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1-09-26徐蕾蕾
徐蕾蕾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但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仍然处在发展相对缓慢的状态。目前,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匮乏且落后、教学设备设施亟待改进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重视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乡村英语教育;现状;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16-02
引 言
乡村地区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乡村的基础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乡村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师资力量上,乡村英语教师学历整体不高,非英语专业居多。虽然个别地区现代化教育已达标,但大部分地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还比较落后,难以为教学提供有益助力。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这也制约着乡村英语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
一、乡村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执行力偏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列宁也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乡村英语教育中,教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项关于乡村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见表1),有80%的教师认为本学校缺少英语教师,教师学历为专科、本科的人数居多,而且有许多未受过正规教育培训的代课教师。在这些乡村英语教师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英语教师为非英语专业毕业生[1]。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提高乡村英语教育的质量,改变现阶段相对滞后的教育发展状态,学校就需要引进一批英语专业的教师,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更专业化的英语教育,才能提高教学的执行力。
(二)教育教学设施滞后,阻碍了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很多地区在教育资源等方面不断完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乡村教育资源底子薄、缺口大,整体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仍然需要加强和完善。教育教学硬件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英语课堂生物因素(教师、学生)与非生物因素(课堂)之间有着生态链式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依靠一定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乡村英语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教师依靠传统的死记硬背督促学生进行强行记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2]。长此以往,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上的滞后就成了乡村英语教育的一个掣肘因素。
此外,信息闭塞、资料匮乏也是影响乡村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教育存在着信息交流不畅、资源不丰富等问题。教育不是一潭死水,信息和资源只有达到共享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价值。由于乡村信息相对闭塞,其在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英语教学的质量。如果乡村英语教育有丰富的资源库,能与城市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教学效率就能够提高。
(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教育体系。教育理念体现着对教育的本质追求,是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乡村英语教育由于其特殊的自身条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而且不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也是影响乡村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教学主要有三种理念。第一,教学的互动性。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不是一种传授和接受的封闭活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进行互动的过程。第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每位学生都是个性丰富的、独特的个体。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第三,知识的建构性。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是隨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实际的需要不断丰富的[3]。现阶段,乡村英语教育缺乏互动性,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感情上的共鸣。在主体性方面,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容易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乡村英语教育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触动引擎、引领发展。
二、乡村英语教育改进措施
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是因长期的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这就需要各方协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一起为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下面是提高乡村英语教育水平的建议。
(一)加大乡村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乡村地区的英语教师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教师结构。教育部门作为地区政策引领的主体,应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实施人才引入政策。首先,教育部门应制订适当的薪资补贴、职务晋升等鼓励制度,并逐渐建立长效机制,吸引优秀的英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市区高质量的英语教师到乡村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从而改善乡村学校的英语师资结构。其次,乡村学校要致力于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教学条件,稳固现有的优秀教师结构,不断完善师资结构。学校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争取引进优秀教师,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
(二)优化教学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