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多元化建设

2021-09-25陈志明袁剑平赵炳雄孙一方

科技视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师傅船舶

陈志明 严 谨 袁剑平 赵炳雄 孙一方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524088)

0 引言

船舶制造属于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重工业部门。船舶由成千上万种零件构成,几乎与各个工业部门都有关系。除特有的船体建造技术外,造船还涉及机械、电气、冶金、建筑、化学以至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因此,船舶制造是以全部工业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技术,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目前船舶制造业正成为市场的热点,围绕船舶行业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智能船舶与工业4.0对智能化生产的要求[1],我国船舶行业更需要一群能在船舶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特长的多面手人才,这也要求着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应该向着更多元化发展。

1 现有实习模式局限

生产实习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课程,一直都是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高校工程实践教学。广东海洋大学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船企有长期的校外实习合作关系,目前,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习经费不足,难以开展长时间长周期的实习。在学生实习经费中,一部分用来购买实习地点来回长途汽车费用,一部分购买学生实习保险、个人防护装备(耳塞、口罩等)。这个情况下,经费仅仅能维持学生在企业中学习生活,因此难以达到企业实习的要求和效果。

(2)生产条件限制,现场作业环境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2]。有些船舶分段制造的生产环境恶劣,如船压载水舱、首尖舱等这些无完善照明和通风的环境,未有防护的上层建筑高空作业场所,都会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未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这些地方。

(3)企业日渐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工艺复杂等原因[3]。现在的船舶企业日趋标准化、流水线化,因学生在本科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面对复杂和系统性强的工艺流程,实习学生不可能直接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因此缺少动手实践机会。

(4)实习期短。由于实习期为一个月左右,但船舶制造却是一个长时间长周期的工艺流程,学生无法完整熟悉一个船舶的制造周期,就会出现刚了解船舶制造流程的基本知识,还没来得及加以整理,就匆匆离开的实习基地,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习面较窄。船舶制造属于综合性强的专业,但现今大多船舶院校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习都还停留在传统的船舶制造企业,这不仅无法发展各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还不符合船舶制造业智能制造、智能化、现代化的工业4.0要求。

2 模式向内深挖

2.1 仿真系统实习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使用实习仿真系统作为生产实习的准备工作。通过三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包括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设备、船舶材料与焊接、船舶原理、船舶建造工艺等课程,但对实际船厂生产中小部件的认知、生产中具体的焊接装配流程、整体工作中与船舶设备之间的关系等并不熟悉。授课教师通过实习仿真系统针对部件名称与作用、作业场所及船舶焊接装配的流程操作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同学们对软件进行实际的仿真操作演练及步骤错误的分析,并在线提问考核。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电脑操作,进行独立思考,对实习仿真系统中遇到的流程问题进行线上线下提问,教师及时反馈并与学生讨论。多元化仿真实习的在线一对一答疑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目前,我院线上授课主要将学习资料,如理论教学的PPT、每堂教学的视频等上传“学习通”,在“学习通”上进行课程的考核。学习交流平台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习通”软件上进行预习、复习与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更好的保障实习上课质量。除课堂软件上的讲解、操作学习外,教师结合仿真系统软件对模块中船舶生产流程进行现场工艺讲解,给予学生操作学习。通过对多元仿真实习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了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仿真操作的训练为学生今后更好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实践基础,加强学生的“沉浸—交互—构想”的工程化教育。学生通过仿真课程学习以及短学时企业生产实习,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化能力等,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2.2 实习前技能培训

针对在校学生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的现状,在第七学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实习。实习前,教师应会安排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将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实际岗位知识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来到企业实习的时候就达到准员工的要求,在生产实习中可以学以致用和参与生产工作[5]。

其中对于船舶企业需要的三种人才,在实习前技能培训中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对于将要在生产实习中从事船舶建造生产工作的学生,应重点了解整个船舶生产流程,培养与各单位协调沟通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更好地优化工序简化流程,这一点可以提前学习船舶建造工艺,配合仿真系统实习,全面学习船舶建造流程;

第二,对于将要在生产实习中从事技术设计方向的同学,读懂图纸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在现场工作中能够指导工人们进行焊接装配,对照图纸的方向、图标检查有无装配错误;

第三,对于部分生产实习阶段将在职能部门实习的同学,工作多为培训部门安排培训工作,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配合主管部门进行辅助工作。

2.3 岗中师带徒

在生产实习的岗位中,考虑到实习的安全问题,邀请企业有经验的师傅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工作。在师带徒模式中,师傅给学生分配工作任务,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如遇到学生有一些不安全不合规行为,师傅可以进行制止并指正。学生在动手干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自己工作经验与师傅交流[6]。

师带徒过程中,师傅不宜带太多的学生。其中有两方面要考虑,第一,从学生的人身安全来考虑。师傅也挺难在工作环境中同时顾及5、6个学生,如果有一、两位同学离开师傅的视线范围,师傅一时间也难以发现。更不要说是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和制止学生的不安全不合规行为。第二,从工作环境来考虑。在船厂的生产环境中一般都比较狭窄,在车间过道,如果学生聚集太多,会有相应安全隐患,也会直接影响工人师傅工作效率,所以在师带徒中,师傅一般不愿意同时带太多的学生,一般以1~2个学生为佳。

2.4 往多元化发展

船舶制造是以全部工业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技术,属于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重工业部门,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应该只是限制于传统的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实习,本专业应该要在船舶制造业智能制造、智能化、现代化的工业4.0人才要求下,生产实习往现有的模式再深挖的同时,也应该往更多元化方向发展。

船舶的内装设计往往是属于工业设计和广告设计的类型,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船舶的使用不再是传统的经济用途,其中内装设计也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在大学期间,我校学生经常参加校内校外的游艇设计大赛、船舶设计大赛,其中有关于内装设计和船舶的舒适度的评分标准,这也促进学生学习关于内装设计的知识。在生产实习中,也应根据这些同学的兴趣和专业特长优势,往船舶内装设计方向发展。

新型海工企业,在现如今工业4.0的影响下,智能化能力正取代传统的工程设计能力成为海洋工程行业的新型核心竞争力[7],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软件开发企业等信息技术或人工智能类企业也在慢慢进入海工行业市场,所以在生产实习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将有编程特长的同学引导进这些新型海工企业,乘着时代的东风,发挥自己的特长。

船舶装备企业,船舶由成千上万种零件构成,几乎与各个工业部门都有关系。除特有的船体建造技术外,还包括电气、轮机、仪表设备等多个部分,船厂一般是负责把这些装备零部件按工艺特征装好,将它们的工效发挥出最佳状态。所以,学生在生产实习中也可以到各个船舶装备企业学习了解各个设备的最佳工况与制造流程,也可学习更先进的标准化、流水线化的企业生产模式。

3 结语

国家需要大量的海洋方面的人才投身于“海洋强国”的建设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需要乘着时代的东风不断的改革创新,生产实习作为本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也应不断的改革创新,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机遇。现有的高校船舶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应该不断地向内深挖现有生产实习模式的优点,往更多元化的船舶方向发展,培养出新时代下的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师傅船舶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海洋工程专家 刘培林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