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
2021-09-25王平
王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0 引言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是医院中的重要疾病治疗科室。而眩晕则是神经内科患者常患的疾病之一,老年眩晕患者的数量尤其多,如若不及时开展临床观察找到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则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健康[1]。而且老年性眩晕通常表现为眩晕感、平衡紊乱及失衡感。患者睁眼时感觉自身旋转、晃动,犹如坐车船一般。发作时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是较为严重的常见病症之一,如若不及时找出患者的病因,将会使患者的病情愈发严重,做好相应的治疗救治工作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共计120例开展临床探究,并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和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68~76)岁。对照组患者共计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65~7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际选择患者的过程之中,需严格遵循以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保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效果与观察效果的实效性。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患者都具有明显性的眩晕现象,和发作性眩晕症状,以保障实际实验研究数据与效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排除标准:将临床资料不全、不配合治疗、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以保障本院所选择的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实验研究结果准确性,与实验过程的顺利开展。
1.2 方法。在开展对本院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观察和治疗的过程之中,应开展提前开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格、神经系统和耳科检查,并全面与仔细地询问患者的实际眩晕情况和感受,以真实的医疗检验数据保障对临床观察效果与病因的实际分析效果。而在实际开展对老年眩晕患者临床观察的过程之中,应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对比出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实际病因与有效治疗方式。
1.2.1 开展对观察组老年眩晕患者治疗方式: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可分为急性眩晕患者和间歇性眩晕患者两种类型,在实际开展临床观察和治疗的过程之中,医护人员应合理地判断患者所属的眩晕类型,对于急性眩晕患者和间歇性眩晕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保障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在开展对老年急性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可对进行肌肉注射25~50 mg的异丙嗪,观察患者注射后的实际临床反应,并及时调整对患者的注射剂量,有效地保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老年间歇性的眩晕患者,医疗人员可使其每天口服一次西比灵,药剂量为每次10 mg,75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每天进行静脉滴脉络宁20 mL开展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观察对患者的实际药物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情况,灵活与及时地调整对患者的用药用量[2]。与此同时,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还需注重对老年眩晕患者的用药护理、病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因老年眩晕患者其年龄普遍较大,其耳背耳聋的情况十分常见,较为容易出现记错医嘱,产生不按医嘱服药的不良情况,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对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老年性眩晕症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适当地开展一些体育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采取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而且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疗人员开展工作,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定时到病房中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使其能够严格地按照医嘱开展治疗,加强对患者治疗效果的保证,使患者能够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生的病情观察分析。
1.2.2 开展对对照组老年眩晕患者治疗方式:对照组中的医护人员同样应合理地将组内的患者,分为急性眩晕患者和间歇性眩晕患者,这样才能保障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病情,给予患者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保障开展对患者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的实际分析结论准确性。
对照组中的医护人员在开展对老年急性眩晕患者治疗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肌肉注射5.0~10.0 mg的安定开展治疗,使患者的眩晕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而对于老年间歇性的眩晕患者则可以每天一次口服75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每天一次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开展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3]。
同时,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同样需要注意对老年眩晕患者的护理,通过为患者安排安静的病房环境,使其能够得到有效地恢复,并及时对于急性眩晕患者采取相应的辅助护理治疗,使患者的神经系统重新调整对视觉、本体感觉及前庭信号之间的关系,使病人脱离一种慢性虚弱状态。对于病房中的老年眩晕患者都需采取24 h全天候的护理,以保障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眩晕问题,并能够有效地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地治疗和护理,促使神经内科对老年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
1.3 观察指标。研究人员应开展对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开展24 h全天候临床观察和记录,以保障能够及时记录患者出现眩晕症状好转和恶化的时间现象,随之有效地保障临床观察的实际效果。而在实际开展对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过程之中,应将患者一个月内未再次复发眩晕症状,定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将患者在一个月内眩晕症状有所改善的现象,定为治疗显效的标准;将患者在一个月内眩晕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其眩晕症状更加频繁的现象,定为治疗无效,以此保障实际的对比数据准确性[4]。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19软件进行对本文所有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其将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据相关的检查资料显示。从对本院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实际调查情况可见,120例患者分别有着不同的诱发眩晕病因。其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有60例(50%),精神因素诱发眩晕患者26(21.7%),不明原因的前庭周围性眩晕20(16.7%);良性位置性眩晕8例(6.7%),其他原因6(5%)。而其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则是导致老年眩晕的重要病因,如表1。
表1 老年眩晕患者病因因素概率对比表(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根据临床观察的实际情况可见,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同样相比对照组患者更短,这代表着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比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而且两组的实际治疗对比数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数值对比(n,%)
从表2的实际研究数据可见,观察组中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7%,仅有2例是治疗无效的患者,而有59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眩晕的症状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和治疗。而对照组中的治疗有效率仅有88.3%,其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和护理方式更加有效,根据患者的病因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出现眩晕的病症。
3 讨论
老年眩晕病症因其是毫无症状的突发眩晕,使其会令患者十分头痛与害怕,逐渐成为了医院神经内科十分重要的老年眩晕病情。本身老年人的身体灵活度低,一旦出现了在走路中或家中的眩晕情况,较为容易使其产生摔伤或是其他的突发性疾病,这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命安全。医院神经内科应重视对老年眩晕病症的治疗,在开展治疗前分析患者的实际病因,当疾病得到明确诊断之后,针对实际的病因开展相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保障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5]。
从上文的实际临床观察情况可见,观察组中医护人员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可见根据患者实际眩晕的病因开展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保障实际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之所以观察组中的治疗效果高达96.7%,就是因为观察组的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出来有针对性的合理治疗,使得患者的眩晕症状得到了有效地治疗。而对照组中的医疗人员则应根据实际不同的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则使其临床治疗出现了效果低下的不良现象。总而言之,后循环缺血性是导致老年眩晕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和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才能有效地保障其实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性是导致老年眩晕病症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其不同的病因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保障对老年眩晕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而且从上述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神经内科可以将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老年眩晕治疗之中,促使老年眩晕患者的早日康复,使其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