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初探

2021-09-26杨云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农村小学

杨云妹

[摘 要] 面对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等问题,学校必须以师为本,关注教师需求,肯定教师的辛勤付出,不断加强规则意识,注重身边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校本化的总结宣传和系列化的培训学习,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

[关键词] 以师为本;农村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的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树立新时代教师形象。

一、苏南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根据苏南地区某片区6所小学教师相关数据统计显示,45周岁以上教师占比55.7%,其中有12.2%是20世纪末民转公的教师,30周岁以下教师占比9.8%。

(二)教師思想观念保守

上好课,教好书,是很多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农村教师更执着于学生的作业是否按时认真完成,成绩是否有所提升,评价观念仍旧停留在应试教育上,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在班级管理及家校联系方面,教师还本着陈旧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三)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强

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基本得到保障,教师已经习惯了这样平稳、安逸的工作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驻足不前。这是对部分教师工作状态的真实描述。

二、教师队伍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超编现象

出于种种客观原因,学校还存在教师超编现象,所以每年新进的教师比例小,部分学科还缺少专职教师,以兼职为主,专业指导力量相对薄弱,很多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有效开展。

(二)教育思想陈旧

尽管教育改革的热潮并未消退,但是根深蒂固、陈旧的教育思想一时很难改变。就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受现阶段升学率的影响,日常的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教师的社会压力

当教师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刚进入职场的热情逐渐消散。加之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面对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责任,许多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日益严重。农村学校整体条件不够优越,对教师成长的帮扶力度不够,也直接导致了教师缺乏上进心。

三、加强农村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一)关注日常,肯定成绩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级需求获得满足时,就会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如尊重需求。教师这一职业,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日常处理很多看似鸡毛蒜皮的事务,但又意义深远。教师只有对工作保持满腔的热情,才能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而这份对工作的热情,一大部分来自单位同事、领导及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认可。被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能更好地使教师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更充分地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

1.学期末“感动瞬间”分享会。学校期末总结会是对各年级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会,可以适当变革,变为校长向全体教职工讲述本学期的各种“感人瞬间”。校长可以讲述发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一桩桩教师的感人小事。虽然教师周而复始地工作,对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也习以为常,但是校长将这些感动瞬间一一讲述时,震撼力是极强的。很多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实则是爱的另一种诠释,是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分享会,是对教师日常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师德师风素材。

2.假期中“家访教师”不停歇。教师每天的主要工作都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在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之间,在和家长的沟通分享之间。这份工作平凡而又特殊,教师备受瞩目而又倍感压力。教师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是社会上很多人看不到甚至不理解的,但是学校领导干部要看得见、看得清、记得牢。学校利用节假日分批对在职教师进行“上门家访”,事先电话预约,给教师送去节日问候,感谢老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勉励党员教师要坚定信心,做好本职工作;鼓励新教师敢于挑战自己、提升自己,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分组走访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促膝谈心,认真倾听走访教师的心声,分享在教育中的喜悦,共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在一次次的“上门家访”活动中,拉进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多地感受来自集体的关怀,增强归属感。

(二)讲求规则,提升素养

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1.重视学习,加强教师的法制和纪律教育。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法规纪律学习,常规的形式有观看视频、理论学习、知识竞赛、撰写心得体会等,学习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文件为重点。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制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的能力。

2.加强监督,不断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的教师队伍从整体上看,是踏实勤奋、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有效地加强监督。每学期签订的《师德师风承诺书》让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标杆。学校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自查互查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树立先进,榜样引领

良好的教师同行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团队建设。特别是教师同行中榜样的示范力量,更不容小觑。

1.专家引领,示范辐射。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不定期邀请区级以上的老教师、老领导来校进行师德专题讲座。通过他们一辈子的教育追求经历,鼓舞教师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人。

2.农村小学面临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是教师队伍的老龄化,教师队伍中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教师占了近九成。这批教师一直扎根农村,坚守自己的岗位。虽说是兢兢业业,但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学校“最美教师”公众号的专题推送,无疑是“一声春雷”,让平静已久的湖面泛起了涟漪。“最美教师”展示的对象是一线教师,有的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有的展示了教学质量一直保持领先,有的展示了教师带领的社团人气最高,还有的是教师受师生欢迎的程度。推文重点展示农村教师日常的工作点滴,几十年如一日岗位坚守。每一次的推送都会带来不同的反响。因为教师工作时间长,他们教过的很多学生早已走上工作岗位,学生看到微信推文都做了线上反馈,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思念。这种触动比任何一张荣誉证书都强烈得多。

在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眼中要有教师,关注教师的需求,肯定教师的付出,给予关心。当然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好培训、学习,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从而建设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农村小学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吹响中职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号角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