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东北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浅析
2021-09-25费德友李小雨王淑荣
蒋 进, 刘 利, 费德友, 李小雨, 王淑荣
(1.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2.四川省南充市农技推广站, 四川 南充 637000)
四川东北部包括南充、达州、广元、巴中和广安五个地级市[1],是四川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约占全省的1/3,有效保障了区域内小麦自给和口粮安全[2-3]。近年受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影响,晚熟柑橘、花椒等经济林产业蓬勃发展,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萎缩。通过实地调研四川东北部小麦生产的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浅析了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推动区域小麦产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 四川东北部小麦生产现状
1.1 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
日照时长、降水量和有效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气候因子。南充市为四川东北部腹心地带,以其为例统计2008—2018每年10月至翌年5月(小麦全生育期)上述3个气象因子的数值(图1)。总体来看,该区域小麦生长季的日照时长、降水量和积温呈U型分布。10—11月平均气温15.3 ℃,平均降水量45.9 mm,时值播种季气温适宜雨量适中,有利于出苗;12月至翌年2月为分蘖拔节期,近10年平均气温7.6 ℃,降水量12.5 mm,日照时长50 h,有利于形成矮且粗壮的茎秆,延长小穗分化时间,利于形成大穗矮秆植株群体;3月至4月为抽穗开花期,近10年气象数据均较适宜小麦生长;5月成熟期,寡日照多雨水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负面效应。综上,四川东北部区域适宜发展优质中筋和优质弱筋小麦。
图1 2008—2018年川东北小麦生育期内主要气象因子10年均值
1.2 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川东北区域传统小麦生产主要以“麦/玉/豆”、“麦/玉/苕”等间套作模式为主,由于操作烦琐复杂、费时费力,不适宜机械化和轻简高效生产,正逐渐被“麦-豆”、“稻-麦”、“麦-玉”等轮作模式所取代;生产方式由原先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上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及未来川东北小麦生产的中坚力量。
1.3 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下降
据统计,2014年川东北5市小麦种植面积36.1万hm2,产量147.1万t,分别占全省的30.8%和34.8%;随着近年农业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下滑,2018年四川东北部小麦种植面积27.2万hm2,产量103.9万t(图2),分别占四川省的42.8%和42.0%。川东北区域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的占比分别提高了12.0个和7.2个百分点。
图2 2014—2018年川东北5市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动态
1.4 小麦籽粒产量区域间差异大
四川东北部区域大致位于北纬30°~33°之间,辖区中的大部分区县有小麦种植面积,根据2018年各县域小麦产量数据,统计如表1。由表可得,14个区县产量在1万t以下,占比41.2%;12个区县产量在1万~5万t之间,占比35.3%;6个区县产量在5万~10万t之间,占比17.6%;2个区县产量在10万t以上,占比5.9%。由上可见,不同地区之间小麦种植面积分布不均,产量差异大。
表1 2018年川东北各县市区小麦产量分布情况
根据2018年小麦产量数据,绘制产量热度地图(图3)。分析发现,川东北五市小麦产量分布是以南部县和剑阁县为中心,呈扇形向东辐射状分布。南充市总产量达48.4万t,位居第1位,全省占比19.6%;广元总产量28.6万t,位居第2位,全省占比11.6%;巴中20.8万t,位居第3位,全省占比8.4%;达州3.8万t,位居第4位,全省占比1.5%;广安2.3万t,位居第5位,全省占比0.9%。川东北区域五市小麦总产103.9万t,约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42.0%。
图3 2018年川东北各县域小麦产量分布热力地图
1.5 品种布局需要优化
四川近年加强小麦品质育种工作,陆续有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通过审定。大量试验和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小麦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如降水量、日照、温湿度、土壤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麦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然而实际生产中,由于农户缺乏专业化的指导,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不同类型品种“插花”式种植现象普遍,加上不同类型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缺乏,农民混种、混收、混贮,影响了小麦原料的品质,品种布局需要进一步合理优化。
1.6 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四川东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小麦生产多为山坡地,地块小不平整,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了机械化生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模式下,小麦生产往往是以一家一户的形式进行的,在各自作物种植计划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生产很大程度上会被分散到不相连接的田块中,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小麦机械化生产的成本,限制了农机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目前在部分家庭农场和专合社中,多采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例如播种采用免耕撒播和简易手扶式旋耕机粗略旋耕覆盖,中途人工喷雾化除和防治病虫害,后期租赁机械进行收获。据2019年该区域小麦生产成本调查数据,人工成本占全部生产成本的62.1%左右,机械化程度亟待进一步提高。
1.7 晾晒和贮藏条件亟须改善
川东北生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麦灌浆至成熟期(4—5月)常常多雨,容易造成籽粒灌浆不饱满且极易诱发穗萌发芽,进而影响小麦品质。成熟期遇晴好天气抢收抢晒,往往又缺乏晾晒场地,部分大型家庭农场、专合社有烘干设备,但高温烘干又极易造成面筋等加工品质受到影响。据调研,该区域产出小麦一部分及时被中间商收购,其余大部分散在一家一户袋装贮藏。
2 四川东北部小麦产业发展潜力
2.1 具有良好的品种基础
四川具有较好的小麦育种基础条件,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省级层面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地市级有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每年有10个左右的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这些品种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以上,有些新品种增产幅度达15%以上,丰产性和适应性都较好。小麦近缘属物种基因资源的成功应用,推动四川小麦育种的整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5]。例如,川麦104、蜀麦830、蜀麦133等品种已成为全省主推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均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产量三因素协调良好。四川小麦育种家十分注重品质育种,陆续有优质专用型品种通过审定。例如,酿酒专用型小麦、糯小麦和彩色小麦。因此,四川东北部小麦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品种基础。
2.2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
随着土地流转调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农田道路硬化、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本区域农业生产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持有率,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机械化发展;农业公共服务投入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3 规模化生产逐渐形成
随着农村种养殖专合社和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小麦生产方式由原先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逐步转变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建立不同用途类型小麦品种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例如酿酒专用型小麦、面条型小麦等,并积极尝试与相应企业对接,建立专用小麦订单式生产关系。各科研单位的新品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良种繁育功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对小麦生产品种及时更新换代,从种源上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政府引导农机大户、农机技术骨干以及村集体组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鼓励引导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土地托管,推行耕、种、防、收、烘全过程服务,促进了小麦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