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历史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策略

2021-09-26孟晶蒲伟华陈露露李国瑞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青铜器文物博物馆

孟晶 蒲伟华 陈露露 李国瑞

摘 要: 青铜器象征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它拥有着中国青铜文明的全盛期,青铜文化也是最丰富的,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古代文明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文物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并旨在找到适合文物传播的战略和方法,让中国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正确认识青铜文物,了解青铜文化的内涵,提高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国际认同感。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以多种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研究以青铜器的活态化为例,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以期更好地为新媒体时代的文物故事的传播和革新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文物故事;传播创新;青铜器

当我们进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昏暗的灯光下,近距离感受到青铜文化,当看到一个个青铜文物的时候,我们仿佛已经穿越到那个时代,感受青铜文物后面不为人知的故事,体会它们的喜怒哀乐。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内收藏着的青铜器,它们记录着数千年前的西周的社会生活。面对这些国宝的精彩故事,让它被更多人所了解是我们每一个文物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加强文物故事传播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影、电视、短视频等媒体开始急速发展。过去我们通常会采用报纸、手抄报以及电视宣传等方法为媒介,这种模式未免有点太过单一,也不能让人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文物故事。传播水平的高低与文物生命力的持续和影响力息息相关。文物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需要我们好好地进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强大,现在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已经不是文物故事传播过程中的阻碍,艰难的是当前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文物故事,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及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对于青少年的培养。[1]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富裕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融合了媒体资源,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跨越时空,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资产在新时代活跃起来。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识、需求和喜好,并引导他们积极去主动推广,让更多的群众去了解文物的故事,感受文物背后经历的风风雨雨,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策略

(一)從陈列到上网,创建自有传播平台

近年来,随着央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档案》等相关节目的不断推出,国人开始逐渐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了。其中,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讲好中国的文物文化故事,对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自信有重要而深远意义。文物故事普及的实现取决于平台的建设。没有基于自身文化资源的平台,不进行有目的传播,很难实现文物故事的推广工作。进入新世纪后,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积极地构筑网络平台,从建立官方网站到开发自己的客户,运营社交媒体,文化资源在传统展示中全面出现在网络上,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将会显著提高。

(二)开设官方网站,在线呈现文物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相关的网站来给民众普及相关文物的故事,网站是一个很好地进行对外展示的窗口。在网站上工作人员可以上传相关的资料,以供大家随时随地进行查阅。随着文化与科技的对接,网站成为了部分博物馆对外展示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我们可以像故宫一样设立三大主体的网站,也就是中文官方网站、青少年网站和英语网站。这就是根据观众的文化素养、年龄阶段以及语言能力等特点进行的相关设计,在向广大社会民众和向青少年推广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外国友人对于中国文物故事的兴趣。[2]通过相关网站的设定,不仅可以方便他人对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了解,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是减少了大量的工作。

(三)运营社交媒体,以互动带动传播

当今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物出现。在这个大背景下,文物要融入现代社会,必须以人们喜爱为主,引起民众的兴趣以及普及广泛参与的方式,其中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小视频等在内的社交媒体,这些平台具有观众规模大、互动性强的特点,通过社会媒体的专业化运营,文物可以与社会大众有着密切的交流。比如说可以在抖音段视频中发起相关的话题,引导全民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也可以加强民众对于文物故事的了解。这样一来历史文物故事可以在双向信息流中传播两次或多次。

三、传播文物故事的实际做法

(三)借助主流媒体,讲述文物故事

文化遗产因为跟民众生产生活距离比较远,所以只有广泛地被普及,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提高民众关心和保护意识。关于具体的做法,我们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开拓文化遗产的传播局面,让文物故事被更多人所知晓,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目的和重要内容。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博物馆都致力于保护、复原和整理文物。但是,因为和媒体的交流很少,大众媒体的联系不够,观众对青铜器的认识途径也少之又少,进而让民众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也很难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关系,定期召开记者招待会,在相关网站或者公众号上可以发表最新动向。另外,也可以出演电视剧节目、拍摄纪录片、出演电影、电视剧、出版物等方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

(二)借助文创产品,融入大众生活

博物馆里的一些文物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喜爱和接受。但是由于博物馆里的文物仅仅只是静态的,长久地躺在冰冷的博物馆里,导致社会大众对此有距离感。我们在做好文物故事多层次的传播之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大众对文物更多的体验和接触,使文物的藏品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其文化价值是所有博物馆不断追求的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自主研发一些带有文化特色的产品。所有文化产品都是传播文化的媒介,深入挖掘文物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对于我国文化自信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运用前沿技术,创新传播形式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普及,还有5G网络的深度应用,这就体现出了文化和科技的完美融合。科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科技在深入文化传播的各个方面,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传播媒介。现如今,隨着华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的不断壮大,我们应该加强与华为、惠普等科技企业的合作,将文物故事和先进的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共同大力推动文物故事的创新传播,并积极运用VR、AR、AI等先进技术生动再现代表性建筑和收藏品,深入解读建筑背后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为大众提供一种感受青铜器魅力的沉浸式体验,利用数字虚拟技术,让群众直观地了解青铜器,加强文化自信。[3]

(四)从线上到线下,推进群体传播

还可以通过展览、策划相关的文物活动、学术研究以及普及教育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各种各样的团体的接触,在实地开展文化传播。在展览中,博物馆可以以历史遗物、书画器具、宫廷文化、文人和书生等为主题,每年进行多地多个领域的正规展示、主题展示等相关活动。同时,我们可以加强文化遗产对外开放的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强国内外文化财产博览会、积极参加交流会,加强与其他文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文物资源、学术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巨大潜力。在活动计划中利用文物的主题,以社会民众为对象开展有特色的体验活动,让民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也可以进行古今融合等一系列活动,具体可以在社会教育中设立平台开展活动,以青少年、社区和各种文化场所、国际社会为对象开展广泛的教育和普及活动,重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扩大传统文化传播到社区的力度,加强国际教育中对外传播,建立相关教育机构,为国内外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大国争霸的焦点,文物更是象征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大众文化的需要,但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多半都是以静态、单向为中心,收藏品以展示场为中心,等着人们来欣赏。为了适应时代潮流,融入市民生活,我们应该自发追求一些策划创意展示活动,推出特色创作产品,好好讲述文物故事。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宝鸡青铜器活态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JK0039)。

参考文献:

[1]陆建松.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论中国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J].东南文化,2018:123-128.

[2]张.讲述历史故事 传承中华文化——浅析《国宝档案》的对外传播特色与策略[J].当代电视,2015:72-73.

[3]杨航,刘钊萍,沈诗颖.中国故事的融合传播策略——兼论社交媒体场域熊猫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东南传播,2018:27-30.

猜你喜欢

青铜器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