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报告

2021-09-27文勇蔡宝军李小华杜龙马瑜

中国纤检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检含油率苎麻

文/文勇 蔡宝军 李小华 杜龙 马瑜

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麻类纤维公证检验计划,四川省纤维检验局依据GB/T 20793—2015《苎麻精干麻》等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程,完成了产地为四川省的162批次苎麻精干麻公证检验工作,现将其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检验基本情况

2020年四川省有苎麻公检企业3家,分别是四川梓潼林江苎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丰麻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全畅麻业有限公司。2020年,全省苎麻精干麻公证检验量4623吨,占全国麻类纤维公检计划任务量36.3%,约占四川省苎麻精干麻产量60%。其中四川梓潼林江苎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检验量2637吨,占四川省公检量的57.0%;四川金丰麻业有限公司检验量999吨,占四川省公检量的21.6%;四川全畅麻业有限公司检验量987吨,占四川省公检量的21.4%(见图1),检验项目主要有纤维线密度、外观品质、束纤维断裂强力、残胶率、含油率、白度、pH、回潮率等。

图1 2020年全省各企业公检量占比图

二、质量分析

(一)按等分析。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综合质量较2019年高。2020年一等占比61.7%,较2019年提高17.2个百分点,较2019年全国平均值提高28.3个百分点;二等占比34.6%,较2019年降低12.4个百分点,较2019年全国平均值降低21.1个百分点;三等占比3.7%,较2019年降低4.8个百分点,较2019年全国平均值降低7.2个百分点。

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整体结构中,一等麻占比较2019年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呈上升趋势,二等麻、三等麻占比较2019年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见图2)。

图2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分等情况图

(二)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1.纤维细度(Nm)。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纤维细度平均值为1827 Nm,处于一等水平(一等麻标准要求为>1800Nm),其中最高为2445 Nm,最低为1361 Nm。2020年纤维细度平均值较2019年高79 Nm,较2019年全国平均值高162 Nm(见图3)。

图3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纤维细度比较图

2.束纤维断裂强度(cN/dtex)。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束纤维断裂强度平均值为4.16 cN/dtex,处于二级水平(≥4.00 cN/dtex),其中最高为5.02cN/dtex,最低为3.39cN/dtex。2020年束纤维断裂强度平均值较2019年下降0.06 cN/dtex,较2019年全国平均值高0.19 cN/dtex(见图4)。

图4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束纤维断裂强度比较图

3.残胶率(%)。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残胶率平均值为2.29%,在一级麻范围内(一级麻≤2.50%),其中最高为2.02%,最低为2.83%(见图5)。

图5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残胶率比较图

4.白度。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白度平均值为64度,在标准要求范围内(≥50度),其中最高为73度,最低为52度(见图6)。

图6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白度比较图

5.含油率(%)。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含油率平均值为0.53%,处于二级水平(0.50%~1.20%)(见图7)。

图7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含油率比较图

6.pH值。2020年四川省苎麻精干麻pH值平均值为7.6,在标准要求范围内(6.0~8.5)(见图8)。

图8 四川省2020年和2019年pH值比较图

三、存在的问题

(一)纤维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偏差达到了1084Nm,且在全年公检批次中,二等麻和三等麻占比较多,分别为34.6%和3.7%,其主要原因是:在交易过程中,很难通过感官的方式判断其质量情况,加工企业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原麻的质量数据,导致原麻交易存在以次充好行为,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后续加工工艺设计,进而造成质量波动。

(二)pH值和含油率均出现较多超出标准要求的批次,全年公检批次中,因pH值不符合要求的有46批次,占总批次的28.4%。因含油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有22批次,占总批次的13.6%。其主要原因是:在脱胶过程中,工艺控制不精细,酸碱溶液配比不当,苎麻精干麻上存在一定化学溶剂残留,导致pH值不符合标准要求。在给油过程中,因给油剂品质原因,上油效果差,导致含油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四、建议

(一)加强质量管理意识。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在交易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加大质量检测频次,以全面了解质量水平,减少质量不利因素,确保各加工环节质量情况在可控范围内。

(二)加强质量监督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原麻收购等环节中监督检查,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落实优质优价政策,推动市场秩序健康发展。

(三)加强公检效能发挥。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进一步扩大公证检验覆盖面,增加公证检验量在全省麻类纤维总产量中的占比,并及时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满足企业对公检时效性的需求,充分发挥公检数据在交易结价、工艺设计等环节的作用,指导企业加强质量控制,促进麻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公检含油率苎麻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含油率高达26%的玉米“华健1号”产业商机巨大
塔城地区质监局领导赴棉花公检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定苎麻的饲用价值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
棉花公检实验室HVI颜色托盘运行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第五师皮棉入库公检销售正式启动
基于苎麻属野生近缘种形态变异类型的系统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