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9-26赵兴隆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8期
关键词:装配式项目管理管理人员

赵兴隆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

1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设备管理属于重要内容,其管理成效与最终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吊装和拼装的环节,其对施工设备要求比较高,通常要使用专业化设施才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若是施工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吊装中连接位置不固定等问题,造成预构件倾斜,影响施工质量,若倾斜严重,还可能会碰掉其他物体,阻碍施工顺利进行,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如果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不到位,未进行有效的测试,则给设备运行埋下隐患,加大施工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不仅会拖延施工进度,而且不利于增强施工质量。

1.2 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所以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对施工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很多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并未达到相关要求,不仅未对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而且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也不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新型管理方式层出不穷,对装配式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很多管理者未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管理方式,没有给各项施工作业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无法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体制是重要的依据,其科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目前,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之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起步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缺少健全的体制作为支撑,难以保证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无法为工程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

1.4 安全管理未落实

安全管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若是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所有工序将无法正常开展。同时,装配式工程施工中存在多种不稳定性因素,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相应生产责任不健全,也未持续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导致相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加大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无法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2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2.1 施工设备的管理对策

施工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对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施工设备管理,以保证其功能齐全、性能完善。

1)在预制构件吊装拼接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各个部分能够连接固定,借助先进的设备促使构件到达并固定在预定的位置上。

2)在施工设备管理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装配式施工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科学合理地预留施工设备活动空间,为设备的良好运行创造优良的环境,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进而提升施工效率,强化施工质量。

3)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是施工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关系着工程的整体管理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构件,不断完善设备性能,以促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将其作用最大化,推动各项施工作业高效进行。

4)相关操作者应严格遵守规范,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对设备的破坏,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有助于保证工程施工工期。

例如,某企业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共有吊装设备30台、脚手架设备100台、其他设备若干台,在设备管理环节采用分类精细化管理措施,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情况,将其划分成为不同的类型。在设备采购环节,安排3名管理人员进行设备质量的检验和分析,在施工环节,安排10名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的维护和看管。通过精细化的设备质量检验、维护和管理,与其他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类似项目相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24%,使用安全问题发生率降低了78%。

2.2 强化管理人员意识

管理人员是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对最终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水平,应该注重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其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其责任感,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提高管理效果。为了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胜任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岗位,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丰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促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习并运用新理念、新管理模式,全面强化管理成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高效进行。

2.3 健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工程顺利建设,需要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健全。这就需要立足实际,针对以往管理体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确保其与建筑项目特点和要求相符,促使相关管理工作有章可依,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为了防止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还需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在确保分工合理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以加强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管理任务。在责任机制的稳定运行下,一旦发现问题,可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查找原因,及时解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影响。为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约束和激励相关管理人员,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管理工作中,进而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对管理成效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检查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比较特殊,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通过有效的监督,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而减少施工中的问题。在相关检查工作中,可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确保构件质量,进而以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实现理想的管理目标。

2.4 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是各项施工作业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严格落实。在实际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基础,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并将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到每个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以打造安全的施工环节,及时排除威胁因素,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保证相关管理人员拥有良好安全意识的前提下,强化对全部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①要丰富安全生产知识,使他们能够在具体施工中加强自我保护;②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使施工人员始终能够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从整体上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成果。

3)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还应该开展相关岗位知识、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举办装配式建筑项目观摩会(见图1),促使相关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施工作业水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安全性,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图1 装配式建筑项目观摩会

3 结语

为了全方位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需要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这就需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注重对先进管理模式的运用,并且加大设备管理力度,确保其拥有良好的性能,促使工程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保证施工作业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装配式项目管理管理人员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