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 以藏入作
2021-09-26朱辉
朱辉
摘 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在这里阐述的“自然”是一种不是人为造作的自然。寿山石本源于大自然的造化,天赋神韵鬼斧神工,其灵性在于出水芙蓉般的自然美,而雕刻师们的造化之功,皆取材于日月山川、人文景物、花鸟虫鱼、大千世界,“师法自然”的这一美学立场为我们工艺美术创作提供了方向。
关 键 词: 寿山石雕;传承与创作;美学
一、茶石亦道,师法自然
我们在艺术创作中所提倡与追求的自然,并不在于对形式美本身的刻板模仿,而是要将个体的意识、个体的痕迹融于自然,与自然共性和谐地相处,这种和谐更多体现的是与自然平等、亲和并融为一体。福建人素爱品茗赏石,品茗赏石已经渐渐融入了福建人的日常盛会之中。殊不知,茶石亦道,师法自然。
福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这一独特的人文特征,令福建这个历史积淀悠久、文明承载深厚的特殊区域为世人所瞩目。纵观历史上下,福建创制的茶类为世界之最,品茶的技艺可谓天下一绝。茶文化蕴含了茶道中的四字真谛:和、静、怡、真,融生活哲学与艺术美学为一体。而福建寿山石雕刻艺人们在这品茗、论艺的日常中,以茶入道,以艺修心,开创了既契合于东方哲学思想的“外在仪式”,又符合儒释道“内省修行”的茶石文化[1]。
中国人自古就有赏石、品石、藏石的爱好。文人墨客好寄情山水,徜徉自然,常以书画抒怀表志,其寿山石印以独特的灵气成为凸显山之风雅,寄寓文人情怀,彰显个人性灵的载体。喜爱寿山石的文化名流中米芾、苏轼、叶梦得、陆游等都是藏石赏石名家。其中,米芾“拜石”的典故已传扬了千年。也因此使米芾在书法史上的“气质”更显独特,影响自宋至今绵延不绝。而作为赏石大家的米芾,“在中国石文化中被尊为‘石圣”。赏石、藏石,看重的是奇石中所体现的拙朴、灵透、顽丑、俊逸等深刻内涵意韵,非常启迪工艺美术的创作初衷。[2]寿山石的创作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以石代纸,根据石头的变化无端的形状、天然瑰丽的肌理和色彩,讲究“因材施艺,因料取材”的原则,发挥每块石材的特色。这恰恰与道教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寻觅“天道机趣圆融纯美的意境”相一致。
二、以藏入作,传承技艺
寿山石雕的蓬勃发展与文人阶层的崛起,与书画艺术的发达密不可分。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寿山石雕长期浸染于闽籍书画的审美趣味,诸多闽籍近现代书画大师也钟情于寿山石雕刻研究,并将诗书画印的精髓融会贯通。长期收集不同闽籍近现代书画家的佳作,以期以藏入作吸取前人的文化积淀,借古开今不断开拓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文化涵养,力致跨越寿山石雕刻局限的视角,去体现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艺术感应,去感悟“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从而开创寿山石雕刻创作的新天地。
(一)以藏为养,以文化人
“胸中无书卷者,其画绝不能佳。”闽籍著名画家陈子奋非常注重对诗文修养的培养以及画史画论的研习。陈子奋著有《寿山石小志》《福建画人传》等书籍,这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与输出,有助于他日后取众家之所长,借金石书法的笔意融入写意画作,投写意天趣于篆刻之方寸,取长补短,为绘画、书法、篆刻这三绝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著名的闽籍书法篆刻家潘主兰的诗、书、画、印娴熟,成就卓然。其行书别具一格,若竹刀剜泥的独特个性行笔,独步于江湖。甲骨文法书,被公认具有“神风仙骨”,看他的字“如见八闽之魂”。金石印刻无巧无拙,浑古浑逸,恬淡平易,论及潘主兰治印,有印诗“朝习操刀暮印人,乏金石气腹终贫。不知款识为何物,多事牢骚议秦汉。”说明治印功在印外,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胸中要有知识是很必要的,认为印要有书卷气、金石气,而最怕染上江湖气,沾上江湖气便不可医了。
(二)以藏为鉴,随心赋彩
色彩是寿山石其原本面貌最直观的映现。色彩即可创造气氛,展现作品独立审美趣味,又能象征思想,表现个人情感。然则寿山石色彩万千变化,因而一件寿山石雕作品对石色原本的属性、面积及位置的处理和安排在不失本色的同时,如何锦上添花就值得壽山石雕创作者们不断推敲。传统认为,寿山石雕艺术讲究“相石取巧”,根据石材、石色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力致发挥寿山石的天生丽质。这与中国画的用色准则“随类赋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随色象类,可以解作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随类即随色象类之意,因此同于赋彩。画坛巨擘郑乃珖是20世纪中国画复兴运动中承前继后的开宗创派者,对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的贡献与成就,几乎无人不提及。尤其是他对色彩的运用令人惊艳,他提出“ 随心赋彩 ”,以表现对象为心使,为我用,为我表情,为我达意。寿山石色彩丰富,纯洁干净,一块石头未雕琢之时就尽显灵气,俨然如画。因而在巧置色韵上与“以色貌色”“随心赋彩”的工笔花鸟画异曲同工。寿山石雕创作者们也正是借鉴了这种思想,挣脱表象的束缚,游刃于不同石色的形态之间,使之相关联并更具灵性。
(三)以藏入雕,重质重工
无论是绘画书法或者寿山石雕刻创作,都离不开对“线条”感悟。其区别在于使用工具的而不同而已。在中国画中,用笔线条,线条的起承转合,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表现形式,而是根植于画者内心,外化于行的抽象审美。这种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审美,犹如道家庄子所说的“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的那种状态,表现了画家对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物我齐一”的强烈追求。高超金石篆刻大家陈子奋,用笔如刀,通过篆刻切、行、顿、提、收等动作将金石碑文的浑厚老辣之气融入白描花鸟创作中,线条的断断续续之巧妙暗含了生命不息的节奏韵律。
在寿山石文化生态起源和发展的潮流中,寿山石雕刻品类的选择通常根据石材的体量和形态来确定其雕刻的样式,其中印章是寿山石雕刻品类的上上之选,有着“印材重质,雕件重工”的说法[4]。寿山石性坚而韧,柔而易攻、石质温润是作为印章的优质石材,最负盛名的有印石三宝中的田黄石和芙蓉石,这也促成寿山石雕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故篆刻是寿山雕刻中的重要技法之一,这是一种在方寸间融会书法、章法与刀法一体、彰显纯熟线条功夫的传统艺术,故篆刻素有“方寸之间见精神”之誉。传统有言“先篆后刻,七分篆三分刻”,其中“篆”讲究书法和章法的底蕴,“刻”强调刀法在印石的凿与铸,而能否自如与洒脱地游刃于方寸之间,使得一枚小小印章形意相生,是篆刻家和匠人的本质区别。
三、入世悟道,出世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是集大成之传承、更是立于传统之上的创新,现当代呈现世人面前的大部分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工艺美术师们在寻求自我风格建构的过程中,由多样渠道积累而成的文化积淀总能在创作构思上达成各个方向上的契合。福建具有层次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生态,并开拓建立了继承传统又勇于革新的“闽学”文脉,工艺大师、书画大家、文豪巨子尽显,彪炳史册。
在寿山石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始终根植于闽地文化,博取众家之所长,在寿山石的创作题材中,笔者认为金鱼题材,是闽文化发展的一张重要的名片。首先,福州素有“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的美誉,福州在金鱼养殖上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共有80多个品种,其中福州所特有的兰寿品种金鱼,因其优良的品质和雍容华贵的体态,被誉为“金鱼之王”。而寿山石与金鱼题材的碰撞,正可谓是天作之合,寿山石色泽丰富正好与五彩斑斓的金鱼和其婀娜多变的体态相吻合,而金鱼圆润的身躯又正好符合寿山石的质感,金鱼灵动的尾鳍又刚好与寿山石的晶莹通透相契合,因此用寿山石来雕刻金鱼可谓是上上之选。金鱼也是笔者在寿山石创作中所钟爱的表现题材,作品创作有《富贵有余》(见图1)《金玉满堂》(见图2)《堆金积玉》《鹤顶当红》等。作品中,笔者选取的是獅子头或鹤顶红等相类似的品种,此品种鱼的特点是肉瘤发达高高隆起,体短肚圆,十分富态。在创作之初,需要反复地观察金鱼的游姿和体态,掌握不同品种金鱼的生活习性,色彩特点和变异的过程,由此才可在雕刻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金鱼游弋与停驻之美。在这艺术化的处理过程中,对雕刻者的审美意识以及雕刻技艺的考验是非常高的,金鱼是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所具有的优雅、闲适、自由的生活韵味,更向世人展示着“悠”“美”“乐”“趣”的中华文化。
寿山石雕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文化内涵的保护是首当其冲、重中之重的问题。但是技艺的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寿山石雕刻艺人在当下,与这个社会、生活、经济、城市等所产生的联系与问题,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究寿山石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寿山石雕刻艺人必须在不断学习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与智慧,感悟生活与生命的真谛,深刻理解寿山石文化与众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才能真正地创作出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国丽.论福州寿山石雕刻传统技艺与传承[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国治.“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姜玲玉.师法自然 ——当代漆艺创作中的形式语言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4]聂路,曾祥远.闽都传统造物的工艺文化精神[J]艺术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