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将“曲高和寡”转为“雅俗共赏”
2021-09-26张健欣
张健欣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访谈节目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而是进军各大网络平台。本文以叙事学的框架为基础,以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叙事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在泛娱乐化时代、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网络访谈节目的可视性。总结出《十三邀》的三种叙事特点:一是多层次的叙事选择;二是小说式的叙事文本;三是流动性的叙事情境。
关 键 词: 叙事特色;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可视性
关于访谈的定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讨论。在《访谈的艺术》中,美国普渡大学的传播学教授查尔斯从互动、过程、当事方、目的、问题五个方面出发定义访谈。他提出“访谈是一种融入了交换和分享,在某种层次的系统和架构中进行的、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变量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进程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的当事方,至少有一方是必须为着某个重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以及对于特定问题的关注而进行访谈的,在所有的访谈中问题和回答都十分重要”。[1]
吴郁教授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中从分类研究的角度出发,把访谈划分得更为细致,他依据群言和非群言,把访谈分为专访和谈话。[2]鲁健老师认同这种看法,并据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中为“访谈节目”下了定义:“访谈节目,是主持人与一个或多个嘉宾在一定的媒体时空环境中进行谈话、讨论、交流、沟通、评价、质疑甚至争辩,从而营造某种适合交流的话语场,通过有效的沟通、深入地探询,以达到或是分析新闻事件发展脉络;或是展示人物人生经历揭示其内心世界;或是探究某些人或整个社会对于某一问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为目的的节目。”[3]
笔者紧随时代潮流,在融媒体环境下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从叙事学的视角出发,研究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认为这种访谈节目运用了多种媒介,相较传统电视访谈节目,在主体上更多样,文本上更丰富,情境上更流动。
一、主客模糊:多层次的叙事选择
(一)叙事的多主体
在《十三邀》中采访者与受访者的角色会随时转换,采访者更像是以自身为媒介展现受访者。例如许知远在采访陈传兴的时候,陈传兴对他进行了灵魂拷问:“你可不可以講清楚一下你感受到的那个变化?可不可以再讲得更进一步?你会不会常做梦?”在平台播放时,不时有弹幕跳出来,观众提出疑惑:到底谁采访谁?这时候陈传兴变为提问的主体,直接叙述者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形成逐层递进的叙事交流结构。
在采访陈嘉映的时候,因为陈嘉映是位哲学家,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接受起来不太容易,一不留神节目就变得晦涩,受众圈层小。在许知远与陈嘉映的访谈中,许知远像一个学生请教老师关于人生的困惑,索性让陈嘉映直接做主体来解答人生困惑,这种困惑可能会引发观众的共鸣,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他运用主持人的情感互通,通过挖掘陈嘉映读书、插队的经历、哲学学习的思考感悟,他自身的问题也得到解答。
(二)隐藏的叙事者
如果将整个谈话节目看作一个媒介文本,那么能够与受众形成交流的叙述者就不仅是节目中涉及到的主持人、嘉宾这样显而易见的人物了,而是屏幕背后的整个节目的创作团队。传统的访谈节目,制作团队很少出现在镜头中,与嘉宾直接交流。在《十三邀》中,隐藏的叙述者有着特殊的体现。制作团队直接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几乎每一期节目中都能看到许知远和制作团队对话,制造了导演、摄影机的“在场”。摄制组作为一种角色参与事件的进程,直接与嘉宾对话,这是主动介入向观众坦诚纪录主体和摄像机的存在,这是一种增加真实感的砝码,强调摄像机的参与和见证价值。(图1、2)
(三)主体的符号化
“带着偏见看世界”是《十三邀》的宣传文案。符号化是指主题经过抽象思维将客体转化为符号,并赋予符号意义的活动。[4]符号使用主体赋予了节目特殊的观看视角,这时候偏见作为一种节目特有的文化符号。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提出,世界就是由符号构成的,人自身也是一个符号。《十三邀》中的核心人物许知远就成为了节目的一个符号。他展示的是一个对社会有反思的公知形象,他崇尚着英国18、19世纪的精英主义精神与文化,认为这个时代的碎片化与泛娱乐化是不理性的,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与节目的“偏见”定位相契合,同样也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符号。
二、元素丰富:小说式的叙事文本
(一)要素的完备性
构成访谈节目的核心要素有三个:事件、话题和人物(主持人、嘉宾)。[5]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在访谈节目中事件、话题和人物共同构成了情节。在《十三邀》中,每一期节目都会切换不同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辅助塑造人物以及帮助读者理解并烘托内容情节,所以看《十三邀》更像是看一本小说。
“人物类访谈,要期望对人物的故事有深层的触动,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有追问事实的能力。”[6]许知远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控制着每期节目的节奏,《十三邀》带有许知远鲜明的个人特色。他通过长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通过追问事实寻找故事,丰富情节,打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二)戏剧的冲突性
张爱玲说,“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麻烦。”[7]在访谈节目中,冲突很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易立竞主持的《立场》,她冷面的表情,严峻、直接的冒犯式的犀利提问,成为她鲜明的采访风格。比如《艾伦秀》中使用频次比较高的策略是寻求分歧。[8](图3)
在《十三邀》中,这种矛盾的体现相比前两个节目更为温和,主要是一种内存的矛盾,体现在许知远个人内心的冲突,他对泛娱乐化世界的不理解,带着偏见去看世界。他与受访者也会出现观点上的分歧,比如在提供读书方面的建议,罗振宇希望将书中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受众,许知远则认为这种做法会让知识变得碎片化。这种方式可以全方位展示双方观点与态度的差异,促使观众去思考访谈中的问题和争论,拓展访谈节目的深度和内涵。
(三)线索的丰富性
节目有两条主线索。一是以主持人为主的叙事线索,第三季第五期的《寻找谭嗣同》,许知远更像一个社会调查者,前往上海、北京、横滨和湖南,带领观众试图寻找谭嗣同执意留下的原因,他在最后一幕坐在谭嗣同的墓前发问:“如果1898年的秋天,你逃走了或者没有被杀头,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恐惧这种选择吗?第二种是如果你没有被杀头,在你接下来的岁月里,你将如何面对中国的动荡,你会喜欢这个时代吗?”
二是以嘉宾为主的叙事线索,《寻找谭嗣同》这一期节目的嘉宾有一些特别,是一位逝去的革命烈士。节目主要是围绕嘉宾的历史,与嘉宾有关联的人物进行展示。
三、交叠变换:流动性的叙事情境
(一)空间的跨越式
传统的电视访谈比如《非常静距离》《杨澜访谈录》等节目的访谈场景几乎是固定不变的,都是主持人和嘉宾坐在演播厅里,台下坐着一群观众,进行录制。网络访谈节目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进行革新,使空间变得自由,比如《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就从原来旧式的空间局限访谈转变为如今的空间流动访谈。
《十三邀》也打破了这种空间的限制,重塑了空间,许知远更像一个新闻记者,他为了解事实的真相,在不同空间之间穿梭,深入事件现场去调查、访问、体验。《十三邀》使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声音、文字等手段打破空间限制,制作成流动的画面来为观众讲故事,也使得节目内容更丰富,嘉宾形象更丰满。
(二)时间的交错化
节目使用预序和顺序的手法。预序,是指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十三邀》每期节目的开头,有一小段关于整期节目的混剪,其中包含着谈话过程中的犀利问题。在融媒体环境中,多元的节目进行竞争,吸引观众的眼球十分重要,在一开头的几秒内先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给观众刺激,可以有效吸引观众。
使用顺序会使故事的逻辑更加完整,观众可以较为轻松地接受,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在第四季的第九期采访薇娅就是采用顺序的手法,在视频上不断闪现字幕条播放时间的进度,很清楚地交代时间顺序,主要是展现薇娅工作的忙碌,同时也带给观众一种内容上的完整感。
(三)节奏的变化性
节目中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许知远的沉默叙事,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叙事频率,他指的是同一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9]他将其分为四种形态:一个叙事用于一个故事、不定次叙事用于不定次故事、不定次叙事用于一个故事、一个叙事用于不定次故事。许知远经常在节目中沉默,有时在提问之后沉默,有时在嘉宾回答问题之后沉默,有时在和工作人员交流之后沉默。
在这个快节奏的“倍速”时代,主持人的突然沉默反而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看似打破了节目的节奏,实则是给受众留出了更多思考时间。比如在第二季的第一期与马东的对话中,许知远在回答马东每一个问题后都会有几秒的沉默与停顿。这种留白手法不仅体现出主持人在思考,还表现了叙事的节奏。
四、结语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是表演艺术。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10]一档思辨性节目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想要拓宽圈层受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十三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十三邀》的叙事特色,分析内在逻辑,为今后创造更多优秀节目提供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美查爾斯·J·斯图尔特,威廉·B·凯什.访谈的艺术[M].龙耘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1-5.
[2]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58.
[3]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9-20.
[4]卢珊珊.符号、符号化与符号异化释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8.25(1):49-53.
[5]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23.
[6]鲁健.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52.
[7]张爱玲.论写作[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95.
[8]常君茹.中美访谈节目中言语不礼貌策略及其娱乐功能的对比研究——以《金星秀》和《艾伦秀》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8:82.
[9](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7.
[1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