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优化与零售产业转型发展互动性研究
2021-09-27王俊
王 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一、文献综述
零售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门,零售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零售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决定居民消费内容与种类的前提,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零售行业的生产决策,从而实现零售市场的均衡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外贸出口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国内消费在稳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如何协调好零售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未来一段时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也是市场机制作用下适应供需结构调整的现实要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内容与消费层次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市场机制作用下,消费结构的优化必然会影响到零售行业的持续发展与内部结构调整。梁艳基于供应链角度指出,消费动力不足是零售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张零售供给模式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型,以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行结构调整,回归零售业的社会服务功能。[1]胡道银、申文认为零售市场正在由生产者向需求者为主导转变,消费需求在市场均衡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愈加明显,也加剧了零售业的内部竞争,推动着零售行业的转型升级过程。[2]张昊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影响零售供给服务效能的重要因素,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与零售业的结构转型存在着内部一致性。[3]王晶晶、赵雪波从消费金融的角度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零售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认为消费金融支持水平的提升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性,推动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反馈到生产方则表现为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提升,进而影响零售厂商的生产决策。[4]杨婷婷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消费升级的出现引导着零售业传统供应链模式的调整,高性价比产品需求的扩大推动着零售服务模式的多元化与灵活性,也要求零售产品的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与人性化。[5]刘哲希、陈彦斌认为消费疲软是导致零售业发展低迷的重要原因,过度强调供给侧会导致部门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出现。[6]卢彩秀认为消费升级是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内容转变的过程,反映到市场层面则表现为基础性与高质量产品需求的相对减少与扩大,作为供给端的零售企业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才能逐渐实现供需均衡。[7]
不难看出,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市场供需结构重新洗牌的过程。随着消费需求在量与质层面的配置变化,传统零售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零售业的增长方式转型带来了历史机遇,推动着行业内部的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那么,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过程与零售业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两者是否具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这些问题都是零售业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拟构建两者发展的耦合关联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二、耦合关联模型的设定与相关指标选取
耦合最初是物理学中用于评价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的概念,即反映变量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居民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关系为例,当居民消费结构处于低水平时,食品类支出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从而决定了零售业的产品类型也以食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主,同时市场中食品供给的数量与结构也决定了居民食品的拥有量与消费层次。当居民消费结构处于高水平时,居民用于文教娱乐等生活服务方面的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推动着零售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各类服务型零售业也应运而生,重新适应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又形成了新的市场循环过程。从上述分析来看,耦合过程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变量间的关联性,这是形成耦合关系的基础条件,只有在变量存在关联性时,才会出现诸如匹配、协调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变量间的协调性,即各变量是否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各变量协同发展的重要表征。基于此,本文设定的耦合关联模型也包含两部分内容,即通过设定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发展的关联性与协调性进行分析,模型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2)
C=αS+βR
(3)
公式(1)与(2)分别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A、H分别为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S、R分别为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发展水平的代理公式。公式(2)与(3)中,C为综合调和指数,用于反映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发展在两者耦合关系中的贡献程度,α与β即两者的贡献权重,一般情况下假定两者相等,即α=β=0.5。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消费结构与零售业发展的耦合关系具有不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