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新旧标准对比

2021-09-27张焕

中国纤检 2021年8期
关键词:可视性测量方法款式

文/张焕

1 引言

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以下简称“旧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保证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的生产规范和使用安全起到了指导作用,然而旧标准中大多数引用标准早已更新或废止,相应条款已经改变,而且高可视性警示服所使用的荧光面料和反光材料在材料功能上、性能品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国家加大对个人安全防护领域的监管,对高可视性警示服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急需更符合科技发展的标准。同时,随着国际标准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的发布和执行,与之相关的国内标准也当与时俱进,因此,2020年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修订的GB 20653—2020《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了旧标准。

2 主要修订内容

该标准的修订工作,以旧标准为基础,与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定相协调,同时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相关标准,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2.1 适用范围

新标准在标准规定内容里增加了“维护标签和使用说明”,方便消费者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服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适用范围将“需要提高作业人员可视性以保障个人安全的各类岗位穿着的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改为“在可视性较低的环境中,作业人员为提升其视觉可见性而穿着的高可视性警示服”,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不限于工作岗位穿着,更加符合人们对安全性能更加重视的现状。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标准将GB/T 8628—2001《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和GB/T 8629—2001《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均更新为现行标准GB/T 8628—2013和GB/T 8629—2017,提高了标准的先进性。

增加了GB/T 18014—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能。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整理剂,如果水洗不彻底,就会造成织物上存在酸、碱以及甲醛等残留物,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引发皮炎甚至诱发癌症,因此测量服装pH值和甲醛含量对保障穿着者人身安全非常必要。

增加了HG/T 2580—200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和HG/T 2581.1—2009《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恒速撕裂法》,对市面上新增的涂覆织物产品性能要求作了补充。

2.3 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增加了“逆反射”和“非荧光材料”的定义,便于大众对服装特殊性能的理解,明确了非荧光材料的定义,以免后续性能测试部分涉及非荧光材料部分出现操作错误。

2.4 级别

新标准在最小面积测量时增加了“应选取服装的最小设计号型,并将所有拉链、搭扣等扣件全部扣合到最小位置”的要求。服装的号型不同含有可视性材料的面积差别很大,如果测量时选用服装的最小号型并且拉链、搭扣等扣件全部扣合到最小位置能满足相应的级别要求,那么其他号型也肯定能满足要求。在计算可视性材料的使用面积时,新标准要求图案、印字或标签均不计入内,规定了单件服装或者整套服装级别评定方法,并要求服装各个面都应设计有可视性材料,规定了服装前部、后部配置的可视性材料面积的最小比例以及3级警示服反光带的设计要求等。可见,新标准对服装的级别测量和计算要求更加严格和精确,操作要求也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

2.5 设计要求

新标准在款式设计方面参考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取消了缚带工作服款式,增加了3款T恤类警示服款式和覆盖上身躯干和腿部的警示服款式。因缚带工作服只含有反光材料不含基底材料,不符合级别要求,对穿着者保护效果也不明显,考虑到安全因素,新标准取消了该款式工作服。经过市场调研及参考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的款式设计,增加了市面上常见的3款T恤类警示服款式和覆盖上身躯干和腿部的警示服款式。

2.6 基底材料、非荧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要求

新标准在物理试验前的颜色性能测试方面增加了测试次数的要求,保障了试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经广泛收集市场上各类高可视性警示服面料进行色牢度试验验证和比对试验,在色牢度方面,新标准将耐汗渍色牢度最低级别由沾色3级改为4级,基底材料耐水洗色牢度最低级别由沾色3级改为4级,降低了级别要求,使市面上大部分产品满足其要求;因非荧光材料并不是影响服装各项性能的主要材料,其耐水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变色性能并不影响服装整体的可视性及穿着性能,因此,新标准取消了耐水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变色要求及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要求,沾色最低级别由4~5级改为4级,提高了级别要求;为了满足市面上日益增加的高可视性服装面料种类,新标准增加了对梭织物尺寸变化方面要求。

基底材料的物理性能参考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的要求进行调整。机织材料、涂层和复合面料断裂强力由400N降低为100N,针织材料胀破强度由800kPa降低为100kPa (测试面积50cm2)和200kPa (测试面积7.3cm2),涂层和复合面料的断撕破强力由25N降低为20N,透湿性由6000g/(m2·24h)降低为5000g/(m2·24h),因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服装鲜艳的颜色以及反光性能起到警示作用,从而保护穿着者的安全,服装的物理性能要求满足日常穿着需要即可,通过日常大量送检样品试验积累发现,很多服装特殊性能方面能够满足旧标准要求,但是物理性能方面很难满足,尤其涂层和复合面料透湿性方面很难达到旧标准要求,因此新标准参照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的相关要求,对基底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整。

2.7 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物理试验前后的反光性能

在反光材料级别方面,旧标准对单一性能反光材料分为3个级别。通常,更高级别的反光材料具有更好的可视性,能提高穿着者的安全。新标准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合理水平,并参考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只保留了2级反光材料的性能要求,取消了反光材料的级别划分,因3级反光性能要求较低,国内大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都能达到并超过2级反光材料的要求。

在温度变化方面,新标准将“尺寸为180mm×30mm的试样”改为“两条100mm长的反光带”,经过温度处理后“将反光带拼接成100mm×100mm的试样”,新标准对试样的宽度不再作要求,因市面上大部分反光带的宽度为50mm,规定试样宽度为30mm对试验操作没有任何意义,反倒增加了制样难度,新标准规定了试验的面积,弥补了旧标准因没有指定测试面积,带来测试参数不一致而导致的数据差异的缺陷。

水洗和干洗方面,试样固定方式新标准增加了工业洗涤取样和定位方法(附录D),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洗涤方法,满足了高可视性警示服广泛应用的现状及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清洗方法方面,旧标准中单一性能反光材料试样根据GB/T 8629—2001中方法2A(对应GB/T 8629—2017规定的6N程序)规定的程序进行水洗测试,组合性能材料试样应根据GB/T 8629—2001中方法5A(对应GB/T 8629—2017规定的4N程序)规定的程序进行水洗测试,新标准所有反光材料均采用GB/T 8629—2017规定的6N程序进行水洗测试,6N程序相对4N程序洗涤温度要求更高,洗涤条件更严格,因此新标准在水洗处理方面简化了洗涤方法要求,方便试验操作,但是洗涤处理要求更加严格,对反光材料要求也更高。

2.8 标志、保养标签和使用说明

在保养标签方面,新标准参考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象形图增加了从肩缝到胸前的反光带,符合新标准的款式设计要求;因新标准对反光带不再分级,象形图右侧去掉了反光材料的级别(Y的位置),只保留了表示高可视性警示服装级别的数字(X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象形图

2.9 环境风险等级及可视性服装设计指导

高可视性警示服的3个级别应该对应不同的风险环境。旧标准中没有具体的参考与指导,因此,新标准采用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增加对使用环境风险等级评估的影响因素,使穿着者明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择更加适合的警示服级别,保护个人安全,这和国际上其他国家标准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一致。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标准对级别、设计要求、各项性能指标以及标志、保养标签和使用说明等方面在旧标准基础上作了调整,并且增加了服装的安全性指标要求和环境风险等级及可视性服装设计指导,新标准在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标准接轨,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标准修订不仅方便了检测工作的进行,而且有利于生产实践和市场需要。了解新旧标准的差异对于相关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人员将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可视性测量方法款式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Dream Bag
基于迭代稀疏分解的介损角测量方法
最火的单品款式
基于应变原理随钻钻压测量方法研究
一种高效的PCB翘曲度测量方法
博科:开放式可视性架构提升运营商流量洞察力
基于压电激振的弹性模量测量方法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
基于可视性分析的谷地弯曲识别及结构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