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

2021-09-25童雪梅孙云娟

科技视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医患医学生

童雪梅 孙云娟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453000;2.新乡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河南 新乡453000;3.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453003)

0 引言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的对象是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将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病与人相统一,心理和情感融入疾病诊治过程当中,加强医患之间认知和情感交流[1]。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的一级学科,肩负口腔的疾病预防、诊疗以及科研等,促进医学从注重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模式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医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此,就医学、口腔医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阐述。

1 医学的特点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使命,要求对待患者用心如同用脑。“用心”与“用脑”是医疗过程中两条并行不悖的准则,“用心”追寻医学的人文属性,体现于敬畏生命、感知人性,体察患者痛苦,尊重患者权利;“用脑”追寻医学的科学属性,蕴含着对真理的探寻、对创新型的追求。医患沟通是用心和用脑的过程,双方的诚意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诚于中而形于外”。在共同的理念下,学习提高并应用沟通知识和技能,在科学与人文两道光辉同时照耀下,医学的“善”之本性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医学的传承者,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2 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人的基本文化素质,由多种因素构成,比如知识、信仰、观念、意志和情感等,表现于气质、人格、修养及综合能力,属于内在品质和潜能。其内涵包括人文的知识、精神及行为三方面。其中,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是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行为则为具体行动和实践[2]。在医学中,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尊重患者生命、维护患者尊严。

对临床医学生医疗实践医学人文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患之间和医际沟通方面人文素养不足,大多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教育现状不满意[3]。对某校口腔医学院本科五年级120人实习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90.8%同学认为口腔医学人文教育在校培养期间奠定了临床实习的沟通基础,89.8%同学认为人文素质养成与实习环境熏陶以及教师言传身教相关。

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可以熏陶高洁人性,练就非凡灵性;科学有助于练就严密灵性,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交融,才可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完整人格的人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其必要性。

3 口腔医学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张大庆教授认为,培育人文精神需要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如文化知识传承、人文环境熏陶、社会实践活动、政策制度规约等实现。下面将从环境、教师、学生等角度讨论分析。

3.1 校园文化

校园是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和人文教育的主要环境[4],学生作为校园文化主体,体现了校园精神,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医学院设置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配置资源,并设置传播文化的广播台、学会、团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多专业、多个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思想的交流,文化素养相互渗透,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在课堂内外可持续的提升。

3.2 医院文化

医院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的修缮、凝练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其中,医院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文化修养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5,6]。在步入临床工作时,学生将已经积累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医院文化环境,不仅可以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且利于医学生树立和巩固“不忘初心”,救死扶伤的价值观,培养其人民服务精神。同时,提高储备专业知识、临床实践和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的院徽、院容、设施建设、网络、媒体宣传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等都体现了医院的物质文化[7]。医院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医院的精神文化建立和传播[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位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精湛医术,具有端正的科研精神、高尚的道德。医学生在这样良好的医院环境中实践,显性教育和隐性的教育相结合,融入医院人文环境,进而培养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9]。

3.3 带教老师

就教师而言,其人文素养包括学识和人格魅力,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学识包括研究本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的价值观、审美等是学生构建人文素养的重要参照。教师要不断深入认识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实习带教老师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实习生的良好医德、医风、人文素养等。因此,带教老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都将影响学生[9]。带教老师需要根据口腔专业特色,不断挖掘,把专业知识与人文相结合,相关的人文内容融合于专业课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人文素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融合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对医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10,11]。

当前,医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教授理论课和实验课,完成实习生和规培生教学等工作,逐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运用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教育模式,如采用小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能力。

3.4 医学生的学识

在医学教育中,医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的熏陶和不断的实践。将优秀文化内化成气质、人格,成为其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12]。拥有医学执业的人文能力包括医德、医患沟通、心理适应、决策、社会化技能、医疗团队协作精神和运用法律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等的能力[13]。

医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习期间,用心体会医学人文内涵,加强人文修养,接受、尊重和主动关爱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要尊老爱幼,增加同理心,才会发自内心地关爱并呵护患者[14]。并且,不断提升沟通能力,包括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和教师们的沟通能力,等等,言行举止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逐步完善[15]。

口腔专业的特点极其明显,从开始接诊患者,医生的言谈举止体现着文人和专业素养,有效的、明确的表达有利于病史的采集、病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而此过程中医生的耐心、细心、爱心、关心等会使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成为医患之间的润滑剂,逐渐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从教室内的书本知识学习到踏入临床实习阶段专业知识实践的开端,面对病人,每位同学表现也是千差万别。和同学们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状况,因材施教,关心其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同学们树立作为临床医生的信心。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提升需要从本科校园教育到临床熏陶,多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塑造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口腔医学生。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医患医学生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