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21-09-27许让张得芬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生态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许让 张得芬

摘要:畜牧养殖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养殖户经济收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该文主要论述生态养殖技术对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及应用。

关键词:生态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83

Talking about Ecological Bree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XU Rang1,ZHANG Defen2

(1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Donghe Township,Huzhu Qinghai 810500,China;2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Taizi Township,Huzhu Qinghai 810500,China)

Abstract:Animal Husband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farmers. At present,the scale of animal husbandry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but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Keywords:ecological breeding,animal husband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application

0引言

隨着现代养殖业的推进,畜牧业迅速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养殖户收入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养殖观念、养殖技术、养殖设施等的影响,对于养殖所产生的粪便等垃圾未能进行良好的处理,对地方环境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的不利影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应用生态养殖技术,采取有效的手段对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率,是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生态养殖的理念、重要性以及传统养殖的弊端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生态养殖对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生态养殖是指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提供先进的养殖技术,实现大自然物质稳定循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动植物平衡发展,且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模式。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1987年被首次提出,其定义是满足当代人需求,且对后代的需求又不会产生危害,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养殖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若想实现生态养殖,需要加大对于提高整体资源利用度的认识,同时加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养殖技术的革新及疫病防控,提供给动物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殖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饲养管理水平,才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深挖其内在联系可以看出,畜牧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是必须被大家接受和推广的一种养殖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既可创造效益,又不对生态环境和未来发展造成破坏和威胁,进而实现长久发展的最终目标[1]。

2生态养殖技术对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

畜牧养殖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这主要还是与养殖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的落后有关。如养殖地点选址不科学,造成的养殖垃圾对当地的水源、空气、土壤等造成污染;如养殖技术落后,没有采用科学的养殖与管理模式,养殖环境差,通风条件不良,造成病菌的繁殖,尤其是落后的禽畜粪便处理方式,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而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在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应用生态理念,包括从选种、繁育、管理,以及养殖中产生的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实现良好的养殖生态效益。此外,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禽畜的病死率,减少疫病的传播,降低养殖成本,更好地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3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3.1科学选择养殖基地

粪便污染一直是制约畜牧养殖的大问题,要开展生态养殖,首先要合理地确认养殖基地,从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养殖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空气、水源、土壤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养殖基地的选择上就需要结合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是要远离生活区,养殖过程中难以百分百避免污染和病菌,物理上的距离能够有效阻止病菌的传播,所以离居民居住区越远越好;二是要远离水源地,水是流动的,养殖污染主要是粪便污染,远离水源地意味着能将对水源的影响降至最低,使得饮用水源安全有保障;三是在养殖基地确认之后,要对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技术的实施与建设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2应用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

粪污处理是实现生态养殖的核心,在畜牧养殖中,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方面着手。无害化处理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对粪便进行干燥,这种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处理粪便的量也不大;生物处理技术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菌种所产生的微生物对粪便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解,之后利用高温堆料的形式杀死寄生在粪便中的有害病菌,同时保留粪便中的有效养分,后期再转化为优质的复合肥进行再次利用。资源化利用技术,一是利用沼气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沼气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养殖垃圾,而且产生的沼气还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如处理中所产生的甲烷可作为燃气使用,沼液、沼渣等是不可多得的肥料,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二是粪污转化有机肥生产技术,对于大型的、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利用粪污转化有机肥生产技术来处理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粪污,比如猪粪、牛粪,转化生产后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3.3推行良种繁育

加大科技入户机制、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同时对畜牧产品进行品种改良,调整畜群结构,改变传统的以数量取胜的养殖观念,向效益型、生态型畜牧业转型。

3.4做好疫病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对牲畜的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与养殖技术同等重要。这是因为,一旦养殖的牲畜发生疫病,轻则影响牲畜的生长,延长出栏时间。严重者,有一些牲畜疫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仅在牲畜间传播,而且还会在人畜间传播。做为养殖企业来说,要将疫病防控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首先,要积极学习疫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切实了解疫病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2]。其次,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来进行养殖。比如,养成不徒手接触畜禽的习惯,接触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物或是死胎等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在发现饲养动物发生感染时,要对病畜及时捕杀,并迅速报告畜牧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评估,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除此之外,每年要及时做好疫苗免疫工作,从源头上降低疫病发生与传播的几率。

3.5加强畜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生态养殖技术发展

高度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对现有畜牧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升[3],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针对畜牧业中所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对于养殖中所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宣传与传播。除此之外,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和可利用的资源,对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尤其是相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結束语

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畜牧养殖的不标准、不规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当前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加大对广大养殖户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科学养殖;同时也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及资金的投入力度,落实和强化生态养殖的环境保护机制,更好地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琼,王鹏.浅谈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7):39.

[2]高俊国,张鑫,张巧娥.浅谈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畜牧兽医,2020(4):77-81.

[3]鞠兴龙.浅谈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兽医导刊,2020(9):208.

猜你喜欢

生态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非洲斑节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
茭笋水田套养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试论柴鸡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小水体名优水产品生态养殖效果显著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