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6王锋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王锋

[摘 要]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场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灌输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给予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提升课堂互动的效率。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进行有效对话,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纠正自我,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 互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方法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能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互动教学,教师能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交换观点,分享学习经验。一些教师总想用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这是不现实的,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动机会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一、数学互动教学的概述

沟通是互动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拉近师生、生生关系的必要方法。在教学领域,互动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师生的互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交流的过程。在互动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过程更具弹性和开放性,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能显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助同龄人的经验和感悟,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教学可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利于保证教学活动的流畅和融洽。

二、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问题

(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有些数学教师并没有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思路。在数学課堂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定理,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即使有交流,也是遵循教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比较少。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复杂,仅仅通过简单讲解,难以让学生应对当前越来越灵活的数学试题。如果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好所有的数学知识,设计好所有的课堂学习路线,那么学生难以发展数学探究能力,难以独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够

目前课堂互动以提问为主,虽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还是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氛围仍然比较低沉。目前的课堂互动仅局限于作业的修改和评价、课堂的提问和回答,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仅为四五分钟。这样的互动难以发挥作用,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中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

(三)互动教学方法不科学

分析互动教学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互动方法,没有形成系统的互动教学,难以有效地结合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互动教学的案例资料,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教学的经验交流,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互动策略。

三、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一)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展示他们的思维成果和思维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要耐心了解学生的想法,避免做出“正确或错误”的评定,需要从学生的想法中找到值得肯定的闪光点,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才能实现有效互动。例如,对于这个应用题:五年级五班需要打印一些数学资料,班级的旧打印机每小时只能打印300份,而新买的打印机每小时可以比旧的打印机多打印30%,现在每小时打印资料的份数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要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有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难以快速明确数量关系,但他们可以确定题目中的关键数量条件。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通过仔细读题和思考辨析,说出关键数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和算式。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互动,学生能明确题目中的重要已知条件,进而发现隐含的数量关系。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下,学生能感受到鼓舞和尊重,由此挖掘自身的潜能,积极参与课堂探究。

(二)在情境中进行互动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趣的小故事。在情境中,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探究的愉悦感,并积极地和同学、教师互动。例如,在讲解“分数”知识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讲解相关知识,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曼过生日,爸爸给她买了好吃的榴梿蛋糕。爸爸把榴梿蛋糕切成了四块,小曼拿走了一块,爸爸拿走了一块,那么榴梿蛋糕还剩下1/2,1/4加上1/4就是1/2。如果爸爸把榴梿蛋糕切成六等份,小曼拿走了一块,爸爸拿走了一块,妈妈也拿走了一块,那么榴梿蛋糕还剩下多少块呢?针对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结合情境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他们可以得出1/2的答案,1/6加上1/6再加上1/6就是1/2。数学情境具有生动的故事内核,同时包含数学问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组织课堂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组织多元化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善于利用理论知识和公式来解决生活数学问题,保证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数学课堂上,组织丰富的互动活动。例如,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内容,为了让学生灵活计算多边形的面积,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共同讨论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梯形,可以动手操作画出图形,也可以使用剪刀剪纸片进行探究。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可以使用数学几何软件进行验证和展示,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操作,学生可以灵活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四)采用多种互动模式

1.趣味互动。在数学课堂中,会经常出现典型疑问或者认知冲突。学生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信息,合理调控教学。例如,对于“整数乘除法”的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材里面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么能不能说乘法也是除法的逆运算呢?”这类问题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学生达成一致意见,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倒过来就不成立了。趣味互动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2.互看互说。在数学课堂上,一位教师需要面对几十个小学生,往往很难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困难。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有些学生并不理解这个推导和转化的过程,在“除以二”环节碰到了障碍,如果学生能及时提出,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及时解决问题,用口述的方式消除疑惑。在数学课堂上,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通过互说的方式互动,在互说过程中,学生积极使用数学概念、规律、数学用语,形成说话有根据、有条理的习惯,准确表达数学问题。

此外,互评也是有效的互动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同学的评价,因为他们是一个群体的人。学生的评价虽然比较“业余”,但是亲切可靠。组织全班互评、小组互评、同桌互评,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尝试欣赏他人、正确对待他人,可以和自己的同学共同提升和发展。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同时,师生之间构建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的配合度更高。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能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手段,学生则能主动表达,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涛.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性[J].中国新通信,2020,22(7):209.

[2]马春山.融互动交流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0):7.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讨论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