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民间剪纸的当代发展模式探究

2021-09-26王怡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剪纸美育

摘 要: 山东民间剪纸作为山东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其优秀的发展模式与传统文化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研究以山东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民间剪纸为研究对象,探究山东民间剪纸的当代发展模式,对其发展的当代价值与特征研究进行总结,结合时代要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的条件与可行性分析,探讨其时代价值与成熟商业化发展的实践助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及山东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关 键 词: 山东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模式;传承与发展

一、山东民间剪纸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

(一)山东民间剪纸的发展历史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瑰宝,是我國民间广为流传、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其以剪刀(北方剪纸)或刻刀(南方剪纸)为工具,以纸为材料进行镂空艺术创作。整体来讲,我国北方剪纸风格粗犷豪放,南方剪纸风格工谨繁密。民间剪纸主要通过谐音、象征等生活提炼,形成艺术精华呈现于纸张之上。

山东民间艺术剪纸属于剪纸流派中的北方派系,山东是民间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家辈出[1]。剪纸种类繁多,用途不一,在全省各地基本均有分布,且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根据山东省公布的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项地方剪纸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五莲剪纸、滨州剪纸、高密剪纸、烟台剪纸、胶州剪纸、威海剪纸与茌平剪纸。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自然源自于生活,剪纸在各大节日和传统仪式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较常见的如春节的窗花、重阳节的重阳旗、婚丧嫁娶的剪纸字、印染的印版等等。它们常因国内各地的地域和文化而略有异同,但却无疑各具特色,生活艺术感十足。当代山东民间剪纸纹样虽仍然保留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对折、三折、团花纹样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民间剪纸的艺术形态愈发受到社会各类元素的影响,紧跟时事,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二)山东民间剪纸的当代艺术形态

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创作形态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变迁,但传统的艺术创作多是以民间传承为基础,在此之上加入了部分民间艺人的自我创作。传承至现代,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创作形态也伴随着时代发展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致使快餐文化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凝聚美的特色需求投入时间与精力[2]。如何使艺术创作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大众接受、欣赏成为了艺术传承、发展的时代需求。创作周期及创作技艺,成为了限制普通人群接触、接受民间剪纸艺术的制约性条件。艺术工坊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与发展的时代产物,艺术工坊本身分层次面向不同创作人群,精而细之。各地商场中设立的小型艺术工坊,简化了剪纸的创作过程,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创作完一幅作品,以丰富美术教育体验,感受艺术熏陶为推广宗旨,由此吸引了以青年和儿童为主的大量人民的喜爱。

由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形态的时代转变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艺术创作形式的创新和与时俱进,要符合时代需求和时代趋势。传统的民间剪纸工艺复杂多样,作品惟妙惟肖却创作复杂。在现代民间剪纸的造型元素中,加入了大量融入生活的简单应用,将造型元素进行简单提炼后加入到民间剪纸创作中,制作简单,丰富有趣。简而言之,现代民间剪纸的造型简单丰富,生动有趣,工业化趋势显著,商业化的窗花等民间剪纸作品已十分成熟且形态各异。山东民间剪纸的保护与传承,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优秀案例,在传承民间传统艺术的同时,实现了艺术创作的与时俱进。

二、山东民间剪纸的发展模式现状

山东民间剪纸作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年来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社会普及度得到了持续推广,重视度大幅提高,这主要取决于其优秀的发展模式。分析山东民间剪纸的发展模式,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并结合时代要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的条件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可以为山东民间剪纸的进一步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实践助力。分析山东民间剪纸的现代发展模式,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创作与推广

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了大量时代元素与当代特色,与时俱进,不再仅仅是生活中的简单元素。以往的剪纸作品受剪纸艺人创作观念的局限,虽然贴近生活但元素单一。随着时代发展,剪纸艺人接触不同国家、地区及不同行业、渠道的文化元素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简便,这也促使传统剪纸在结合现代元素后的创作思路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促进了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创作元素的多样化发展。

在推广、宣传方面,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速,简短练达、图文并茂的短新闻、短资讯方式成为了社会人群接触、欣赏艺术创作的最简单、方便且直观的渠道。随着自媒体传播方式的日益成熟,剪纸借自媒体的东风进入了大众视野,现阶段流行的剪纸造型元素,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形象贴切,类似短视频等创作中简单创作但精美多样的剪纸作品深受大众喜爱。

(二)成熟的工业化生产及商业化运营模式

成熟的工业化生产进程和商业化运营模式是山东民间剪纸得到长足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时代发展,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各类生活物质的有效生产。剪纸艺术品作为生产步骤简单、生产材料易得的商业化产品,生产极为方便。而商超、网店等零卖、批发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也较为轻松地使剪纸艺术品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产物遍及万家。现阶段节日、婚娶等对民间剪纸的需求日益增加,机械生产,网络运营的工、商业化生产模式促进了山东民间剪纸的蓬勃发展。因此,生产、运营模式日益成熟,是促使山东民间剪纸被人们广泛接受并长久关注的重要发展模式要素。

(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民间剪纸发展模式的升华,在于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山东各级各类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类课程,如自然、手工等课程,基本都包含了民间剪纸这一重要课程,尤其是在山东省大力发展美育、劳育的基础上,包含民间剪纸在内的美育课程成为了山东美育课程的特色。三项要素决定了山东民间剪纸优秀的发展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价值与案例支撑。

民间剪纸作为手工等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当代山东各级各类学校大量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体现美育价值。学习知识是为了感受精神,从而实现剪纸课程的美育目的,最终实现的是对美育价值的提升,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从民间剪纸的角度进行美育教育目的分析,“美”不仅体现在对剪纸作品的“外在美”的欣赏过程,也体现在民间剪纸“内在美”的精神价值;“育”的内涵,不仅包括手工技能、审美技能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在于国家荣誉、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的“德育”过程。山东民间剪纸在教育中的运用,可以较为全面地实现美育价值,立足于教育,发展于美育,终归于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山东民间剪纸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是其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与凝练。

三、山东民间剪纸当代发展模式的时代价值

山东民间剪纸作为山东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当代价值在于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其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成功案例,结合现代元素,长足发展,与时俱进。拥有成熟的商业化、经济化发展进程,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对保护与发展山东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与借鉴。

山东民间剪纸的发展模式,優势不仅在于商业化生产模式的推广,更在于教育。民间剪纸作为自然、手工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美术教育的美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确立,增强民族归属感与使命感,立足于教育,发展于美育,终归于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山东民间剪纸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其传承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发展艺术形式,融入时代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发展的应用形式,在于工业化生产与商业化运营的发展趋势;发展的艺术升华,在于对教育美育的影响与选择。以上三要素缺一不可。对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模式的综合研究,对保护与发展山东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山东民间剪纸的当代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C202011135;青岛黄海学院2020年统战工作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以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项目编号:2020TZ07。

参考文献:

[1]王玉.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开发——以山东省为例[C].全国艺术学学会.全国艺术学学会,2014.

[2]王怡,薛巍.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入教学[J].侨园,2020(01):89.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剪纸美育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剪纸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