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后而立
2021-09-24
当代工人 2021年17期
荒废的油田上裸露着无数的“伤痕”,成排的居民楼里空空荡荡……这是甘肃玉门(老城区),曾经的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也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这座建立在油田上的城市也逐步走向衰退。1999年,数万居民弃老城外迁,留下一座“空城”。
“空城”的不只有玉门。
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是许多资源型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如盘锦、大庆、攀枝花、玉门、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发布,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
“由于在早期規划时缺乏预见性,所以当资源枯竭后,资源型城市再转型就举步维艰。”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副会长王树义曾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
的确,资源型城市的心是资源。资源没了,心也就没了,像人迷失了方向般,不知该往哪儿走。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又未尝不是一个利好信号——一座座城市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浪中,它的辉煌可以用一种更为深刻的嬗变来继续。
“资源枯竭后,我的家乡怎么样了?”阜新的矿坑赛道、攀枝花的芒果兴农……宛如阵阵清风,徐徐而来。而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