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少怀:无愧于这片红土地

2021-09-27田雄杨文涛

民主与法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画传红安开国

本社记者 田雄 杨文涛

“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我应无愧于红安这片红色土地。”

现为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四方面军研究中心主任的周少怀说。

从事党史和红安地方革命史研究30多年的周少怀,退休前是湖北省红安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调查、搜集、挖掘、整理和传承红安党史资料和红色精神的艰苦工作中,为红安留下了大批宝贵的红色遗产,许多史料都是首次发现,鲜为人知。

周少怀先后为中央直属机关、省直机关、大专院校、党校、部队及社会各团体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1000 多场。他主编出版了《光辉的画卷——60 多位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与红安》《红安开国将军》《红安开国将军画传》《红安·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开国将帅画传》《黄麻起义史迹追踪》《初心映红大别山》等党史军史书籍十余套(本),500 多万字。还参与了《李先念》画册(第二稿)、《孙玉清传》《红色密码——荆楚大地机要保密往事》等多部书籍的编写工作。他为征集党史军史资料,先后采访了200 多位老将军、老红军及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征集到珍贵史料照片8000 幅和大量文字文献史料。

离开一线工作岗位近10年的周少怀退而不休,除了继续孜孜不倦地深度研究红安的党史和红色文化外,还经常被邀请到党校、干部学院去讲党史,到校园中给师生讲述红安的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成为红色文化探究者

周少怀是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周显荣小名叫“继难”,即继承死难者血脉和遗志之意。“继难”有两位父亲,一位是烈士父亲周明利,一位是亲生父亲周明刚。周明利和周明刚是堂兄弟,周明利早年参加革命,以挑脚(挑担子送货)为掩护从事地下情报传递工作,后不幸被捕,遭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后光荣牺牲。彼时,周家两兄弟都未成家,家族为延续其血脉和香火,让周家后代记住他们的先辈是为革命牺牲的,决定其堂弟周明刚结婚成家后的第一个男孩儿“过继”给哥哥周明利做儿子,并起名“周继难”。

“父亲‘继难’的故事,从我幼年刚懂事到长大成人,我的爷爷和父亲多次讲给我们听,在我心中已烙下深深的印迹。”周少怀回忆道,“每年清明时节我都会来到黄麻纪念园14 万烈士墙前向烈士爷爷敬献鲜花以示怀念。”

血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周少怀,在20 世纪80年代还是红安县七里坪镇天台山脚下周七家小学的一名教师,后考入当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县委党校工作,直至分管业务的副校长。

1999年,周少怀被调入红安县政协任文史委主任一职。对于职务的交替,周少怀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县委党校副校长偏重于理论功底,而文史委主任则偏重于文字功底,“要善于发掘史料,进行提炼,要充分利用红安特有的红色文史资料,打造红安红色文史资料品牌。”

>>2006年11月9日,周少怀(右)在北京徐明德将军家征集资料。 受访者供图

其时,适逢新中国成立50 周年。周少怀意识到:“这是全面展示红安50年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决定编辑一本记录红安文史的资料——《红安风采》。

随后,周少怀深入挖掘,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写了《中央首长与红安卷烟厂》一文,全面、翔实地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红安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红安卷烟厂的亲切关怀,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调查采写过程中,周少怀还发现,毛泽东对红安的关怀过去在文字记载上一直是空白。他在与一个县委领导交谈中,了解到毛主席曾有一次未成行的红安之行计划。为此,周少怀如获至宝,他又多方采访当事人,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完成了《毛泽东一次未成行的红安之行》《毛泽东与红安》《红安干部种试验田名扬全国》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在红安引起轰动,还被湖北省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湖北文史》、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天地》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等多家中央、省级刊物发表,有的还上了头条,在全省党史文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了这次尝试,周少怀萌生了编辑出版一本大型史料性画册《光辉的画卷——60 多位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与红安》的念头,这是全县也是黄冈市、湖北省政协文史委首次以照片这种全新的形式,运用逆向的角度编辑出版文史资料。这部画册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为红安馈赠宾朋的高贵礼物。

参与筹建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西北版图上,有一条绵延约1000 公里的走廊,它南倚祁连山,北临戈壁沙漠,这就是位于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1936年冬到1937年春,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西路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18 万人)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中间穿行。在短短五个月内,这支部队经历了大大小小80 多次战斗,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400 余人最后到达新疆,在中国红军史上写下了极为悲壮惨烈的一页。

2004年7月,周少怀被抽调到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软件建设指挥部软件专班工作,当时主要工作任务是征集史料和革命文物、照片资料,筹建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掌握一手资料,高标准完成任务,他与两位同志一起去河西走廊征集文物史料,了解西路军悲壮不朽的历史。

>>2012年5月12日,周少怀为解放军某部官兵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受访者供图

他们沿着西路军行进的路线,深入茫茫戈壁滩,巍巍祁连山。一路上,高原反应让周少怀严重水土不服,恶心、呕吐、腹泻不止,加上老毛病关节炎复发,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为了赶时间多跑当年红军西路军征战的战场和遗址遗迹,几次昏倒在途中。同行的同志多次劝他返回休息和治疗,但红军西路军那一桩桩、一件件悲壮英勇的史实,却深深地震撼着周少怀。他含着泪、咬着牙,毅然坚持与同事们一起在荒漠中追寻历史的足迹,探寻真实的历史。

从甘肃到新疆,20 多个日日夜夜,他们风餐露宿,征集到大量珍贵的史料,最终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从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周少怀还全程参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两馆”大纲的起草修改工作。“两馆”建设是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重心,其大纲编写是基础和关键,能否编写出具有强烈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两馆”大纲,关系着“两馆”建设的成败。对此,深度参与其中的周少怀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得到了国内资深党史专家的赞同。

周少怀特别回忆到,“历史馆”大纲中的最后一节是“将星璀璨”,主要展现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风采。这些将军照片按照制作单位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到政治部门开介绍信,并到军事博物馆等有关单位以每张300 元的价格复制。他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把自己为编辑《红安开国将军画传》,而深入全国各地将军家中获得的“将军标准照”正版照片无偿捐赠给纪念馆,为革命传统基地建设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费。当有关部门给他3 万元的辛苦费时,却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是一名党史人,深知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想想那些前赴后继牺牲的革命者,如果要了钱,我的心会不安的……”周少怀说。

三年多时间里,周少怀与专班同志一道查阅资料,参加各类工作会议110次,专题论证会17 次,收集资料5500 多万字,文物1335 件,撰写各类文字材料2800 多万字。“两馆”大纲数易其稿,最后形成的送审稿分别由湖北省委和中宣部一次审查通过。“两馆”充分运用声、光、电、文、图、物等多种手段,成功地将鄂豫皖苏区特别是红安光辉革命历史和英烈人物展示在公众面前,实现了党史资源由软件向硬件的转化,赢得了党史、军史、文博等方面专家的高度肯定。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红安县党史办任上,周少怀为了适应自己从“文史”到“党史”的过渡和角色转换,在工作之余还系统学习了《红安革命史》《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战史》等有关红安和鄂豫皖革命苏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史料书籍。其中,一本《红安革命史》他读了无数遍,书内划满了红线、着重号。面对红安党史工作人员不足的现实,他大胆提出了“开门办党史”的工作思路,组织社会上一大批热爱党史的人士参与到党史工作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周少怀特别回忆到,为纪念黄麻起义胜利80 周年,他组织社会力量主编出版两部著作的故事。

彼时,红安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委党史办拿出一部高质量的党史书籍向黄麻起义胜利80 周年献礼,赠送回乡参加纪念活动的老红军、老将军。为此,周少怀发动社会力量,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编辑出版了反映红安61 位开国高级将领风采的45 万字的专著《红安开国将军》。

把红安(包括原黄安地区)开国高级将领风采通过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周少怀多年的愿望。从他作出编辑出版《红安开国将军画传》决定时,已经做好了为之努力十年的准备。从1986年下乡到七里坪联山乡挂职当副乡长开始征集红安开国将军照片资料,多年来,他先后到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全国各地采访红安籍将军及其亲属。特别到后期,为了编辑这套“画传”,周少怀连续三年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没有过一个黄金周。他既是主编,又是编辑,还是撰稿人,甚至充当校对。终于在2007年11月13日纪念黄麻起义80 周年之前,这套由1660 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组成的《红安开国将军画传》问世了。

这套周少怀花费十年心血和汗水的画册,收录了1955年至1965年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80 位原红安籍开国将军1660 多张珍贵照片。黄麻起义80 周年纪念日那天,一些老将军、老领导认真翻阅画册,不禁赞叹:“真不容易,真了不起”“这是最好的礼物”“这是红安籍将军的全家福!”2011年,《红安开国将军画传》还被评为湖北十部精品图书第二名。

>>《红安开国将军画传》内文照片 资料图

面对褒奖,周少怀说:“这是一名党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对照革命先烈,周少怀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所以,退出党史办公室领导岗位及退休之后,他仍身体力行,一如既往深耕在红安党史研究中。

如,2013 至2014年,受湖北省军区政治部邀请,系统征集整理湖北籍开国将帅资料及照片,他主编出版了《湖北开国将帅画传》,同时自筹资金创办了《红安将军网》;为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系统挖掘收集整理了参加黄麻起义人员资料,他通过近三年努力,第一次将参加黄麻起义的领导人及其相关人员,黄麻起义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军、高级干部和革命烈士进行了系统整理,主编出版了《黄麻起义史迹追踪》,填补了史料空白;2018年,受湖北红安干部学院邀请编写干部学员学习读本《初心映红大别山》,担任执行副主编,具体负责该书编写的基础和编写编辑工作;2020年,受中共湖北省委机要和保密局邀请,他担任《红色密码——荆楚大地机要保密往事》一书编写的特聘专家,参与该书的史料征集、框架设计、撰稿以及最后的书稿审读。

退休后的周少怀,还主持编写了《徐深吉中将生平事迹展》《郭天民上将生平事迹展》《红安天台山刘家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陈列大纲,主办了《纪念黄麻起义90 周年——从黄麻起义中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军和革命烈士展》大型展览等。如今,随着红色旅游热的不断兴起,周少怀应许多开国将军故里所在乡镇村组邀请和将军后代的托付,义务地开始奔走在自己新“战场”——为有要求和条件的开国将军故居修缮、布展、宣传,提供权威、翔实和鲜见、鲜闻的史料,补齐红安红色教育的点点滴滴。

“红安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4 万先烈,是这块红色的土地养育了我,使我从一名普通乡村小学教师成为一名党校理论教员,又成文史、党史研究者。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无所谓退不退休,我始终牢记自己年轻时的初心使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做到无愧于养育我的父老乡亲……”退而不休的周少怀坚定地说。

猜你喜欢

画传红安开国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红安脱贫摘帽喜赋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
Synthesis of diamonds in Fe C systems us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co-doped impurities under HPHT∗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选自《陈忠实画传》
红安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