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塞石蜈蚣属一新种(石蜈蚣目:石蜈蚣科)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2021-09-27卢艳敏裴素俭刘海鹏马惠钦

四川动物 2021年5期
关键词:单眼新种后缘

卢艳敏, 裴素俭, 刘海鹏, 马惠钦*

(1.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多足动物研究所,河北衡水053000;2. 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筹),河北衡水053000)

黑塞石蜈蚣属Hessebius由Verhoeff于1941年建立,但Verhoeff并未指定模式种,该属包括来自土耳其的H.kosswigiVerhoeff, 1941和H.tauricusVerhoeff, 1941,后者被Zapparoli(1999)移入石蜈蚣属Lithobius。Pei等(2010)选择H.kosswigiVerhoeff, 1941作为模式种,并对该属的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目前,全世界黑塞石蜈蚣属已知13种(Bonatoetal.,2016),中国有7种(Verhoeff,1942;Maetal.,2009,2018;Peietal.,2010;Qiaoetal.,2018,2019),主要鉴别特征为:触角多为20节,单眼每侧13~15个,颚足基胸板具2+2齿,背板后角无三角形突起,第14和15对步足比其他步足粗,基节腺孔4~7个;雌性生殖肢第1节具 2+2 个生殖棘,第2节背侧末端向后方突起,第3节末端具爪,有时基部具齿。分布范围从蒙古、中国中西部到中亚、乌拉尔南部、俄罗斯西南部、向西至中东和东地中海盆地(Peietal.,2010)。在镜检采自甘肃省的石蜈蚣标本时,发现黑塞石蜈蚣属一新种冰突石蜈蚣Hessebiustranslucidussp. nov.,本文对新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显微拍照,并基于COⅠ基因开展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以证明该新种的判定和分类地位正确无误。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制备与观察

标本采自落叶层或石块下面,保存于75%乙醇中。利用装备了测微尺和Axiocam 512 Color的 Zeiss SteREO Discovery V20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颜色描述以75%乙醇浸泡的标本为准,体长是指头板前缘到最后背板后缘的距离。本文使用的解剖学术语依据Bonato等(2010)的总结。形态测量数据单位为mm。观察标本保存于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多足动物研究所。

1.2 分子系统学分析

1.2.1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分别取保存于95%乙醇中的6头标本(-20 ℃)两侧歩足,使用TIANamp血液/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总DNA。PCR扩增使用引物为LCO1490(5’-GGTCAACAAATCATAAAGATATTGG-3’)和HCO2198(5’-TAAACTTCAGGGTGACCAAAAAATCA-3’)(Folmeretal.,1994),扩增的COⅠ片段为650 bp,该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PCR反应体系(25 μL):2×PCR mix(abm)12.5 μL,LCO1490(10 μmol·L-1)/HCO2198(10 μmol·L-1)各1 μL,DNA模板1 μL,ddH2O 9.5 μL。PCR反应条件为:95 ℃ 3 min;95 ℃ 30 s,44 ℃ 30 s,72 ℃ 1 min,35个循环;72℃ 10 min。

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将条带清晰的PCR产物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双向测序。使用seqman对双向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然后以Fasta格式输出。

1.2.2 分子系统学分析以Lamyctesemarginatus和Anopsobiusneozelanicus为外群,用MEGA7.0中的Muscle (Edgar,2004)进行序列比对,并基于K2P模型进行遗传距离分析。使用ModelFinder(Kalyaanamoorthyetal.,2017)选择最适替代模型;用MrBayes构建Bayesian系统发育树,最适模型为GTR+F+I+G4。所用序列均来源于GenBank(表1)。

表1 本文所用物种基因序列的登录号Table 1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s of the gene sequences

1.3 形态术语缩写词

C. 基节(coxa),F. 腿节(femur),P. 前腿节(prefemur),S. 腹板(sternite),T. 背板(tergite),Ti. 胫节(tibia),Tr. 转节(trochanter),a. 前(anterior),m. 中(median),p. 后(posterior)。

2 结果

2.1 冰突石蜈蚣,新种(图版Ⅰ)

模式标本:正模♂,体长24.5,头长2.1,头宽2.4。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岩山森林公园(104.612 761°E,35.585 469°N,1 901 m),2018年8月24日,马惠钦、裴素俭采;副模52♀♀,49♂♂,采集信息同正模。用于分子系统学分析的6个样本均来自副模,所有标本保存于衡水学院多足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词源学:新种种名源自拉丁名“translucidus”,意指雌性生殖肢第2节背侧末端的突起像冰一样透明。

鉴别特征:新种近似于甘肃明突石蜈蚣H.luculentus(Maetal.,2018),但可以通过下列特征来区别:1)新种雌性生殖肢第2节背侧具有5~7个刺,而后者具有9个较细刺;2)新种雌性生殖肢第3节末端爪腹侧具有明显的较大刺状突起,而后者为小齿状突起;3)新种第10对步足前腿节背侧无中刺,后者具有中刺;4)新种第12、13对步足腿节背侧无前刺,而后者具有前刺。

描述:体长16.8~27.7,头长1.6~2.2,头宽1.6~2.4。

颜色:触角基部各节黄褐色,略带红色。背板淡黄褐色,有的个体略带红色,头板、第15背板颜色稍深。体侧淡灰色。腹面淡黄褐色。颚足末端棕红色,颚足其他部分、基胸板、第15节腹板以及生殖节腹板黄褐色略带红色。第1~13对步足淡黄褐色,第14、15对步足黄褐色,各步足跗节黄褐色。

触角:18~22节,多数为20+20节,少数为19+20节和20+21节,个别为20+22节和 18+20 节。基部长宽近相等,末节长为宽的2.3~3.2倍。刚毛数量由基部向远端逐渐增多,从第5、6节开始,刚毛密度不再改变。

头板:光滑,具有光泽,具细密网纹,额沟明显。头宽略大于头长。头壳侧缘起于单眼群与头板后缘中间,后缘全缘且平直,表面、侧缘及后缘着生稀疏、长短不一的刚毛。

单眼和托氏器:单眼9~14个,近似椭圆形,约为3列排布。单眼半透明状,眼底具黑色素。近背侧单眼较大,近腹侧单眼较小,最后一个单眼最大,托氏器椭圆形到圆形,位于单眼群前下方,比邻近单眼小。

基胸板:近似梯形,齿缘窄,外侧齿比内侧齿稍靠前。两侧向腹侧隆起,中央纵沟明显。前缘具2+2齿,三角形,稍小,基部宽,末端尖。副齿稍粗,位于最外齿外侧肩部腹侧,基部有较弱突起。基胸板中央凹深,呈“V”形。齿缘附近着生长短不一的刚毛,向后数量逐渐减少。

背板和腹板:各背板光滑,具有光泽,具细密网纹。TT1、3、5后缘全缘,TT7、8、10、12、14后缘不连续。各背板侧缘、后缘及其附近着生稀疏、长短不一的刚毛。TT8、10和12后缘微凹,T14后缘前凹。各腹板前宽后窄,近似倒梯形,表面光滑,有光泽。从S1开始,逐渐增大,SS8~12近似相等,SS13~15逐渐减小,表面上着生长短不一的刚毛。

步足:第1~13对步足跗节的分节不太明显,第14、15对步足跗节的分节明显。步足各节表面具长短不一的刚毛,第1~13对步足第一跗节腹侧中部有1列整齐排列的刚毛,第二跗节腹侧中部有 2列排列整齐的刚毛。第14、15对步足比前边步足粗而且长,跗节刚毛数量少于其他步足,跗节腹侧没有整齐排列的刚毛。所有步足跗节末端均具弯向腹侧的爪,第1~14对步足主爪具前后2副爪,前侧稍细较长,后侧稍粗。后副爪与主爪的角度稍大。第15对步足不具副爪。第15对步足第二跗节为跗节总长度的36%~40%,第二跗节长是宽的4.3~4.8倍。步足刺式见表2和表3。

表2 冰突石蜈蚣,新种Hessebius translucidus sp. nov. 雌性个体步足刺式Table 2 Leg plectrotaxy of female Hessebius translucidus sp. nov.

基节腺孔:4~7个,步足腹侧的基节腺孔排列方式多数为5-6-6-6(少见4-6-6-7)。基节腺孔椭圆形、近似圆形,大小相似,排成1列。基节腺孔区凹陷较浅,边缘隆起。

雌性:第15节腹板前宽后窄,近似倒梯形。前后角均圆,后缘中部平直。生殖节腹板长大于宽,角质化程度比较高。腹板后缘在两生殖肢间的中部向前和向背部凹陷,在中央有一小的近似圆锥形突起,角质化程度较高,向背方倾斜,生殖节腹板两侧向背部极度倾斜。生殖节腹板表面着生稀疏、长短不一的刚毛,近后缘及两侧刚毛稍多且长。生殖肢分为 3节,第1节比较宽大,表面密布长短不一的刚毛,且后外侧刚毛长于内侧;内侧着生2+2个圆锥形生殖棘,内侧较小,稍靠前,外侧较大,稍靠后。第2节腹面上着生4~9根刚毛,约成3排;背侧具5~7个刺,末端向后方突起,突起向后延伸形成透明结构,侧面观近三角形。第3节腹面上着生2~3根刚毛,约成1排;末端具爪,爪不分裂,向腹侧弯曲,末端较宽阔,在爪基部腹侧有一刺状突起。

雄性:第15节腹板前宽后窄,近似倒梯形,后缘平直,两后角圆。生殖节腹板稍小于雌性,常较好角质化。生殖节腹板表面密布长短不一刚毛,位于近后缘处的刚毛较长,排列整齐。后缘中部向前和向背部具有浅的凹陷,凹陷的中部无突起。生殖肢短小,仅为2个较小的半球形突起,顶端角质化,其上着生2~6根刚毛。

2.2 分子系统学结果

COⅠ基因保守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使用MrBayes 3.2.6构建了BI系统发育树(图1),该系统树包括新种的6个个体、2个黑塞石蜈蚣属物种、19个石蜈蚣科Lithobiidae其他属物种,2种单眼石蜈蚣科Henicopidae物种作为外群。由系统发育树可知,本文新种6个个体集中于一支,位于黑塞石蜈蚣属,支持率为100%,H.prospinosa与本文新种亲缘关系较近。新种与石蜈蚣科其他种汇为一支,分类地位明确。

本文新种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2%,小于10%,因此认为是同一种。与Hessebiusprospinosas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与Hessebiusruoergaiensis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5.6%,可认为是不同种。新种与Hessebiusprospinosas的遗传距离最小(10%),而Lithobiusvariegatusrubriceps与Lamyctesemarginatus的遗传距离最大(29.4%),石蜈蚣科内不同种与外群的遗传距离为20.3%~29.4%(附录)。

3 讨论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冰突石蜈蚣与H.prospinosa的遗传距离为10%,亲缘关系较近;形态学研究发现该种与明突石蜈蚣、H.prospinosa形态上相似,但均有4条不同的特征,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冰突石蜈蚣为黑塞石蜈蚣属一新种,分类地位明确。石蜈蚣目所含属种内遗传距离一般小于10%,种间遗传距离大于10%(Qiaoetal.,2018)。同一属内形态相似物种,基因也有高度的相似性,在系统发育树中会聚在一起(St Clair & Visick,2013)。

猜你喜欢

单眼新种后缘
一株分离自四川温泉的嗜热鞘丝藻新种鉴定
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的应用效果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后缘发散翼型在宽体客机机翼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西藏发现植物新种
波音737NG飞机后缘襟翼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
食肉动物眼睛向前,而食草动物长两边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