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埋没的平遥漆器

2021-09-26梁晨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描金大漆漆艺

梁晨

摘 要: 平遥推光漆器与福建脱胎漆器、扬州点螺漆器以及成都漆器并称“中国四大漆器产地”,平遥漆器以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和复杂的工艺技法闻名于世,平遥漆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技艺与艺术上也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真正的平遥漆器渐渐从工艺美术中脱颖而出,与传统绘画艺术相融合,经过几代工艺美术大师的潜心研究与发展,创作出诸多极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1]市场化冲击使得传统文化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真正的“美”总难被隐藏,平遥传统漆艺终将在发展和变革中重现往昔风采。本论文以传承人本身的境遇出发,从平遥传统推光漆器的历史、传统工艺技法、市场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平遥传统漆器技艺的衰落原因和应对之策。

关 键 词: 平遥推光漆;市场;变革;应对之策

一、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概述

平遥漆器素以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制作周期长、绘画性要求高等特点著称。因“平遥推光漆器”之名的流传,使得许许多多的人对传统平遥漆器产生诸多误解,真正的传统平遥漆器是器物与绘画的完美融合,是由描金、彩绘、堆股、罩漆、晕金、擦色、镶嵌、打磨、推光、揩清等技艺所组成的。而其中“推光”仅仅是诸多制作工序中的一个步骤。[2]

平遥漆器在材料工具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从底胎制作到后期的髹漆装饰的过程中,除了选用天然大漆还需要很多较为关键的辅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漆灰的调制:灰料是底胎制作的关键性材料,砖灰、黄土灰、石灰、河床砂灰均可选用,平遥漆器多以砖瓦磨成的灰为主要漆胎灰料。

2.描金材料:在传统平遥漆器的描绘过程中,敷贴材料是必不可缺的,敷贴材料体现的不仅仅是漆工艺的多变效果,更是用本身的价值带动了漆器的整体价值和档次。平遥传统漆器主要运用的材料有金、银、铜、锡、铝等金属材质所制成的箔或粉料。

3.镶嵌材料:传统装饰型漆器中,平遥匠人会选择多种材料镶嵌于漆面之上,大体材料有:螺钿、蛋壳、石料、金属及玉料。

4.打磨抛光工具:平遥传统漆器素有光洁亮丽的美名,在打磨抛光工具的选择上也较为多样,打磨主要以水砂纸、炭块、砥石为主,而抛光多以牙粉、瓦灰参麻油用少女头发团来推出漆器的光泽感。

5.描绘工具:平遥漆器多以人发所制成的发刷髹漆,描金彩绘的工艺中多用山猫脊毛所制的勾线笔将图案体现于光彩润泽的漆器之上。

二、平遥漆器传统工艺流程

每一件精美的漆器都要经过木胎、灰胎、漆工、打磨推光、画工这五道工序。其中底胎以木胎为骨,布、灰为筋,大漆为皮,历经数月底胎方可完成,最为精湛的工艺体现在了传统的平遥髹饰技艺上。[3]其中描金彩绘、堆股罩漆以及擦色才是平遥传统漆艺的精髓所在。

传统平遥推光漆器特殊工艺:

(一)“描金”工艺

“描漆,一名描华,即设色画漆也。其文各物备色,粉泽灿然如锦绣。细钩皴理以黑漆,或划理。又有彤质者,先以黑漆描写而后填五彩。”描金彩绘技艺是传统平遥漆工艺中最常用的绘画表现形式,首先将画稿拓印在推光好的漆器表面,接着用山猫描金笔蘸黏稠度较高的朱红色大漆勾勒出流畅的线条或图案。勾线手法多以高股游丝描为主,所以描金对描绘者有较高的功底要求,待漆层将干未干时,根据画面要求将赤金(24k金)、二黄金(18k金)、银箔、金粉、泥金等材料帖覆于漆层上。经过数日荫干后,还可在金表面施以罩金、平金开黑、金地描金等工艺,使工艺的呈现更加精美。[4]

(二)“堆股罩漆”工艺

堆股罩漆工艺来源于堆漆、堆灰等工艺。目的是使画面形成一定的起伏效果。一种是将漆与瓦灰或其他粉料调和后堆塑于画面上,后经过刻画、打磨形成所需的效果;一种是将生漆涂刷于所需堆塑的区域,后用粉晒将瓦灰铺洒于生漆之上,慢慢融合形成一定的高度。阴干后,可在堆塑位置施以罩漆、描金、贴金、彩绘等工艺。

三、“擦色”工艺

《髹饰录》中称“干著,先漆象而后傅色料,比湿漆设色则殊雅也”。“干著”工艺名“干着色”,最为传统的制作工艺是用以经过熬制的熟桐油均匀描绘于图案上,后将白色鉛粉用丝绵均匀擦附、按压于桐油表层,待铅粉附着稳定,取不同颜色的矿物质粉,同样用丝绵擦于铅粉层上,根据工艺手法的不同擦出或实或虚的晕染效果。[5]擦色工艺所形成的效果不同于大漆的高光泽度,所形成的哑光效果含蓄且雅致,给传统漆器赋予了相对沉稳的效果。

擦色技法因工艺的特殊性,平遥擦色描金漆器擦色后以红漆勾画纹理再贴金箔,表层缺少漆的保护,铅粉及金箔很难保护,磨损是在所难免的,反观岁月积淀下的老式“擦色漆器”,岁月虽久远,待擦色与金箔都剥落后,唯余斑驳的铅粉和红漆,也有一番韵味。

在现代漆画创作中,也可换其思路,在漆面用漆画出图像,趁湿,用棉球蘸钛白粉或立德粉擦敷为底色,入荫室待其将干未干时取出,再用干净棉球裹蘸颜料粉擦敷,用力逐渐增加至全面擦敷到位,入荫待其干透,也可体现“干著”的技法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堆塑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此方法以把握火候为关键:涂漆尚湿则淹没色粉使其不鲜亮,涂漆已干则色粉粘附不牢。

三、对平遥漆器所出现的问题及普遍认知

(一)现今传统平遥漆文化所出现的问题

对平遥“非遗”漆器的研究中,确切地发现了很多平遥传统漆艺的问题。1.2006年,平遥推光漆髤饰技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此后“非遗”光环更多地被商业所利用,政府同样也借“非遗”来招商引资,而将传统文化瑰宝置于“千险万难”之地。“非遗”本应该是国家文化的体现,而现如今以成为了少数人口中的“生财之道”。2.至2010年,平遥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推光漆器生产企业达100多家,而随着政府反腐倡廉行动的开展,近80%的销售业务随之消失,平遥推光漆器行业又进入新的低潮。漆器生产企业数量急剧缩水,倒闭大半。3.传统漆器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极长,与“快销”市场的冲突日益激增,“大漆”材料逐渐被“腰果合成漆”所替代,传统技艺濒临失传与断层,传统漆器本身也失去了应有的“大漆”之美和“永恒”之特征。[6] 4.城内漆器店铺所售卖的产品形式单一,图案老旧,多以花卉图案、婚嫁题材、山水花鸟以及网络图案素材的照搬照抄为主,一方面为了批量化生产之便,另一方面也在迎合旅游纪念品市场。平遥漆器产品的整体质量杂乱无章,仿制、抄袭、同行之间相互诋毁等等现象频繁出现。长此以往,贵为“山西三宝”的平遥漆器产品已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衰败之路。

(二)对传统平遥漆艺文化的普遍认知

非遗境遇下的平遥古城渐渐成为一个失去初心的旅游城市,为了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批量生产的化学合成漆器不断充斥着大街小巷,真正的传统漆艺已渐渐被挤出市场,年复一年,在游客的眼中,平遥漆器便成了平遥旅游纪念品的代表,平遥漆器已然被冠以“廉价”“质劣”“形式单一”“装饰陈旧”之类的名片,再加上漆器商家多唯利是图,缺失诚信,刻意隐瞒商品漆器材料工艺的实情,混淆视听,给大多数对“漆器”完全陌生的游客一个错误且长久的概念,大多数消费者上当受骗的同时也让真正的平遥传统漆器背负恶名,真正愿意去花费精力解读和欣赏它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这历经千年的文化瑰宝正渐渐走向没落。

四、传统文化保护传播的应对之策

针对即将失传的平遥传统漆工艺,国家对平遥推光漆技艺加大了保护力度,并将平遥推光漆技艺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的知识普及程度依旧相差甚远,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传统平遥漆器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政府多以传播为主,却忽略了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扶持企业,建立工厂,却无法监管产品的质量和对“非遗”文化本身的保护。应当拟定相关方案,对市场商家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市场,诚信化经营,学习日本漆器行业准则,对“大漆”制品和“化学漆”制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分类,避免恶性发展。

现今漆艺从业人员培训标准低,质量差,多数从业人员对“传统”工艺文化价值的理解存在极大的误解,这样的团体难以撑起“非遗”的旗帜,漆艺从业者也应该肩負起为平遥传统漆器工艺正名的重任,努力发展创新,加大传承培训的力度。

借鉴日本漆器发展的成功经验,以现代社会越来越高的审美观出发,结合更多的创新元素来推动平遥传统漆器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多元化发展,既要坚持传统的漆器文化,也需要融合更多的现代文化。从造型设计、元素设计、文化提取、材料选择、工艺表现、生产方式等等方面来寻求传统漆器文化的变革之路。

市场方面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应着重开拓海外市场,借助发达的信息化平台,利用更多的资源渠道,以中国传统漆器文化为依托,“工艺”与“精神”相结合,使平遥传统漆器的销售市场重新回归国际舞台。

五、结语

平遥传统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是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瑰宝,在现今境遇下还有很长的道路,如何规范化市场、如何将最传统平遥之宝传承和保护下去,这才是平遥漆器值得去研究的道路,不仅仅是政府方面,整个漆器行业应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为重,共同致力于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参考文献:

[1]潘天波.“漆向大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漆艺文化研究[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17.

[2]原研哉.一式:手边的漆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3]大西长利.漆的源流[J].东京:NEC出版公司,1990.

[4]祝重华.日本漆艺随感[J].装饰,1997(1).

[5]周剑石.现代日本漆艺研究[J].中国生漆,2007(2).

[6]潘天波,胡玉康.日本现代漆艺的文化之道[J].艺术—世界文化,2008.

猜你喜欢

描金大漆漆艺
大漆世界:变·通
——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作品选
蒲美合作品选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大漆大人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