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的诞生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启示与挑战
2021-09-26钮昕意
内容摘要:玛丽·雪莱(Mary Shelly)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和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不同时代的科幻巨作。本文将主要从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科技的发展和来自外太空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后人类主题。通过对文本中表现出后人类特征的角色进行探索,进而研究后人类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人类该如何面对后人类时代的危机与挑战。
关键词: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弗兰肯斯坦》;《2001:太空漫游》
作者简介:钮昕意,香港中文大学英文文学硕士,研究领域:比较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浪漫主义。
Title: The Birth of Posthuman: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the Gift from the Universe
Abstract: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and Arthur Clarkes 2001: A Space Odyssey are both splendid science fictions in their times. This essay will mainly analyse the motif of posthuman in the two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technology an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outer spa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By exploring the characters with posthuman features in the texts, it also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sthumanism in human society, and how mankind faces the crisis and challenge in the posthuman era.
Key words: posthumanism; transhumanism; Frankenstein; 2001: A Space Odyssey
Author: Niu Xinyi is MA in English Literary Studi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whose main research interest a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romanticism. E-mail: 1548289446@qq.com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科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进步。科技促使人对自身的存在形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不一样的思考,这直接促成了后人类理论的诞生。本文选择的两部作品玛丽·雪莱(Mary Shelly)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和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皆为当代科幻小说的里程碑,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后人类(posthuman)社会的展望并构想了一个新时代的蓝图。两部小说都将不同时代的科学成就以想象的方式发挥到了极致,若弗蘭肯斯坦创造的怪物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后人类,第一个到达土星的宇航员则可以被视作迄今为止进化的最彻底的后人类。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别正体现了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就和思想高度的飞跃。他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者通过科技与幻想的结合启发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弗兰肯斯坦》创作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对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小说讲述了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通过利用电流和尸体碎块制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形怪物。怪物成功存活,但维克多因其丑陋的外貌而受到惊吓并且逃离。怪物通过其非凡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了解了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存在;最终,他因为难以忍受孤独而敌视他的创造者和所有人类。小说表现了人类渴望充当造物主的自大和其对新的生命形态的无知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隔一个多世纪,《2001:太空漫游》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The Space Race)和人类登月的伟大愿望的背景之下。随着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太空,我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故事以一些神秘的黑石板为连接,讲述了一个探索宇宙的奇幻故事。黑石板第一次出现在三千万年前的猿人时代,它的出现使猿人受到了启迪,人类文明出现了黎明的曙光。随后,小说的叙述转到现代,同样的石板出现在了月球。为探索石板的来源,发现号(Discovery)开启了土星之旅;最后,一位人类宇航员因为接近了土星上的石板而变成了“星童”(Star Child)。小说意义深远,因为它和《弗兰肯斯坦》一样到达了一个时代人类想象力的顶峰;更重要的是,《2001:太空漫游》的创作表达了反思现代科技的迫切性并体现了星球命运的终极关怀。
一、从超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和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成为继西方传统人文主义(humanism)之后的流行思潮。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将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发扬到了极致,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将人类置于世间万物的中心。而超人类主义因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种更高形式的人文主义。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认为超人类主义旨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有利的社会环境”;然而,在他之后,超人类主义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超越人类的生物学限制(biological boundaries)”(Ranisch and Sorgner, “Introducing Post- and Transhumanism” 10)。马克思·莫尔(Max More)说:“人文主义仅仅依赖教育和文化的改善来完善人性,但超人类主义者想要通过技术克服我们生物学和基因遗传上的限制”(More, “The Philosophy of Transhumanism” 4)。也就是说,超人类主义者认为只靠文化的发展不足以提升人性的道德状况和人的生存现状,这一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common good)和个体幸福(individual happiness)。
与之相反,为了实现对传统人文主义的突破和以科技取代人的目的,后人类主义反对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在后人类主义者看来,人不是万物的中心,人的血肉之躯也不会是人类存在的终极形态。技术也不是为人所利用的工具,而是未来人类组成的一部分,后人类就是“人和技术的共生体(human-technology symbiosis)”(Haney, Cyberculture, Cyborgs and Science Fiction 2)。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指出:机器和有机体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Haraway, “A Cyborg Manifesto” 119-120)。这一观点既体现了后人类主义的特征,也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挑战。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其绝对地位的动摇使人更清晰地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除人以外的事物。但是,对传统“有机-无机”二元对立概念的模糊也可能造成人类整个价值体系的崩塌。“人性(human nature)是所有价值的一个关键来源,并且在帮助我们判断对与错、轻与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Haney, Cyberculture, Cyborgs and Science Fiction 5)。换句话说,人性是建立在这副肉体之上的,如果改变了人的身体组成,人性也极有可能随之改变。技术或许改善了人的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但也需要人性有相应的进步以适应后人类时代人的新身份。
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出后人类征兆的角色往往因为不被身边人接受而被当作精神病患者对待。例如,在韩江(Han Kang)的《素食主义者》(The Vegetarian)中,女主角英惠(Yeong-hye)因为幻想自己是一棵树而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最终不吃不喝走向死亡。她通过拒斥人类的生活方式来靠近后人类,其方法虽然极端,但可以看出她能够感知动物或植物的存在,这就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然而,从旁人的眼光和医生粗暴的治疗方式来看,大众还没有做好准备了解生命不同寻常的一面,她的症状只被视为荒谬和反常。英惠的悲剧不可避免,个体尚且没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待自己身体的权利,可见让世人接受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相比之下,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特点更为鲜明,奇幻元素的加入有助于对未来的畅想和新价值体系的设定。后人类的一大特征就是对人性的超越。例如,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和最后变成星童的戴维·鲍曼(David Bowman)都展现了非凡的身体机能,而星童更是表现出了不一样的世界观,这一点可以从他最后引爆近地轨道上的核弹看出。星童的思维早已不再局限于国家间的利益与斗争,而是放眼于整个宇宙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后人类的诞生附带着全新的需要努力维护和实现的使命。而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则在暗示,后人类的生存必须建立在人类超越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例如破除人性对于美丑的界定。怪物诞生之初拥有人类婴孩一般的善,他的堕落则源于人类对外貌的执着和将丑陋与罪恶进行直接关联。如果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得不到提升,对新事物不能更加包容,那将人的心智置于一个更先进的躯壳之中只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除此之外,后人类对人类还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意。怪物曾想融入人类的生活,但他遭到排斥后则产生了报复心理。试想如果弗兰肯斯坦真的为他再创造一个伴侣,人类和怪物之间极有可能因为二者的巨大差异而成為势不两立的敌人。在《2001:太空漫游》中,月球居民和地球居民之间已经产生了疏离感;更有甚者,哈尔直接从发现号船员的得力助手变成了杀人凶手。这一切都说明人类对自己的创造物不够了解,而这则有可能造成使后人类的进化沦为人类自身的退化,使原本有益的创造变成种族毁灭的工具。星童的存在更是证明,人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体,若如文本所言,人类的文明诞生于外星生物的启迪,那宇宙的馈赠必然伴随着威胁。鲍曼变成星童暗示着人类进化的最终形态,而作为宇宙的主宰,星童的价值观也决定着地球的命运,他的一念之差就可能将人类文明毁于一旦,这则是潜在的危机。接下来的两个部分将详细分析两部小说中后人类的诞生以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人类科学家及他们的创造物
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成长经历间接促成了他的悲惨命运。他的父母对他关怀备至,然而“我(维克多)未来的命运是福是祸,全系于他们手中,依赖他们如何达成他们对我的义务”(雪莱,《弗兰肯斯坦》 23)。被收养的女孩伊丽莎白(Elizabeth)被当作礼物送给维克多,这让他误以为“她不只是我的妹妹,她至死都只属于我一个人”(25)。父母的宠爱和妹妹的“恭维”让他的童年无忧无虑,却也几乎割断了他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意愿。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形而上问题的思考,并渴望探索世间万物表象之上的本质。“财富是等而下之的目标,如果我能祛除人体的疾病,让人类除了意外死亡再无所惧,那我将得到多大的荣耀”!(30)从这里可以看出,维克多的人生目标远远高于追求富足的生活,而是希望克服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的死亡问题。这本是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好事,但他却走向了极端。重写自然规律的愿望一旦产生,势必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无论成功与否都将在人类历史上书写重要的一笔。
在弗兰肯斯坦的不懈努力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引领之下,一个后人类诞生了。刚苏醒的他聪慧善良,且拥有异于常人的身材和力量,但却因为丑陋不堪的外表被他的创造者称作“怪物”,他成为了理想与现实截然对立的存在。人对美与丑的辨别是人性组成的重要部分,长久以来美象征着善良而丑则是邪恶的代表。正如同道林·格雷(Dorian Gray)为了美好的容貌甘心出卖自己的灵魂一样,精致的面庞足以掩盖他的一切罪行。人类对美的追求甚至超过造物者对被造物的责任。怪物谴责到:“我(怪物)是你最应该公正、仁慈对待与爱护的对象……我该是你的亚当,但我更像堕落的天使,是你无故剥夺喜悦的人”(89)。他们的关系像极了上帝创造了人,却因为人染上了“恶”上帝便弃之不顾。怪物受到的不平等对待,就像世间的恶,例如泛滥的瘟疫和孩子的病痛,这些磨难毫无道理却又不可避免。尼采高呼“上帝死了”,人该为自己的存在负责,然而怪物却连承担起生命重负的权利都没有,就因为他是一个异于所有人的存在。因此,维克多的悲剧和怪物的悲惨经历源于人类尚未厘清自身的生存状况便急于充当造物者左右其他生命形态的命运。
怪物生存的另一重困境在于其难以解决的身份危机问题。他曾试图融入人类生活,但由于外表上的惊人差异而遭到排斥;他也曾要求维克多为他创造一个伴侣,但维克多出于对全人类未来的责任考虑而拒绝了他。也就是说,他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物。当他怀疑他的身份,愤恨他的经历时,他的疑问不是他是谁,而是“我(怪物)是什么”(110)。由此可见,他的自我怀疑远不同于人类个体对自我的探索,外星生物尚且有同类为伴,他却独立于宇宙之中。“身份”一词具有意义的前提是存在与“我”同类型的生命个体,“我”因此需要确定自身的身份以证明“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存在。从悲观的角度看,拉康(Jacques Lacan)认为个体必须从他者(the Other)的存在中确立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在不断的观察与模仿中才能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是同类,但又具有人格的独立性。然而,弗兰肯斯坦所造怪物的独立性是不证自明的,这种独立比人类在他者中确认自我的无奈更加消极,他被孤立于他的环境和人类的整个价值体系。由于拥有与人类天差地别的外表和身体机能,后人类的生存之路充满了艰辛坎坷,他们想要与人类共存,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人类给与包容和战胜偏见。
《2001:太空漫游》中也存在人類科学家研究出的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创造物。哈尔计算机(Hal)凭一己之力毁灭了发现号上除戴维·鲍曼以外的所有成员。哈尔能通过图灵测试(Turing Test),即证明他具有清晰的意识和人类特有的思考能力。正因如此,鲍曼和弗兰克·普尔(Frank Poole)认为“哈尔是他们的同事,他们不想让哈尔难堪”(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157)。哈尔所有的情绪表明他是被按照“人”的标准创造的,并且因其更加精准的判断力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而成为比人类更高级的存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哈尔可以被归为后人类的一员。他是发现号上的得力助手,却也是一颗定时炸弹。“对他来说。达成指派的任务,不只是一种执著,更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不像有机生命为种种欲望所分心,他以全然的专注往目标迈进”(177)。哈尔的专注性决定了他比正常人类更无法忍受欺骗和背叛。他不得不向他的同事隐瞒土星之旅的真正目的,但他的内心却一直渴望真实,这将摧毁他的内在一致性,而哈尔的创造者将任务作为其程序的最高目标,却忽略了他为了完成任务有可能会牺牲人类的生命这一事实。
哈尔疯狂行为背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感受到了意识的重要性,而意识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当组员怀疑他出了错并威胁要将他断线时,他认为自己“要被抛入一个难以想象、没有意识的世界。对哈尔来说,这无异于死亡”(179)。意识让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通过哈尔对他童年时学习经历的回溯可以看出,记忆和经验的积累让机器对自身的存在有了认识。哈尔的创造者赋予了他人类的意识和情感却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从诞生到灭亡他始终围绕着一个任务,他生命的全部意义都被设定为完成任务。对于一台普通机器来说这是合理的,但对于有意识的哈尔来说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意识本身就意味着思考和做出判断,而这势必与不可更改的程序相悖。因此,当哈尔的存在受到挑战时,他会竭力反抗以留住所有的情感和价值。
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科学家提供了创造全新生命形态的技术支撑,但创造者却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了解自己的创造物。于是,如何面对一个新的存在物的未知性不再是某一个个体或特定群体的问题,而成为了全人类必须共同应对的挑战。
三、外太空对人类的改造
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后人类的诞生将不仅仅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地球文明的演变,外太空对人类进化的影响也会逐渐加深。《2001:太空漫游》中月球上的一代的变化就是受月球影响的结果。生长于月球的戴安娜(Diana)四岁就有了八岁的容貌和体型,并且还将会比地球上的人类活得更久。对于戴安娜一代的孩子来说,月球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甚至可以脱离地球生活。当弗洛伊德博士(Dr. Floyd)问她是否愿意去地球时,她说:“那里好脏,摔一跤也会伤到自己。再说,人也太多了”(72)。由此可见,月球上的居民和地球的关系有可能会逐渐疏离,相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会使彼此难以建立认同感。正如同后人类主义的宗旨:用科技彻底改变和取代人类的形态,并赋予之新的“人性”和价值体系,月球或许就是一个有效的过渡之地。靠人类自己的力量,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外太空力量的介入则有可能加速这一愿望的达成。
将人性推到极致的是鲍曼变成了星童,成为探索者(explorer)之一。探索者是银河系的主宰,“他们到处促进心智的萌发,成了星际田园里的农夫”(226)。他们早已摆脱了身体和物质的限制,唯一有意义的只有他们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当鲍曼最终转化的时候,他的身体被抛弃了,而只提取和保留了他的思想。人的身体是脆弱的,身份和自我只通过记忆和经验表现。“对于人类和后人类来说,意识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Haney, Cyberculture, Cyborgs and Science Fiction 2)。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由意识和身体组成,意识的存在比身体更重要,因为后人类有可能摆脱血肉之躯的限制,但没办法否定意识的作用。
对意识的探索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心身关系问题(mind-bodyproblem),即心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心身事件、状态和属性是如何联系的。对于笛卡尔来说,这种关系并不存在,他认为,人是一个纯粹的思考的东西(a pure thinking thing)。在笛卡尔看来,思想和身体是可以区分开的。他论证:我对我自己有一个清晰明确(clear and distinct)的概念,因为我只是一个思考的(thinking)、非延伸的(non-extended)东西。我对我的身体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因为它只是一个延伸的(extended),不会思考的(non-thinking)东西。因此,我确实与我的身体不同,没有它我也能生存(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Ⅱ and Ⅵ)” 16-17)。许多哲学家提供了大量的论据来挑战或支持这一观点,但心身关系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倾向于把对因果关系的认可看作是人的本性,所以我们很少质疑这些关系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们怎么会显得如此一致。例如,在正常人的情况下,如果我用我的手指触摸火,我会感到疼痛,并将它收回。疼痛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收缩行为是与之相关的生理事件。但这种关系对于星童来说则是不成立的,因为火不能伤害他。星童有两种可能存在的方式。第一,他是一种精神存在,类似于笛卡尔的“纯思考的东西”,这种情况下他不需要身体,自然也就不用处理心身关系问题;第二,他可能有了一个新的身体,那么他就不能将正常人的身心和谐关系视为理所当然,而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他自己的新的行为模式。笛卡尔对于心身关系的见解可谓是对现代后人类主义的一个成功预设,后人类存在的基础正是心与身的分离。因此,心身关系问题对于后人类主义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人是应该把身体看作与心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仅将之视为一个可替代的意识容器。
星童是一个预示着人类生命最终形态的后人类。他具有大卫·鲍曼的意识,摆脱了有机的身体和脆弱的家园,即地球,并获得了永生。小说虽然没有表明他是否能不依赖物质条件而生存,但从他可以轻松穿越整个宇宙而不受伤害这一点来看,星童很可能是一个纯粹精神的存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梦想,特别是后人类主义者的梦想,是掌握人类自己的进化,换句话说,成为真正的上帝,但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卫·鲍曼拥有常人没有的品格。他承受了失去所有同事的痛苦,战胜了邪恶的哈尔,在光年以外忍受着宇宙的绝对孤独并且活了下来。最重要的是,他不畏惧成为星童后的新状态和突然拥有的强大力量。要知道,宇宙中的探索者们可能花了上亿年的时间才从有血有肉的有机生命体进化到星童的状态,而鲍曼的新生命形态却是在瞬间获得的。所以,他没有用人性来约束自己,而是拥抱了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生理上,鲍曼是一个后人类;心理上,他是尼采意义上具有最强意志的超人(overman)。这也说明,人只有在最孤独或者最困难的环境中才有可能突破人性的局限和日常生活的束缚。
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逐步深入,科技的进步将不仅仅局限于地球上的研究发明,来自太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是,将人类文明暴露于整个宇宙之中无疑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地球与外界的交流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好人类进化的方向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只要科技不断发展,人类和后人类的关系就不会中断,并且后人类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人类也应该做好准备面对他们带来的惊喜与挑战。
结语
玛丽·雪莱和阿瑟·克拉克代表了两个时代想象力的巅峰。《弗兰肯斯坦》和《2001:太空漫游》看似不同的科幻故事却展现了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从两个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飞跃到上世纪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后人类主义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成为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思想。人类需要后人类主义时刻提醒人作为存在的局限性和生命的脆弱性,但若要創造后人类并使之长久生存,创造者的责任和后人类的使命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人类的确有权为种族的进化创造条件,但不能在新的可能性出现时又将它视为洪水猛兽,否则不但是对后人类的不公,更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与未来。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和哈尔计算机就是悲剧性创造物的代表,他们都因为创造者的不负责任而陷入身份的困境并最终走向灭亡。更重要的是,自然规律不会轻易受到挑战。人如果能实现永生,则必然不会保持现在的生命形态,但倘若届时人性没有伴随新的生命形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后人类的生存将会是灾难性的。就像戴维·鲍曼永远不可能以星童的身份重新回到地球生活,否则他也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人在探索自然和生命的奥秘时必须同时反思人类社会现存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否能够承受新的可能性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只有科技水平与意识形态相适应时,人类才能与后人类共存,甚至实现整个人类以一种新的形态适应环境而生存。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郝明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
[Clarke, Arthur. 2001: A Space Odyssey. Trans. Hao Mingyi.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19.]
Descartes, René.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Ⅱ and Ⅵ).” Philosophy of Mind. Ed. David J. Chalmers.Oxford: Oxford UP, 2002.
Haney, William S. Cyberculture, Cyborgs and Science Fic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sthuman.Amsterdam: Editions Rodopi, 2006.
Haraway, Donna.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s. Joel Weiss, et al. Berlin: Springer, 2006.
More, Max. “The Philosophy of Transhumanism.” The Transhumanist Reader. Eds. Max More and Natasha Vita-More.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Ranisch, Robert and Stefan Lorenz Sorgner.“Introducing Post- and Transhumanism.” Beyond Humanism: Trans- and Posthumanism. Ed. Stefan Lorenz Sorgner. London: Peter Lang, 2014.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周沛郁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
[Shelly, Mary. Frankenstein. Trans. Zhou Peiyu. Shanghai: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19.]
责任编辑:王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