ级含砷煤。
3.4 煤的工业用途
综上所述,本矿各煤层原煤均为低磷、低氯、Ⅰ级含砷、含油—富油煤,煤灰为较低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可作动力用煤及炼焦配煤,也可用作炼油用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