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棘与2 种易混淆品的鉴别

2021-09-27文永盛杨小艳

中成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白刺沙棘薄层

雷 蕾,谭 鹏,文永盛,罗 霄,代 琪,张 继,杨小艳*

(1.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45; 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 成都610041;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沙棘为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是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的干燥成熟果实,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健脾消食的功效,临床治疗脾虚食少、食积腹痛、胸痹心痛等症[1]。沙棘主要含有黄酮类[2⁃3]、有机酸类及酚类[4⁃6]、三萜和 甾体类[7⁃8]、油和脂肪酸类[9⁃10]及维生素[11⁃12]等成分,具有抗氧化[13⁃14]、抗心肌缺血[15⁃16]、降血糖[17⁃18]、增强免疫力[19⁃20]和保护肝脏[21⁃22]等药理作用。沙棘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中药材之一,目前已被开发成保健食品[23⁃24]和饮料[25⁃26]。

目前,国内外对沙棘的质量评控方法主要有DNA 条形码[30]、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33]、高分辨质谱法[31,34]、红外光谱法[32]等。课题组通过对国内主要药材市场调研发现,有2 种沙棘的易混淆品被当做沙棘正品在药材市场流通,尤其是南方地区药材市场的药材商贩对其真伪难以区分。经初步鉴定,这2 种沙棘的易混淆品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不同种的果实。本实验尝试采用传统性状鉴别、显微鉴别、TLC 和HPLC 相结合的方法区分沙棘及其易混淆品,找出相应的鉴别要点,以期为沙棘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

Nikon D810 照相机、Nikon Eclipse 50i 型实体显微镜及数码成像系统[尼康(中国)有限公司];ATS 4 全自动点样仪、TLC Visualizer 薄层色谱数码成像系统(瑞士Camag 公司);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 公司,配置Waters e2695 Separations Module、2998 PDA 检测器)。

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 公司);水合氯醛(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磷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沙棘对照品(批号121519⁃201302)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6 批沙棘收集于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2 种沙棘的易混淆品共4 批,收集于四川省成都市;1 批白刺收集于甘肃民勤县,以上样品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药标本馆张继主任中药师鉴定,药材标本现保存于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药标本馆,信息见表1。

表1 样品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观察样品外观性状、形态特征,具体见图1,结果见表2。

图1 沙棘及其混淆品性状

表2 沙棘与其混淆品性状鉴别特征比较

2.1.1 沙棘 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 mm,宽约2 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气微,味酸、涩。

2.1.2 沙棘易混淆品1 表面橙黄色或棕褐色,皱缩,呈类球形或扁球形,单个直径5~8 mm;基部无短小果梗或果梗痕,质柔软;果核狭卵形,长5~6 mm,上有数十个蜂窝状凹陷,先端渐尖,有3 条双线形裂缝,约占果核长度1/3;果肉微甜,微香。

2.1.3 沙棘易混淆品2 较沙棘易混淆品1 稍大,表面黑褐色,有光泽;果核狭卵形,长6~8 mm,直径3~4 mm,蜂窝状凹陷较浅;果肉微酸甜,微香。

2.1.4 白刺 表面橙黄色或棕褐色,皱缩,呈类球形或扁球形,单个直径5~8 mm;基部无短小果梗或果梗痕,质柔软;果核狭卵形,长5~6 mm,上有数十个蜂窝状凹陷,先端渐尖,有3 条双线形裂缝,约占果核长度1/3;果肉微甜,微香。

2.2 显微鉴别 选取沙棘与其易混淆品,粉碎后过4 号筛,取粉末加水合氯醛试液,置Nikon Eclipse 50i 型实体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见表3。

表3 沙棘、沙棘混淆品与白刺显微鉴别特征比较

2.2.1 沙棘 粉末呈红棕色;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皮上盾状毛较多,由多个单细胞毛毗连而成,末端分离,毛脱落后的疤痕由7~8 个圆形细胞聚集而成,细胞壁稍厚,鲜黄色油滴甚多,结果见图2。

2.2.2 沙棘混淆品1 粉末棕褐色,外果皮细胞多角形,内含色素及颗粒状物质;具非腺毛,单细胞,表面具疣状突起可见不等式气孔及草酸钙结晶,结果见图3。

图3 沙棘混淆品1 的粉末显微特征(×40)

2.2.3 沙棘混淆品2 粉末棕褐色,外果皮细胞多角形,内含紫红色色素及颗粒状物;非腺毛,单细胞,表面具疣状突起;可见不等式气孔及草酸钙晶体,结果见图4。

图4 沙棘混淆品2 的粉末显微特征(×40)

2.2.4 白刺 粉末棕褐色,外果皮细胞多角形,内含橙红色色素;非腺毛,单细胞表面具疣状突起。可见不等式气孔及草酸钙晶体,结果见图5。

图5 白刺粉末的显微特征(×40)

2.3 薄层色谱鉴别

2.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沙棘药材HP01、HP03、HP05,沙棘易混淆品WP01⁃1,沙棘易混淆品WP02⁃1 粉末(过3 号筛)各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乙醇,称定质量,加热回流1 h,放冷,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 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盐酸3.5 mL,在75 ℃水浴中加热水解1 h,立即冷却,转移至50 mL 量瓶中,用适量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沙棘对照品0.5 g,按“2.3.1”项下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白刺NI01,同法制成药材溶液。

2.3.3 检测 含3%醋酸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 薄层板,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 ∶2 ∶1),显色剂5%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见图6。

图6 沙棘及其易混淆品薄层鉴别图

由此可知,沙棘易混淆品、白刺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与沙棘存在部分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主要集中在薄层板的上端,提示三者可能存在部分共有的化学成分;但在薄层板下端,前两者都与沙棘存在明显的差异斑点,可作为真伪区分鉴别要点。另外,图中虚线框内部分提示2种易混淆品、白刺与沙棘之间存在化学成分的差异。

2.4 HPLC 鉴别

2.4.1 色谱条件 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B),梯度洗脱(0~8 min,17% A;8~18 min,17%~20% A;18~35 min,20%~40%A;35~40 min,40%~17%A;40~45 min,17%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

2.4.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沙棘对照品HF07,沙棘药材HF01、HF03,沙棘混淆品WP01⁃1、WP02⁃1 粉末及白刺粉末NI01(过2 号筛)各2 g,加70%甲醇回流1 h,冷却至室温,滤过,蒸干,70%甲醇溶解定容至10 mL,摇匀,用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4.3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结果见图7。

图7 沙棘药材及其混淆品HPLC 色谱图

由此可知,沙棘与2 种易混淆品在0~25 min 前色谱峰相似,提示这3 者可能存在部分共有的化学成分;但在25~38 min 之间,沙棘与其易混淆品色谱峰有显著差异,可作为真伪鉴别要点。另外,图中虚线框内部分提示2 种易混淆品与沙棘之间存在化学成分的差异。

3 讨论与结论

沙棘的2 种易混淆品果核狭卵形,上有多个蜂窝状凹陷,先端渐尖,有3 条双线形裂缝等特征,与《中国植物志》 中收载的白刺属植物果实性状描述基本相符[27]。通过与收集的白刺果实标本进行比对,进一步确证了鉴定结果,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显示2 种易混淆品显微鉴别与白刺显微特征基本一致,薄层色谱与白刺斑点基本一致,两者液相色谱基本一致,认为2 种混淆品是白刺属植物果实。在研究中还发现2 种易混淆品在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斑点和液相色谱峰上存在些许差异,提示2 种易混淆品虽同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果实,但可能分属不同的种,具体化学成分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白刺属是蒺藜科下的一个小属,白刺属有11 个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我国有帕米尔白刺、毛瓣白刺、大白刺、小果白刺、泡泡刺和白刺6 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生于盐渍化沙,是沙区为优良固沙植物[27]。本实验未对2 种易混淆品进行品种鉴定,待今后收集到所有的样品,再进行这6 个种的鉴定研究。

黄酮类成分是沙棘的主要活性成分[2⁃3],而白刺属植物果实存在类似成分[28],课题组在TLC 和HPLC 鉴别研究中得到证实,TLC 中混淆品中的部分斑点对沙棘样品存在干扰,在HPLC 鉴别研究中,选取了原儿茶酸、芦丁、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6 种组分作为对照品,结果发现,6 种成分均存在于沙棘和其混淆品中,而且两者诸多色谱峰的相同保留时间均有重合,也表明两者所含成分有相似之处。本实验计划进一步收集沙棘与其混淆品同属相关基源品种的样品进行研究,确认两者之间的具体成分差异,补充完善沙棘专属性化学鉴别方法。

猜你喜欢

白刺沙棘薄层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白刺,防风固沙营养高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钠盐胁迫对5种白刺种子耐盐性影响对比分析
唐古特白刺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