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教辅合一”研究

2021-09-26张杰兰张萌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辅合一辅导员

张杰兰 张萌

摘 要: 如何加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案例,研究专业教学老师与学院辅导员之间配合形成的“教辅合一”模式,从而优化舞蹈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来,吉林艺术学院一直高度重视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尝试推行由专业教学老师与辅导员共同负责学生管理、共同完成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一实践的总结研究,以舞蹈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教辅合一”管理模式的特点,为艺术类院校校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提供参考[1]。

关 键 词: 舞蹈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合一”

吉林艺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是东北地区较为有影响力的艺术类院校之一。早在建国之初,为响应毛主席创办大学号召,延安多所大学的领导、教师、专家开赴东北,并建立了当时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形成了吉林艺术学院的前身。1958年,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班底建立的吉林师范大学音乐系独立成校,组建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建制,正式改称为吉林艺术学院。可见,吉林艺术学院一直秉承着延安精神,拥有自己的光荣历史与革命传统。舞蹈学院作为吉林艺术学院的一个分院,建院以来,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更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建设。

一、“教辅合一”管理模式的提出

回溯吉林艺术学院的历史可以看到,吉林艺术学院在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音乐系阶段,招生层次相对较高,独立建校之后,遵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开设了招生计划。舞蹈学院在最初的管理中,依然沿用原有的学生管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这就出现了问题:舞蹈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对于理论类教学本来就兴趣不大,对于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程度不高。由于学生们对思政方面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积累比较薄弱,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缺乏较为深刻的思考,自律意识不强,又不愿意陷入“被安排”的角色,加上学院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显著。

鉴于上述问题以及工作中的难点,舞蹈学院在加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探索、认真借鉴学习,参考各方面的先进经验,推行了“教辅合一”管理模式,推行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教辅合一”管理模式的特点

“教辅合一”管理模式是指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专业教学老师与学院辅导员沟通合作、共同负责学生管理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舞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生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生,较早接触并进入到集体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时间不足,理论知识相对较薄弱。他们对于前途是懵懂而迷茫的。在这一时期,作为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与学生情感交流较多的辅导员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因为这个显而易见的长处,辅导员能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情况、思想的变化有较为深入地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出现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这是“教辅合一”中的“辅”的优势。在“教”这一方面,专业教学老师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抓学生的审美以及发展方向,保障学生在专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艺术观。总体来看,“教辅合一”管理模式是在考虑到了舞蹈专业学生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尝试和创新[2]。

三、“教辅合一”管理模式的步骤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辅合一”学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加强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辅导,奠定舞蹈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铺垫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因为舞蹈生本身文化水平较弱,大学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特色理论》等科,对她们来说都是新鲜而陌生的[3]。因此很难从一开始就理解和接受一些新的理论知识。为了补齐这一短板,按照“教辅合一”的教学思路,在辅导员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上,不采用传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和介绍的模式,而是采用“畅想未来发展”、“规划职业生涯”等话题,从学生们比较关心的角度、自身如何更好地发展等热点话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规划的积极性,从而协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建立健康的、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之后再由辅导员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谈心”、“对话”,发现和重点关注一些可能存在缺乏陪伴、意志不够坚定,甚至是有轻度心理问题,影响同学相处的重点学生。通过对于重点学生的特殊关怀,再推广到整个学生群体,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在保证专业教学稳定进行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教学,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案例阐述,从而推动学生们的政治立场与世界观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4]。

(二)专业教学结合思政教育,牢固舞蹈专业学生的政治立场与世界观

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舞蹈学院提出,专业教学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或利用课前的时间,做好红色文化的教学以及宣传。在专业教学的舞蹈编创、剧目排练以及道具的运用等方面,由思政教师、专业老师向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从而启发学生自身对红色主题舞蹈作品内涵的理解[5]。比如在红色主题的剧目排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战士的生活动作、战斗姿态,让同学们体会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的精神与意义,将爱国主义教育无形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去。还可以通过对各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剧目的排演,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弘扬文化自信,在丰富舞蹈语汇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从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三)重点培养学生干部,选用思想健康的联络员配合教育工作

“教辅合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院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两个角色身上,更应当充分发挥全体舞蹈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一批具有正能量的学生骨干,大力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选用一批思想健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责任意识的学生干部作为“联络员”,来填补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平时无法覆盖的“死角”[6]。“联络员”可以协调同学们的人际关系,组织班级活动,起到班级“小政委”的作用,帮助同学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优秀学生干部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辅导员、专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带动学生们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结合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辅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情况来看,虽然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契合舞蹈专业学生的特点与认知需求,有力地推动艺术类院校校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提升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教辅合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为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使艺术类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涛,丁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0(20):161-162.

[2]黎宛萱.试谈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国际公关,2020(11):25-26.

[3]王思源.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05):95-99.

[4]祁异慧.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教育职责[J].农家参谋,2020(18):285.

[5]胡瑶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273-274.

[6]刘洪波,吴保华.新时代艺术院校辅导员隊伍建设路径思考[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04):97-100.

猜你喜欢

教辅合一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