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标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研究

2021-09-24王良成汪源王篮仪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开放共享双一流新能源汽车

王良成 汪源 王篮仪

摘要: 探讨对标“双一流”高校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管理新模式,对标 “双一流”高校国家实验室开放共享经验,结合三亚学院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情况,研究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的不足,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形成可推广的开放共享管理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w energy vehicle laboratory opening and sharing management model of benchmarking "Double First Class"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practice, it studi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open sharing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laboratory, thinks deeply and proposes solutions, forms a popularized open and shared management model,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open and shared manage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laboratory.

關键词: 双一流;高校;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开放共享

Key words: double first-clas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boratories;new energy vehicles;open sharing

中图分类号:U47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8-0180-02

0  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是我国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的新一轮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向世界一流学科看齐的又一重大决策。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实验室,要发挥实验室的技术支撑作用[1]。高校实验室一直是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双一流”建设必须将实验室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三亚学院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实验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车辆工程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以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为背景,举全校之力,趁国家“双一流”建设之东风,充分调动全院教师投入到三亚学院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本文对三亚学院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开放共享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积极采取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形成了成绩显著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宝贵经验。

1  传统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方共享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类型较多,承担的功能不一,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企业性能测试型、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型、高校实验实践教学型、高职高专技能竞赛型以及企业服务型等;按照层级来分,国家级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市(区)级实验室、校级实验室等4个层级。从学科应用角度分专业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公共基础实验室。

汽车工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工业4.0时代的来临,智能制造迅速崛起、工业互联网飞速发展,促进了汽车制造业的快速转型,这对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面向智能制造行业的“双一流”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尽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实操水平的呼声逐年提高,但高校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现象仍然很普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动手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好的实验室,这需要更大的投入。如何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水平是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经验证明,区域内高校之间互相开放实验室是各个高校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2]。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方共享有利有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制度建设落后,开放共享困难重重  现如今,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期望有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开展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实现成果输出与转化。但由于涉及到的单位多、沟通协调困难,导致更多的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真的只是框架,落地难。受学校发展和政策支持等困难的限制,实验室建设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科,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互通有无、交流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够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同时,科研院所也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让最新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实现成果转化,以促进设计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主要面向校内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主要以公共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为主,因为公共基础实验室涉及的专业多,开放效益较好,易于实现。而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开放共享困难。在制定校内开放共享制度和区域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方面只停留在纸面上,真正实施的少之又少。然而,在高校内部都有着强烈的开放共享意愿,但是高校实验室区域间开放没有统一协调单位,高校之间关于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沟通交流机会少,没有形成及时沟通、经验共享的渠道。

1.2 专业人数少,开放共享效率低  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教学计划中对标专业实验室,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开始专业课实验教学,使用人数相对较少,不像大学物理、电工学等专业基础实验室面向的范围广,可以高效率运行。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阵地,主要开放时间为汽车(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课后的实验实训阶段。同时,实验教师兼任实验室管理员,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繁重,對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几乎不可能,因此该实验室利用效率低。

1.3 交叉融合实验少,开放共享吸引力低  目前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主要以满足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专业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为主,能开设的实验项目数量较多,但具体的实验项目以验证和再现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成熟的技术或做法,实验教学目标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结构、具体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涉及创新型、综合设计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项目少之又少。现有的实验项目以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等掌握的熟练程度为主,通过这些内容的掌握,以更深层次理解部件之间、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对于车辆优化、轻量化以及控制系统优化等方面的训练很少,对于涉及这些方面实验的平台属于科研平台,往往投资较高、操作复杂、学校内能够用起来的人员不多。因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讲,开放的是我做过的内容,再去的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拥有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学校实验室也基本能满足类似要求,院校之间的开放吸引力不大。

1.4 人才紧缺,影响开放共享落实  近几年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际上对人才的抢夺大战愈演愈烈,尤其是我国“双一流”开局的这几年,具有行业经验的学科交叉人才极其紧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人才招聘方面就更加困难,汽车方向的博士、优秀硕士已经被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瓜分,能够到实验室工作的几乎没有,再好的本科也不会被高校所看中,这就形成了招聘和应聘人员两张皮,一方面高级人才已有更好的去处,不来实验室;一方面,实验室招聘降不下面子,不招硕博以下人才。实验室人员就只能维持现状,越走越差,对实验室使用和开放共享造成了很大冲击,没有人员补充就没办法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没有一定的科研产出,开放共享也就没有了其引力,开放共享更没办法落到实处。

2  对标“双一流”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的思考和建议

高等院校是国民高等教育的先锋队,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加强开放共享,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科技型人才。对标“双一流”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开放共享规划  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科学规划,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前沿科技、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吸取“双一流”高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开放共享过程中的经验。首先,加强整体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发展优势,对标“双一流”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标准,整合校内资源,制定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标准。其次,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优势学科,强化汽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要以培育和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围绕新能源汽车工艺、控制、测试等环节开展实质性资源开放共享,避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参观型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最后,突出服务属性,避免闭门造车。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主动对接国家平台,实现资源和数据的共享,积极探索与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互通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2.2 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开放共享管理水平  一流的基地(实验室)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即一流的实验条件,一流的实验队伍,一流的实验室管理[3]。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无论是实验室硬件条件、还是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都有明显提升,但是在科学管理、提升水平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从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管理经验来看,先进的开放共享型实验室管理除了具有较高的组织机构、清晰的管理体系外,还应该拥有高效、成熟并处于不断完善中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不落后、有创新。首先,完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实验室国家、省、市、校、院之间的管理权责,由省级教育厅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牵头,逐级理清关系,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开放共享管理工作。其次,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隶属单位全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设计要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从实验室使用、材料采购使用、课程设置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开放共享的支持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加强管理。最后,开展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从大型仪器的使用率、完好率、实验室的利用率、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等各个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2.3 完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促进一流创新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4]。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5]。”首先,坚持产教融合,打通成果转化壁垒。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成果转化才能提高生产力,新能源汽车实验项目开放共享的内容也要能够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才能打通成果转化的渠道。其次,企业参与,完善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单位,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奖人才需求嵌入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更能够体现实用性。

3  结语

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是师生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承担着主要角色。对标“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应坚持“突出学校优势学科,对标国内一流”的目标,在实验室顶层设计、精细化管理、一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思考,以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有为.为振兴中华创建“双一流”—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1-4.

[2]王霞.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管理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6):224-226.

[3]贾振元.建设“双一流”实验室支撑至关重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1):1-3.

[4]王方霞,鲁伟伟.“双一流”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61-66.

[5]陈军.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思想的科学内涵[J].唯实,2018(6):20-24.

猜你喜欢

开放共享双一流新能源汽车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及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