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是怎么来的
2021-09-26铲史官
铲史官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政治体制变革。
第一次是商周之变,确立分封制;第二次是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郡县制建立;第三次是辛亥革命,走向民主共和。
周替代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王朝更替,更是一次体制与时代的大变革。这是为什么呢?
夏商两代君主,相当于部落联盟的盟主。商朝方国林立,国家的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这种联盟松散而不稳定。方国由部落独立发展而来,与商王國缺乏内在的联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商王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商王国势力的盛衰。当商晚期国力衰退时,诸侯离心反叛,联盟随之分崩离析,商王的王权也被后来者所取代。
西周的分封制,诸侯与周王是臣属关系,通过血缘关系分封层级,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在联系大大增强。周王的王权增强,对地方的掌控力提升,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各部族的沟通交流,对华夏族的形成至关重要。也许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国家向心力真正形成的时代。
分封制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政治体制,与之配套的是社会层面的宗法制、经济层面的井田制,以及文化层面的礼乐制。
宗法制就是宗族法规。宗族由原始父系家长制血缘扩充而来。五服以内为家族,五服以外的同姓宗亲,组成宗族。宗法制确定各级族长的统治权力和相互关系,其中最关键的制度,是确定族长的继承人选。
夏商周三代,夏禹传位儿子启,开启了“家天下”时代。早商时代,主要的继承方式却是兄终弟及,随后又演变为父死子继,到西周确定为嫡长子继承制。
远古时代,生存艰难,人均寿命很低,官僚机构不发达。国家的兴衰,对统治者个人才能的依赖程度很高。君王的儿子普遍年龄偏小,而同辈的兄弟,比君王年轻,比后辈年长,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与人脉,更有能力来领导国家,更容易获得拥护支持。因而就不难理解,夏禹时代的传子,为何会演变成早商时代的兄终弟及。
然而,兄终弟及的弊病实在太大。一个国王,可能有多位兄弟,是按照长幼轮流坐庄,还是传位贤能之人?贤能的标准怎么判断,谁来判断?如果按照长幼一轮传下去,最后一位弟弟继位后,又该传位给谁的后代?如果传位给大哥之子,子侄辈庞大,又怎么轮换?自己的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机会上位了。
兄终弟及蕴含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导致商朝前期内斗不止,不得不终止。另一方面,武丁继位后,开始任用奴隶政治家傅说为相国,有来自底层的精英官僚的辅助,降低了对统治者个人才能的依赖。商朝后期,商王喜欢引进底层进入中枢,西周也出现了类似中央政府的机构,官僚政治大致成形,给传位儿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于是,父死子继成为主要的继承方式。
周公时代,配合分封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让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减少。其实周人很早就有嫡长子继承的惯例,后来设计得更为细致,形成了“嫡、长、贤、卜”四层原则:首先考虑正妻的儿子;其次考虑年龄因素;再次比较谁有才能;最后是卜问鬼神的意见。
不过,在现实中嫡长子继承制也贯彻得不彻底,因为它剥夺了国君选择继承者的权力。所以,周人还保留了“立”的仪式,为国君保留正式指定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时常出现国君打破嫡长子继承制,而造成一国内乱的状况。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配套的,还有井田制与礼乐制。伴随权力的层级分配,土地和人民随之层层分配。井田制则进一步确定土地所有者与耕种人的关系。土地被划成九等分的井田,农民耕种中间的公田,作为上交宗主的赋税。
周公还有一项伟大的发明——礼乐。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分封,终将随血缘的疏远而逐渐淡化,而且那时交通不便,联系和交往很少,这个借助血缘关系的庞大政治共同体,完全可能面临瓦解。周公制定了周礼,试图通过定期祭祀共同远祖,强化群体的认同和团结。“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礼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规范,让所有人按照各自的位置,遵循各自的行为规则,从而维护社会及国家的秩序与安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成本。
这四大制度,环环相扣,互为补充,是周人的制度创新。尤其是宗法制与礼乐制,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西周,是一个伟大的具有开创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