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病诊断与防治

2021-09-27廖朝辉朱清梅曹子翔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廖朝辉 朱清梅 曹子翔

摘要:口蹄疫疾病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患病猪出现口腔粘膜、乳房及蹄部等处出现溃烂病变。口蹄疫病在国际上划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划为一类传染病。口蹄疫主要感染对象为猪、牛、羊等及野生偶蹄动物。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易导致猪群的患病,给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该病传播速度极快,病毒血清型多和易变的特性,使诊断和防治更加复杂。由于血清型多,免疫要有针对性,对疫病的管控要求很高。该文主要论述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

关键词:猪口蹄疫;口蹄疫病毒;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24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wine Foot-and-mouth Disease

LIAO Chaohui1,ZHU Qingmei2,CAO Zixiang3

(l.Dengyuantai Tow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Wugang City,Wugang Hunan 422400,China;2.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Team,Dengyuantai Town,Wugang City,Wugang Hunan 422400,China;3.Animal Husbandry and Aquaculture Affairs Center,Leiyang City,Hengyang Hunan 421899,China)

Abstract:Foot-and-mouth disease(FMD)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 in pig farming. It can cause ulceration of the oral Mucosa,udder and hoof in infected pigs.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is classified as Class A severe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world and Class A infectious disease in China.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mainly infects pigs,cattle,sheep and wild cloven-hoofed animals. The disease is highly infectious,spreads rapidly,easily leads to the disease of pig herd,and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health condition of pigs.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disease,multiple serotypes and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make the diagnosis and control more complex. Because the serum type is many,the immunity must have the pertinence,to the epidemic disease management request is very hig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in pigs.

Keywords:foot-and-mouth disease,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引言

生豬养殖中口蹄疫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性疾病,通过患病动物接触的饲料、饲养管理用具等可间接传染,还可通过患病动物间的接触导致直接感染。口蹄疫疾病的病原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机体的囊泡液体中,在患病动物的唾液、呼吸的空气、乳汁、排泄物等物质中也存在大量的病原。感染口蹄疫疾病的生猪在出现疾病症状前便会开始病原的传播。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规的消毒剂即可对口蹄疫疾病的病原进行良好的杀灭,生猪养殖中需要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病原微生物在生猪群体中的传播。本文对猪口蹄疫疾病的病原特点,口蹄疫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的健康养殖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1病原

猪口蹄疫病的病毒的结构较为特殊,口蹄疫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 nm,呈圆形或六角形,由60个结构单位构成20面体,所含核酸为RNA,全长8.5 kb。生猪养殖中的外界环境对口蹄疫病毒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尤其在干燥的环境中可长时间存活。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及土壤等数月还可传染。病毒低温或冻干保存数年;但高温和直射阳光对病毒有杀灭作用。病毒对酸或碱十分敏感,因此酸或碱类消毒剂能杀灭病毒[1]。

2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疾病的患病潜伏期为1~2 d,患病猪主要会出现口腔、蹄部的溃烂病变,患病猪在患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且患病猪的精神状态萎靡,采食量显著下降。患病猪口腔中舌部、唇部、齿龈、咽、腭及吻突等处发生水泡,水泡初期呈淡黄色、透明,之后变为粉红色,水泡内白细胞增多则混浊。水泡破裂后会出现溃疡性病变,患病猪出现长时间流涎的情况。猪的蹄部出现局部红热,触摸会出现痛感。患病猪若出现继发性疾病感染,常使炎症向深部发展,侵害蹄部,造成蹄甲脱落,蹄部出血,患肢不能着地,病猪不愿走动,常卧地不起,强迫行走时,严重跛行。患病猪的鼻腔,乳房等部位会出现水泡或者溃烂的情况,哺乳母猪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妊娠母猪患病后容易出现流产的情况,乳房炎及慢性蹄变形、跛行。若护理得当,无继发感染,大猪很少死亡。

3病例分析

3.1发病情况

2020年某猪场发生猪口蹄疫疾病,以断奶仔猪为出现疾病的源头,疾病在猪群中快速传播,患病猪症状主要体现在蹄部出现水疱病变。疾病的潜伏期在2~8 d,生猪在患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通常温度40~41 ℃,同时患病猪采食量显著下降。部分患病猪的蹄部出现蹄壳脱落,出血、喜卧,强追行走时病猪跛行。患病猪的鼻腔、口腔及母猪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和溃烂斑点。仔猪在出现疾病感染后突然死亡。解剖分析发现患病猪的口腔、鼻腔及蹄部出现水疱和溃烂病变。若患病仔猪由于心肌炎死亡,其心脏肌肉组织出现条纹病变,同时患病猪的肠道出现炎症病变[2]。

3.2治疗措施

猪出现患病情况后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加强生猪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措施。患病猪首先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0.1%高镒酸钾溶液进行清洁消毒,随后在患病部位涂抹青霉素软膏,保障患病部位的快速康复。为避免患病猪出现机体继发感染注射抗生素。另外猪舍熏蒸消毒。这样病猪死亡率很低,幼仔猪23头发病死亡6 头,死亡率达26%,其他67猪发病死亡4头,死亡率不到10%。

4诊断措施

4.1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根据发病猪临床特征,患病猪的口腔、蹄部及腹部乳房等处出现水疱或者溃烂病变的情况。蹄部特和吻突感染2~4 d后出现水疱,这些水疱破裂2周左右结痂,大面积严重的3周后结痂。母猪乳房也出现水疱烂斑。猪口蹄的致死率对成年猪不高,但对幼猪和怀孕猪很高。妊娠母猪在出现患病情况后将直接导致胎儿的流产。对患病猪进行解剖分析后可以发现猪的体内多个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病变,患病猪的胃肠道粘膜组织出现出血性炎症,患病仔猪的心脏包膜出现出血的症状,心包积液,切开心脏心肌呈灰白相间,与虎斑的形态类似,称“虎斑心”。

4.2鉴别诊断

4.2.1猪水疱病

水疱病主要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生猪养殖中出现,在其他动物养殖中基本不会出现水疱病,且水疱疾病在生猪养殖中呈现为地方性流行的状况。生猪在患得水疱疾病的时候通常死亡率相对较低,部分患病猪会出现神经性疾病症状。通过将患病猪的病变部位组织或者水疱类组织液制作悬浮液,将其注射到2日龄左右的小鼠体内,会导致小鼠的死亡。若注射到7~9日龄的小鼠中,小鼠不会死亡。

4.2.2猪水疱性口炎

猪水疱性口炎不仅在生猪养殖中會出现疾病感染的情况,同时在马、牛等动物养殖中也会出现水疱性口炎疾病的感染。猪水疱性口炎疾病在生猪养殖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主要在生猪养殖的夏季和秋季出现。将水疱液接种到健康动物的舌部表面,均会导致水疱的出现,若给牛进行肌肉注射则不会导致发病的情况[3]。

5防治措施

对于患病猪可以应用中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全群生猪可选荆防败毒散1 kg拌500 kg饲料治疗和预防;其次可选用冰片5g、硼砂5 g、明矶5 g,患部消毒水清洗干净后,研末撒布。同时用贯众散:贯众15 g、桔梗15 g、山豆根15 g、连翘12 g、大黄12 g、赤芍9 g、生地9 g、花粉9g、荆芥9 g、绿豆粉30 g,共研末加蜂蜜100 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用2~3剂,治疗效果显著。

6结束语

猪口蹄疫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对生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延长生猪出栏时间及猪肉产品安全等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仔猪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生猪养殖带来重大损失。一旦猪场发生疫情,全场生猪应做无害化处理,不宜治疗,针对这种疾病,要提高对预防的高度重视,具体通过加强词养,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平常每周消毒1~2次,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采用多种措施并行的方式,改善饲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长龙,严宝英,贾文孝,等.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101-103.

[2]李德山,胡爽,赵文漾,等.抗O型口蹄疫病毒猪源单链抗体的筛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0,51(1):42-49.

[3]张海燕,季慕寅,张冬冬,等.芜湖地区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9,33(1):5-10.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