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生态经济带动各族人民奔小康

2021-09-26闵杉李雨霖

今日民族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山州文山雪莲

□ 文 / 闵杉 图 / 李雨霖

城市建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自1958 年自治州成立以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山州从一个边远、贫困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于今年1 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摸石谷”石旮旯里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西畴人民用战天斗地顽强不息的精神,炸石造地向生存抗争,“西畴精神”从此响彻云岭大地。如今,文山人民在新时期重塑“西畴精神”,向发展奋进,创造出了一系列“加速奇迹”,让“西畴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去,曾经的文山“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当前文山州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带领全州各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

特色旅游助发展

如果要勾勒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那文山州也许是再好不过的参照。这里既有水的柔美灵动,又有山的刚毅卓坚。

“以前想都不敢想,有一天竟能从家门口坐上飞机、高铁到全国各地!”这是许多文山百姓发自内心的感叹。虽然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受自然历史环境等因素影响,文山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2006 年,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全州各族人民梦圆蓝天。2016 年底云桂高铁建成通车,文山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交通网络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让外界亲密接触文山的脚步,也为全州各族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路。丘北县仙人洞村,就是这条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原来从昆明到普者黑,自驾至少4 小时,滇东南旅游景点串联难度很高。高铁开通后,最快不到一小时车程,带来客流大幅增长。”仙人洞村是国家5A 级普者黑风景区中的一个自然村,村旁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村前仙人湖万亩荷花、清香四溢。村民小组长范成元介绍,在高铁的助推下,普者黑旅游持续升温,景区游客呈“井喷”式增长。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指导下,仙人洞村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与提升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村民们通过开办农家乐、特色客栈、当船夫、卖特色小吃等,人人吃上了‘旅游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范成元介绍,仙人洞村立足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注重把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整合集体用地,把水域租出去用于行船,把部分土地用于荷花园、玫瑰园及经济林园的建设等,逐步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民族特色食宿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目前,村民依靠旅游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5 万元,完成脱贫致富。过去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成为了四方艳羡的富裕村、魅力村和幸福村。”

仙人洞村的故事在文山大地上并非孤例。2018 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春风吹到广南县岜夺村,原来出入不便的村民被集中安置到“水电路样样通”的新村。为了让乔迁新居的各族群众早日驶上致富快车道,当地党委和政府因地制宜,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用心打好“绿色生态牌”。

在驻村干部们挨家挨户的走访和宣传下,“拧成一股绳”的村民们在两年多时间里,把高峰牛养殖搞起来了,原来的600 亩老油茶园改造完成了,还新栽种了900 亩新茶园并巩固发展甘蔗种植2100 亩。曾经“三年两不收,男人挑担担,女人背背篼”的落后村,完成华丽蝶变。

在“荒山变绿坡”的同时,岜夺村还用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让绿色、风景和民族风情成为新村的又一宝藏。品好茶、吃牛肉、游山水,如今的岜夺村,游人如织,百姓乐居,就连漫山遍野的油茶,都向着温暖和幸福的方向舒展。

无论是仙人洞村,还是岜夺村,都只是文山州做大做强绿色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的缩影。“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如今的文山州,已实现“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产业支撑”。据统计,截至2020 年底,全州62.25 万贫困人口,819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全州一片欣欣向荣。

三七制品展销

绿色农业促脱贫

“10 万+”的爆款、直连多达5.3 亿消费者的餐桌……近年来,舒跃文的“三观”一直被电子商务不断刷新,雪莲果的热销前景早已超出了他的“脑洞”。

这种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果子,因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位于滇东南的文山州丘北县因其独特生态,是中国大陆最早引入种植雪莲果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目前优质雪莲果的核心产区。然而,由于和土豆一样易种植且亩产量高,“此前,外地客商往往只会挑选品相好的雪莲果收购,加上供过于求,价格卖不起来,周边村子开始大面积弃种。”舒跃文所生活的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村于2010年前后开始种植雪莲果,谈起种植经历,他深有感触。

转机出现在2016 年。一支电商运营团队来到他的家乡,散落在田间地头、没有被收购的果实,让电商运营团队看到了新的商机。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带动和助推商家销售。“外貌酷似红薯、又脆又甜的雪莲果,不但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价格也不贵,迅速受到网民青睐,成为网络销售平台上的‘新网红’。”舒跃文介绍,每年七八月份开始从丘北县山间采摘、陆续发往全国各地的雪莲果,由于借助网络销售的东风而“咸鱼翻身”,“每10 公斤的价格能卖到30-40 元,变成了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金果果”的故事还在文山州各地不断上演,一同诠释着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给文山当地百姓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家住文山州三光片区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附近薄竹箐村的村民黄昌权,心里有一笔“家庭小康账”:作为种植公司生产部副经理,他月薪4000 元;妻子在公司的猕猴桃基地当组长,月薪3000 元;再加上土地流转6 亩收入4800 元,全年有8.88 万元的稳定收入。

“收到实惠的不止我们一家”。据黄昌权介绍,他所供职的公司每年向当地农户支付土地租金350 万元,流转农户户均获得土地租金收入6000 元,最高的可获得4 万多元;公司每天用工300 人,日工资80-100 元,加上正式聘用当地劳动力的工资,年支付给务工者的报酬达七八百万元……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发展产业的收益模式,成为了企业和村民实现双赢的重要渠道。在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方面,文山拿出了“丘北辣椒”“砚山蔬菜”“八宝米”“文山牛”“文山罗非鱼”等亮丽名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普者黑景区

而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也同样后劲强健。文山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三七产业发展,2018 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建设标准种植发展体系、精深加工发展体系、流通市场发展体系、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等“八大体系”,高位推进三七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确保文山三七种植优势和品牌地位。

其间,文山州还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种植”等模式,充分带动农户参与到三七产业发展中来。其中,仅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公司一家,近年来便以“药企+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各族农户种植153 种中药材5.64 万亩,帮助3700 余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其中少数民族农户占近70%),户均年增收4000 余元。

在刚刚过去的2020 年,文山三七集种植、加工、科研、营销、品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并向千亿元产值迈进。而新型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给文山三七产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据统计,在淘宝、京东、文山三七商城等电商平台注册销售文山三七的网店达3800 余家,形势喜人。

产业兴则文山兴,产业强则文山强。文山州近年来所交出的生态经济答卷,已让人看到了无限光明。实际上,当“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提出要发挥资源优势,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之际,文山州便乘着发展的东风,基于州情实际,着力培养以三七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以绿色水电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四大重点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培育向绿色转型。按照规划,到2025 年,以四大重点产业为主的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000 亿元。

如今的文山州,大桥连沟壑,高速入云端,山川出平湖,电站布河川,天堑变通途,风光“别样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文山州,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答卷。

猜你喜欢

文山州文山雪莲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对云南省文山州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的研究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怕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