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中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意义研究
2021-09-25章志坚陈加链
章志坚,陈加链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潮州 521000)
0 引言
重症监护室属于各医疗机构内较为特殊的诊疗科室,多为危重症的患者,但受到诊疗方式较多,药物应用广泛的影响,重症监护室患者多会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影响了患者临床诊疗效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充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往多采取单一用药的方式进行干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1]。相关报告指出,开展降阶梯式抗生素诊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缓解了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康复效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质量[2]。本文以我院收入的病例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疗的病人,含有资料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含有患者25例。对照组中女11例,男14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55.49±2.78)岁。观察组中女13例,男12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56.39±0.24)岁。针对所有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所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选入标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人签署知情表、研究同意书等文件;病人、家属了解研究内容;通过临床诊疗符合相关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认知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沟通;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敏史;中途退出;家族或个人精神病史。
1.2 方法。对照组病例采取单一剂量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生产厂家: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2819 规格:1.0 g(按C18H18N8O7S3计))干预,应用剂量为2 g,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065 规格:250 mL:25 g)与抗生素混合,予以患者静脉输注,每日静脉滴注1次,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组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式干预诊疗,应用抗生素美罗培南(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97,规格:按C17H25N3O5S计1.0 g)进行降阶梯治疗,应用剂量为0.5 g,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65,规格:250 mL:25 g)与抗生素药物混合,随即进行静脉输注,每日滴注3次,运用该剂量干预4日,随后进行细菌培育,依据培养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调节,每日为0.5 g,开展为期一周的诊疗。
1.3 观察指标
1.3.1 诊疗效果:观察所有分析对象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以具体症状作为评估依据。结果包括:显著有效(干预后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有效(干预后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明显缓解),无效(症状保持不变甚至恶化)。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诊疗指标:总结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
1.3.3 细菌清除率: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试验,依据培养指标查看细菌清除率。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收入的数据指标开展SPPS 19.0软件检测,针对数据中的计量指标使用(均数±标准差)展示,并开展t值检验;指标中的对比、百分比、例数等数据进行卡方核算,上述所有检验结果中,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诊疗效果。观察组资料的总有效率高达95%,显著优于对照组指标,两组数据对比后差距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诊疗指标。观察组样本的炎性因子、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较少于对照组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s)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s)
组别 例数 WBC(L) hs-CRP(ug/L) PCT(g/L) 症状消失时间(d)对照组 25 9.12±0.06 7.98±1.16 0.30±0.01 10.09±1.03观察组 25 5.63±0.07 2.96±1.28 0.20±0.01 8.06±1.02 t - 189.2718 14.5302 35.3553 7.0019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3 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资料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情况(n,%)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临床上收治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该科室病人的疾病症状危急,治疗难度较大,且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相关报告指出,随着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出现,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下降,且治疗效果较差,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3]。所以,临床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时需重视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干预,积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临床多采取单一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干预,临床效果一般,且患者的复发次数较多,预后质量不理想。相关报告指出,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抗生素降阶梯式诊疗进一步提升了下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抑制了疾病的进展,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4]。
目前,抗生素降阶梯诊疗已成为临床上应用较多且效果显著的重症感染有效措施,该种治疗方式需依据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基础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症状、药敏性等进行分析,针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抗生素药物,用药后对临床效果进行监督,适当的减少药物剂量诊疗,进一步清除患者机体内的病原菌,保证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应用降阶梯式抗生素药物诊疗可提升疾病诊疗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降阶梯式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的耐药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临床多采取广谱类抗生素药物干预,可充分覆盖患者机体内的致病菌,进一步抑制机体的感染症状,控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产生[5]。抗生素降阶梯式治疗需在患者用药若干日后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查看患者的机体相关指标,更改日用药剂量,进一步预防了临床耐药性的出现,减少疾病的复发次数[6]。本文中,单一剂量的抗生素应用效果较差,观察组资料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进一步提升了疾病的诊疗效果,保证了疾病康复效率,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抗生素降阶梯式用药抑制了患者机体内的耐药性,可充分消除病人的炎症因子,控制了致病菌的产生和发展,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尽早消失,提升了疾病的康复效率[7]。研究中对照组资料的症状消失时间、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指标较差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较于单一剂量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降阶梯式用药提升了疾病的康复效率,及时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病人的疾病加重,控制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针对院内患者的细菌清除率进行分析,观察组资料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由此,抗生素降阶梯式治疗提升了细菌清除率,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升了疾病的诊疗效果,进一步推动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部分学者通过对院内ICU患者进行总结,干预组资料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于对照组,且临床细菌清除率较高于对照组,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8]。但是,部分研究表明,并非所有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均适用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临床医师需密切注意患者的适应证,重视长期使用抗生素进行诊疗并出现耐药性细菌的患者、存在器官衰竭的重症肺炎患者、部分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以及存在抗生素药物耐受性感染的患者[9]。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果显著,保证了下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效果,降低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抗生素耐药性,抑制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的释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