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类插画在数字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6倪丹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扁平插画线条

倪丹

摘 要: 扁平类插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来源于扁平化的图形设计的思想,扁平化的图形设计化繁为简,只留下最重要的元素,这与当代数字动画设计追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精准传达有效信息,高度艺术性不谋而合。该文将对扁平类插画在数字动画设计中从色彩、构图、叙事手法和创意思想等方面的应用理论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扁平类;图形;新媒体;叙事;数字动画

扁平类插画的出现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自1960年“有限动画”概念的出现,动画制作节省了制作时间和人力成本,为了弥补动作张数的不足,通常借鉴扁平类插画更强调故事性和设计感,以强烈的设计和角色塑造,当前的数字动画设计中扁平类插画已经在多种媒体中广泛应用。

一、扁平类插画及其艺术表达

(一)扁平类插画

扁平类插画是用一种既抽象又形象的图形来表示一定的图象,作为一种创造力极强的视觉语言,能够体现作品的个性和魅力。扁平类插画又称矢量插画,2D插画,它是一种去掉繁杂,化繁为简,在设计元素上进行抽象、极简和符号化的一种数字绘画表达形式,其区别于写实类插画和2.5D插画,更具有艺术性。

(二)扁平类插画的艺术表达

1.内在的艺术思想

扁平类插画艺术创作,从内在的艺术表达思想上,是把头脑中的意象创造以视觉图形展示出来,体现了创作者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维。扁平类插画艺术元素中的构造与形象,使用造型简洁、色彩明朗来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1],在多媒体领域中进行传播可达到良好的效果。扁平类插画的设计美学充分体现在气质、形式和主题等多种层面,要求创作者能够对这些层面进行整合并有效传达情感诉求。

2.外在的艺术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手绘板、手绘屏的出现,数字绘画的创作形式更加便利[2],扁平类插画就是现代数字绘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扁平类插画从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省去了不必要的装饰,配色十分的明快,重点明确的版式设计,简约的视觉风格,直截了当地给观众最想要的信息,适应多媒体的特性,尤其适合移动网络类屏幕较小的设备。扁平类插画具有矢量化特征,他们有的注重色块之间的组合,有的是注重粗线条,线条的外观多采用鼠标钢笔作图。明度较高的色彩为主,注重色彩搭配。为了避免过于单调,具有“伪扁平化”特征,它通过二分法来表现体积,为了增加质感也会画上高光和使用质感笔刷。

二、数字动画设计及其艺术表达

数字动画设计包括剧本、分镜、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和中间画的设计,动画效果好不好关键是画不画得好动画运动规律。矢量动画具有简洁性,动作设计上也极其简单明了,可以做到D级的有限动画,人物大多不是靠肢体运动来说故事,而是移动方式,设计感和角色个性更强化,同时在Timing方面采取极限中割,让动作快速完成,并加强运动性,使整体表现出强烈的活力,同时整个美术设定和故事具有很强的特色。

(一)数字动画设计

动画,即给形象赋予生命。早期动画真正出现以前,有像“费纳奇镜”“走马盘”等动画玩具,都是根据动画的基本原理“视觉暂留现象”制作出来的。直到1906年,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滑稽脸的幽默像》上映,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960年,数字技术参与到动画设计,使动画制作更加工业化。在数字动画设计的前期美术设计中,分镜头脚本的绘制是极其重要的。就像希区柯克曾说:“我的电影在拍摄前,就已经完成了,拍摄只不过是把他们抄成画面而已。”电影分镜的魅力在于成片之前解密创作的初始灵感,而国产动画《大鱼海棠》分镜的展出,成片基本就是动画分镜1∶1的还原,动画分镜头脚本能够最大化去还原导演内心的一个真实的想法。

(二)数字动画设计的艺术表达

矢量动画设计是用扁平类插画形式在静帧上显现,是扁平类插画静帧通过电影的一些拍摄手法组接起来的一种叙事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影片头可以用矢量图形动画进行自由的非线性叙事,也可以用视觉图形展示故事,即用分镜头脚本将故事做成一个形象化的故事板。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表现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视觉图形,获得让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视觉效果,想象力和创造性就是动画的生命。动画设计中的角色设计具有符号化特征,尤其矢量动画设计具有造型简单,讲究体块,动作设计夸张并具有弹性,艺术表现力很强。在角色设计中,夸张变形是完全基于塑造角色的性格需要,從结构、形体出发,抓住角色最典型的特征加以夸张变形。场景设计主要是交代时空关系,使观众对角色所处的空间和剧情发展都有清晰的认识,场景可以表现影片里叙事时间的变迁。在营造动画场景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光影、结构和镜头运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气氛。

三、扁平类插画艺术在二维动画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扁平类插画艺术在二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色彩、线条概括、构图、构成心理和创意基本法则几个主要方面。

(一)色彩方面的应用

在色彩应用方面,扁平类数字动画的单帧图像上,配色讲究色彩七个维度的对比与平衡,这七个维度包括明度、饱和度、色相、生理亮度、时间、空间、色调;同时利用色彩的多样性、伪装性和流动性规律进行色彩搭配。数字动画设计中,通常黑白层次分明,不仅使用一级色彩的深度,通常还使用到二级心理色彩和三级心理色彩。时空对比上,色块均有大有小,有疏有密,错落有致,色块面积比与生理亮度比几乎正好成反比,并通过色彩浮动,改动L值和闪耀理论等方法让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又不破坏整体关系,这一点上,大师康定斯基和马蒂斯的作品就做到了极致。

(二)线条概括方面的应用

在线条概括方面,扁平类插画是色块化特征的,线是被消解的,通过色块的形状和轮廓来表现线条的。那么在扁平类数字动画设计里,线条概括通常通过CSIZ法则与合理化的夸张应用来规整和艺术化形状。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角色设计,当画面以C线为主时,有弧度的线条与圆形会给物体带来柔和与圆润的感觉;S线具有流动的视觉效果,给物体带来更强的柔和度与律动感;I线可以构成方形、三角形,可以使形状更加稳定,使结构更加突出;Z线以锯齿形为主,可以有效地增强所刻画对象的攻击性与冲突感。ZS线同时出现,所刻画的对象在硬朗、酷、攻击性的外形下,还有着缓冲与柔软的一面;当CS线共同出现时,当画面被强烈的柔和感和律动感线条主导时,会使人感觉非常可爱、温柔,具有强烈的流动感。

(三)构图方面的应用

在构图方面,也讲究均衡。均衡的结构是视觉形式美感的前提。这个均衡的結构靠你看不到的“力”汇聚而成,靠的是每种线条与形状在空间里的不同位置与不同朝向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呼应的关系。在扁平类插画里,总试图寻找最简洁的形状、线条与点的构成组合来表达画面,主观安排画面的元素包括形状、空间、质感、光影和选择视角,景深与景别都与视觉中心息息相关,追求力朝向更加整体与简洁的趋势。二维动画的光影表现,一般由色块的明暗变化来加以表现,对光影进行概括处理,即色块化[3]。我们会按照元素在画面中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主角、辅助元素和装饰元素,通过位置、大小、物种、差异、维度、视觉引导的方式营造主角。在场景设计中,我们通过不同视角与景别的组合,来表达不同的画面氛围与效果,比如俯视的视角,突出任务的渺小,自然的味道;仰视,突出人物的伟岸。画面空间感的表达基础是建立在形状与构图上的,层次的划分即对景别的划分,大概分为特写、近景、中景、远景等,都遵循透视的三层逻辑,即“近大远小,近深远浅,近实远虚”,通过点、线、面各种组合与变形奠定了画面构图的基础,他们各自都拥有不同的力量,共同给观者奏出了一首投入身心的音乐之旅。

(四)创意基本法方面的应用

在创意的基本方法应用方面,常用对比、象征、反衬、烘托等艺术手法来表现造型。塑造角色形象[4],是动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扁平类插画里,常常用到的创意基本法会应用到数字动画设计中的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法有联想与重组、类比与重组、多感联动法和5W1H组合法。在制作《千与千寻》中,场景创作来自于台湾九份联想与重组创意法。比如以多感联动法为例,你先听一首纯音乐,然后写出你听到这首歌想象出来的场景,再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试试听觉感受触觉、用味觉去感受视觉等等。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扁平类插画艺术在数字动画设计中的应用是数字技术的产物,追求高度概括的图形和鲜明的色彩特征,动画画面力图打造完全平面化的设计风格,运用图形在时间的流动线上展开形象的叙述。这种风格在技术上更加数字化、模块化,在艺术上符合后现代艺术的解构与重组、混搭与跨界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动画形式在影视广告、电视、视频自媒体、艺术装置、UI设计和多媒体交互界面等多种设计领域中均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基金项目:文章系2020年闽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平面插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KJX044)。

参考文献:

[1]殷俊.动画视听语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1.

[2]章玉宛.插画艺术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9.6.

[3]汪振泽.美术风格在二维动画设计中的重要性[J].设计.2018.4.

[4]齐欣.浅谈平面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猜你喜欢

扁平插画线条
就要紧紧粘住你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线条之美
无脸小插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烧脑的线条
熔体直纺238 dtex/228f细旦扁平涤纶POY生产技术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