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洛丽塔》

2021-09-26李韵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亨伯人格结构俄狄浦斯

李韵

摘 要: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洛丽塔》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小说讲述了一段成熟的中年男子与12岁继女的禁忌之恋。学术界对其分析和研究的论著也数不胜数,且有精神现象学、审美快感体认说、意识流式的心理现实小说等诸多方面的讨论。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对《洛丽塔》进行解读,思考小说中主人公们的悲剧根源。

关 键 词: 洛丽塔;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其中主要包括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本能理论。与人格结构理论相对应的人的心理结构,即“无意识”论,加深了对人的精神分析的程度,与其紧密相关的俄狄浦斯情结又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在对文学的批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式美学,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小说《洛丽塔》是精神分析理论在文学中产生对应的一个完美典型。有趣的是,小说中有十几处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说的讽刺,但小说主人公语言和行为却常常和精神分析学说产生完美的呼应。下面我们将通过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无意识说、俄狄浦斯情结对小说进行深层解读,窥探作者讽刺心理背后的接纳现实。

一、“本我”的悲剧—亨伯特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其中“本我”是基础层次的,它遵循快乐原则,由原始欲望和冲动对人的行为产生驱动力。“超我”是最高层次的,是社会道德准则的集合体,闪烁着善良和理想的光芒,可以限制“本我”。“自我”是人精神活动的一套连贯系统,通过现实的行为维系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健康完整的人格应该自觉遵循“超我”的指引,抑制“本我”的冲动,使“自我”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1]

这一理论体现在亨伯特身上则是强大的“本我”对“自我”和“超我”的无情压制,这也是其悲剧的来源。亨伯特“本我”是一种无视外在世界的生物性的内在世界。[2]这与其童年经历有关。母亲早死、西贝尔姨妈去世、父亲无暇顾及、初恋安娜贝尔病逝,使其性格逐渐走向畸形。和初恋几次失败的性经历在“本我”人格中埋下了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了恋童的性癖,只对9到14岁的“性感少女”有着疯狂的欲望。作为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亨伯特的心里已经形成了由社会道德规范集合成的“超我”人格,并且在“自我”的行为调节下遵循现实原则生活。为了迎合社会,他和同龄人沃莱瑞尔结婚了。

但这种勉强维持着平衡的人格结构终会走向崩溃。在亨伯特婚姻失败独自移民后,他遇见了他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洛丽塔。至此,被压抑的“本我”开始发出反抗的呐喊。在和洛丽塔的初期接触中,“自我”仍在发挥着作用,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排遣情欲,而当洛丽塔也对这个高大英俊的房客开始试探性的诱惑时,亨伯特被压抑着的“本我”便激烈地爆发了。在洛丽塔的母亲死后,身为继父的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场疯狂的旅行。性欲望的满足滋长着“本我”人格的强大,他在与洛丽塔的性事中沉沦,他说这是一座充满着地狱之火颜色的天堂。这地狱之火便是来自“超我”的惩罚,亨伯特心里的道德规范让他清楚地知道与十二岁少女发生性关系(尤其是以父亲的身份),是为社会所不容的。所以在与洛丽塔的交往中充满着负罪感。亨伯特的“超我”在“本我”面前显得十分渺小,并没有起到克制“本我”的作用,只能承担一个惩罚者的角色,“自我”更是只能在其中夹缝生存。

最后,洛丽塔被奎尔蒂诱拐一起出逃,亨伯特的天堂幻灭了,再次见到洛丽塔时,那个“性感少女”已经成为了苍白臃肿的、怀着身孕的妇人。亨伯特“本我”中的性欲转化成了仇恨,于是开枪杀死了奎尔蒂。同时,“超我”人格也走向崩溃,开始无视交通规则。这代表着社会道德规范已经无法左右他的行为,“超我”的指引功能完全丧失。

二、压抑与膨胀—无意识领域的作祟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是一种无意识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其中意识和无意识是对立的两极,意识对无意识进行压抑,使之本能冲动囚禁在一个领域中,只能得到伪装的满足;而无意识作为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潜藏在暗中支配和影响意识;前意识则在两者之间从事警戒的功能,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代表着性本能、冲动、欲望,所以无意识的形成与“本我”人格密切相关。[3]对亨伯特来说,其“本我”人格中燃烧着的原欲的火焰被压抑成为了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乱伦的欲望,再加上爱与恨的矛盾和被压抑的性冲动有关的一切经验,组成了一个无意识领域。[4]要探究亨伯特的心理过程动力根源,就要窥探其无意识领域的秘密,也就要从原欲出发。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亨伯特“本我”人格的形成源于其不顺利的童年经历,童年的创伤累积在亨伯特的心底,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活了下来但毒液还在,这种溃烂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导致其无意识领域里滋生出了恋童的欲望。在从少年到中年的时期,这种欲望都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和排遣,在社会性意识的监视和束缚下,与社会良知不符的原欲只能被囚禁在无意识的深处,在无意识的秘密领域中逡巡,等待着某一天爆发。弗洛伊德把这种精神现象称之为“压抑”,认为其违背了人性。亨伯特的悲剧也正由于此,他回不到和安娜贝尔初尝禁果的青年时期,也没有办法违背良知和社会道德引诱未成年少女,于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被压抑着的原欲只能默默地在无意识领域发挥作用。直到在新房子的花园草坪上遇见了半裸的洛丽塔,他称呼她为“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她将他的原欲释放了出来,于是无意识领域中的原欲之火燃烧了他们。

三、乱伦的冲动—俄狄浦斯情结的诅咒

乱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命题,也是文学中的一个永恒叙事母题,代表着原罪、禁忌和悲剧。[5]弗洛伊德根据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杀父娶母的情节,将母子之间的乱伦欲望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文學史上所有与此题材相关的作品都逃不过悲剧的命运,因为俄狄浦斯情结本身就是一种诅咒,不伦的恋情无法善终,这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共识。

在《洛丽塔》中,亨伯特与继女洛丽塔之间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要从洛丽塔和其母夏洛特的相处说起。洛丽塔父亲的早亡让夏洛特把本应对丈夫的控制欲施于女儿,并在和女儿的日常相处中包藏着不易察觉的嫉妒和仇视。而洛丽塔在母亲的严格管制下开始极度渴望父爱,并对母亲怀有敌意。当拥有男性魅力的亨伯特来到家中时,夏洛特与洛丽塔开始暗暗竞争,夏洛特对洛丽塔动辄训斥,并且想方设法让她离开家中,不要打扰自己和亨伯特的二人世界,比如送她去营地,并计划送她去寄宿学校。而洛丽塔也在暗中进行反击,这种反击主要表现为对亨伯特的勾引,她靠近亨伯特,企图用肉体吸引他的关注。而亨伯特又是一个压抑了许久的恋童癖,为了能更好地接近洛丽塔,他选择了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于是俄狄浦斯的悲剧就开始了。

直到夏洛特发现了亨伯特记录着隐秘的内心欲望的日记本,伤心欲绝的她被一起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亨伯特便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充满欲望的旅行。同时亨伯特对洛丽塔也怀有父爱,他教她打网球、给她买衣服、为她找学校,而这样的感情更给洛丽塔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比尔兹利中学的老师说她喜欢呆呆地嚼口香糖,對性知识提不起兴趣,这是乱伦带给这个孩子的难言的罪恶感。

乱伦的诅咒一直跟随着亨伯特和洛丽塔,即使洛丽塔和奎尔蒂串通私奔,她的俄狄浦斯情结也一直存在。这一欲望的最后消散是在和狄克结合之后,再次见到亨伯特后,她拒绝了他重新在一起的请求,而是管他叫爸爸,并且问他借钱,像正常的女儿对爸爸做的那样。狱中的亨伯特也最终实现了身份的转换,把不伦之恋化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他以父亲的身份祝福洛丽塔,这是人性的回归。

四、结语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视角下,《洛丽塔》是一部以性本能为中心的人的精神活动历程和欲望心史。可怜的女孩、可悲的男人、可恶的反派、可哀的母亲组成了这个在压抑中爆发的悲剧故事。小说以亨伯特的口吻来叙述,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不可逆转的悲剧宿命感,读来令人哀叹。通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失控的“本我”人格、无意识领域的压抑、俄狄浦斯命题的诅咒,都造成了小说人物行为失调,最终纷纷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作为一本小说,《洛丽塔》中的本能和欲望难免被放大了,纳博科夫运用碎片化语言、奇异的想象、诱人的感官刺激构建了一个非理性的社会,营造了一个非正常人的思维环境。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情节的走向会带有离奇色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故事中得到警醒,要警惕“本我”人格中原欲的膨胀,发挥好“自我”人格的调节作用和“超我”人格的指引作用,使无意识领域得到平衡,遵循社会和道德的约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避免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金波.“本我”的悲剧—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来看《洛丽塔》中的亨伯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9).

[2] 弗洛伊德著.杨韶钢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侯双霞.论《洛丽塔》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呼应[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

[5] 杨经建.“乱伦”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0(4).

猜你喜欢

亨伯人格结构俄狄浦斯
83岁的芭芭拉·亨伯特的梦想
The dream of 83yearoldBarbara Humbert83岁的芭芭拉·亨伯特的梦想
亨伯特的创伤自我
——《洛丽塔》的叙事心理学解读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从《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歌剧《俄狄浦斯王》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