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病诊断及防治
2021-09-27马云伟
马云伟
摘要:生猪养殖过程中,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其在仔猪中最为常见。腹泻疾病会显著降低生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降低生猪生产性能,一些严重的腹泻疾病会导致生猪死亡,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生猪腹泻疾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寄生虫感染及饲养管理不当等。该文将对生猪腹泻疾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猪;腹泻疾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24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Porcine Diarrhea
MA Yunwei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Xin'an Town,Haiyang City,Haiyang Shandong 265100,China)
Abstract:Diarrhea is a common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in pig breeding,especially in piglets. Diarrhea diseas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igestion,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eed nutrient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gs. Some serious diarrhea diseases will lead to the death of pigs and have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ig breeding. The causes of diarrhea in pig breeding mainly include bacterial infection,viral infection,parasitic infection and improper pig feed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symptom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diarrhea diseases in pig breeding,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healthy pig breeding.
Keywords:pig,diarrhoeal diseases,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ymptom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隨着生猪养殖密度和数量地不断增加,生猪养殖中的病害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在生猪各日龄阶段,各养殖品种中均会出现,尤其在仔猪养殖中最常见。冬春季节,由于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容易引起猪应激,诱发腹泻。在实际养殖中,导致猪腹泻的因素还有很多方面,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饲养管理不恰当及饲料原料品质低下等,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导致腹泻。饲养管理人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在短时间内控制生猪腹泻,降低经济损失。本文将对生猪腹泻疾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腹泻疾病的科学防治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流行特点
生猪腹泻疾病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如细菌性肠道疾病、病毒性肠道疾病、寄生虫感染及饲养环境和管理因素等。饲养管理人员应每天观察生猪的排便情况,精神状态及生长发育状况等,判断是否存在腹泻疾病。统计数据表明,生猪腹泻疾病在各个季节均会发生,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更高,主要是由于该季节环境温度变化较为剧烈,若没有做好栏舍温控措施,很容易导致生猪应激,进而引发腹泻疾病。生猪出现腹泻疾病后,最容易导致机体脱水,若粪便中出现血液及肠道粘膜组织等,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生猪死亡。规模化生猪养殖中,腹泻疾病的流行通常和生猪养殖的饲料,饮水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易通过饮水和饲料进行传播,是潜在的疾病传染源[1]。
2症状与诊断
腹泻疾病在生猪所有日龄中均会出现,尤其在幼龄仔猪养殖中。仔猪腹泻后容易脱水,导致的死亡率可高达100%。育肥猪养殖中的腹泻疾病导致的死亡率较低,但是会显著降低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生猪腹泻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导致的腹泻疾病的症状有所不同,同种原因导致的腹泻在不同生猪个体中的症状也有所差异。生猪出现严重腹泻时,粪便呈灰白色、黄绿色、黄白色等,部分生猪粪便中夹杂着没有消化完全的饲料,仔猪还会出现没有消化完全的凝乳块等物质。恶性疾病感染导致的生猪腹泻会在粪便中出现肠道粘膜组织和血液,呈血红色或暗红色,且会出现恶臭味或酸臭味。部分生猪在腹泻时会伴随着呕吐,体重迅速下降,出现严重的脱水,被毛没有光泽且凌乱,体表苍白色,体温升高。情况严重时,生猪耳朵和后腿部出现青紫色斑块,甚至全身出现[2]。
对猪腹泻种类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7种不同类型:仔猪副伤寒型腹泻;猪瘟腹泻;仔猪黄白痢;轮状病毒型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型腹泻;流行性腹泻;球虫腹泻。其中仔猪黄白痢是养殖者在仔猪养殖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也是当今生猪养殖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
解剖腹泻死亡的生猪,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组织,消化道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出现充血、出血和扩张的情况。部分腹泻生猪的消化道粘膜出现大面积的脱落,且肠道粘膜组织严重扩张,呈半透明状。患病生猪的小肠绒毛组织还会出现萎缩脱落的情况。有些患病生猪肝脏组织出现绿色病变,且腹泻程度不同,淤血状况也有所差异。还有些患病生猪的肝脏组织表面出现针点状的坏死灶,胆囊粘膜出现坏死肿大的情况,结肠中肠系膜组织及肠腔内出现纤维状渗出物,肠道组织还会出现肿胀充气的情况。有些肠道积液中会出现部分血液内容物。有些胃部粘膜组织出现斑块状症状[3]。以仔猪黄白痢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当这类腹泻发生时,肠道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对病死猪解剖后发现十二指肠病变最为严重,胃部黏膜结构受损且幽门部最为严重,肠粘膜上出现出血点且有粘性分泌液,内容物呈粥状,色泽为黄、白色。而更为严重的病猪则还会表现出肠道黏膜的脱落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防治措施
3.1改善饲养管理
不恰当的饲养管理是导致生猪腹泻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做好饲养用具及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对产房、繁殖场和饲养管理设备的清洁消毒,及良好的母猪养殖环境,对仔猪健康有益,可避免仔猪腹泻。其次,要把控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卫生,可在饮水中添加部分营养物质和抗应激药物,增加生猪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降低生猪腹泻率。再次,要从正规厂家采购饲料,自主配料的企业需要严格把控饲料原料品质。根据生猪日龄合理调控饲料营养物质,避免营养物质过剩或供给不足。还需严格控制饲料及饲料原料的贮存环境,避免发霉变质,杜绝饲喂生猪霉变饲料。最后,还可以适当增加生猪运动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4]。
3.2治疗措施
生猪出现腹泻病或症状后,要及时隔离养殖,同时查找腹泻原因,判断是传染性腹泻还是非传染性腹泻,不能盲目用药,需要合理检查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对于细菌性感染的腹泻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保障短时间内缓解腹泻,做好水分补充,避免机体脱水。还需口服补液盐,做好生猪体液补充,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还可以通过中药辅助治疗,中药治疗配方推荐:黄连4 g、穿心莲7 g、黄苓7 g、车前草7 g、白头翁8 g、石榴皮8g、地丁4 g、芹皮8 g、枳壳7 g、定于8 g,混合后加水3 L煮沸,煎煮1 h后,在药液中加入15 g氟哌酸,每天口服剂量为3 mL/kg体重,连续使用3 d即可改善[5]。若病毒性腹瀉发生时,除确证后进行及时用药外,还需要明确病毒种类及来源,及时进行人员、物资及车辆流动,减少病毒的交叉感染,也降低其他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的机会。此外,也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生猪不同养殖阶段的抵抗力。
在养殖过程中,生猪腹泻的发生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没有良好的疾病控制及治疗手段,则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提前预防是生猪腹泻类疾病的真正管理重点。
4结束语
生猪腹泻病会显著降低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调查原因后,养殖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做好生猪养殖环境,把控饲料品质,可以有效避免腹泻疾病,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曾喻兵,江朝源,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兽医科学,2021,51(11):1 355-1 360.
[2]郑亮,郭德轩,于雯,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蛋白功能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21,41(6):1 133-1 138.
[3]梁春燕,覃小青,何业强,等.引起猪腹泻的病毒性疾病分类辨识诊断[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7):17-19.
[4]翟新国,周琼琼,郑培培,等.河北省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重组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2):56-62.
[5]李丽,张辛铭,尹双辉,等.穿膜肽与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膜蛋白单域抗体融合表达和入胞活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21,42(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