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习动机与兴趣的研究

2021-09-26郭悦琦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习动机高中生

郭悦琦

[摘 要] 在音乐新课程建设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张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性目标。因而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值得探究。以南昌市某高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8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70份。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年级与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差异及学生音乐学习的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音乐教育;学习动机;高中生

中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学习错位的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即部分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从音乐课的本质来看,在音乐课上不存在升学考试方面的压力,所以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也就没有其他的科目高。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

一、音乐学习动机的含义

音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音乐学习动机与外在音乐学习动机,内在音乐学习动机是指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音乐的动力,兴趣则转化为内部动机。而外在音乐学习动机是指在某些外在因素下的作用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音乐的动机。

二、音乐学习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形式,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组成部分,个体在其动机的支配下,通过活动过程或活动的成功结果而产生或加强对活动的兴趣。因此,学习兴趣是个体在某种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地认识事物并获取知识的心理倾向。

三、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

在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同时,产生了学习动机。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对学习期望的大小,反映出学习动机的大小。需求是个体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学习期望是促使个体产生学习目标,进而激发个体学习的欲望。音乐学习兴趣是个体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内在动力,而动机是决定动力的因素,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对音乐的兴趣既可以是个人自身的,也可以是教师、家长、环境等因素激发的,或是存在于教材、音乐作品本身的直接兴趣,或是由特定因素引起的间接兴趣;可以一直存在,也可以仅存在一段时间;可以主观自身来维持,也可以客观人为来维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音乐学习有促进作用。

四、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南昌市某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南昌市某高中学校是江西省重点中学)。

(二)研究区域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而音乐教育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选取的研究区域为南昌市,因为笔者对南昌音乐教育的关注程度较高,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在江西省教育改革方面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中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及想法。

(四)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南昌地区高中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差异、南昌地区不同年级和性别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差异、南昌地区高中生音乐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五)研究工具

一是音乐学习动机量表,是根据朱巨荣研究的学习动机量表改编而来的。该量表是单维度的,问卷包括4道题目,信效度良好,主要测查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二是高中生音乐学习兴趣评价量表,是根据朱萃编制的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评价量表改编而来的。该量表有价值、情感、行为三个维度,问卷包括22道题目,信效度良好。通过价值、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方面进行测量。

(六)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回收研究问卷后,剔除无效问卷,再将这些测试结果编码并录入统计软体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t检定差异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后的数据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 25.0软件。

五、研究结果分析

(一)背景信息分析

在接受调研的样本中,男生有315人,女生有355 人,分别占比47%与53%,表明在受访学生中,男女比例并未出现严重的失衡。

高一年级的学生221人,高二年级的学生449人,分别占比33%与67%,表明在受访的学生中,高二年级的学生人数明显比高一年级的学生多。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知,音乐学习动机、音乐学习兴趣的均值分别为4.081、3.691,都接近极大值,表明多数学生较为认同量表的题项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高中生对音乐学习是感兴趣的。

(三)相关分析

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r=0.618,p<0.01)呈显著正相关。

(四)背景变量在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定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可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动机上(t=2.817,p< 0.05)具有显著差异,且高一大于高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兴趣上(t=7.449,p<0.05)具有显著差异,且高一大于高二;不同性别在音乐学习动机上(t=2.675,p<0.05)具有显著差异,且男生大于女生;不同性别在学业兴趣上(t=2.458,p>0.05)不具有显著差异,且男生大于女生。

(五)回归分析

所有自变量VIF值均小于10,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风险。

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得知,音乐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VIF值小于5,表明不具有多重共线性;r2为 0.38,表明学习兴趣可以被解释的变异为 38%;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β=0.618,p< 0.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六、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背景变量显著差异

通过对背景变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动机、音乐学习兴趣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收集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无论高一还是高二学生、男生还是女生,在问卷调查中获得的分数均为中等偏上,说明他们普遍比较喜欢音乐,对音乐课是感兴趣的。

(二)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通过研究结果得出,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从音乐课的本质来看,在音乐课上不存在升学考试方面的压力,所以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也就没有其他的科目高。如果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没有兴趣,那么音乐课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了。

(三)研究建议

音乐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音乐的观念,应该告诉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不是将来要成为音乐家,而是让学生感受并探索音乐的美。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使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音乐教学应走向创新。音乐教师应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兴趣作为开启学生学习音乐的钥匙,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应创造輕松氛围的音乐课堂,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应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音乐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上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音乐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时常自省,要有学无止境的思想,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学习动机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