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2021-09-24王慕涵
王慕涵
本文将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与原则作为主要的基础,对会计监督的定义、特殊性质、发展进程和当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等内容进行分析。其次,运用会计监督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再次针对会计监督的不足之处,分别从宏观以及微观层面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力求在根本层面上解决相应的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增设相关解决措施,促使会计监督机制得到完善。
一、会计监督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定义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方面相关国家以及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针对会计工作所开展的监督行为,可以在市场中收集相关数据信息,针对会计工作开展更加全面以及协调的整体把控工作,让其能够在有效的监督条件下,增强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进程。会计监督的形式并不是一蹴而就,其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它涉及到相关会计部门与会计工作者在各个企业经济方面的监督行为,涵盖了企业领导工作者在该企业内部会计部门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还需要监督企业外部环境的会计学会等。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工作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现:
第一,时效性以及持续发展性。会计监督的工作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经济收支以及各种交易工作等,在时间方面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
第二,具备强制性特点。由于会计监督工作涉及到与法律相关的规定以及公司安排的相关规划等硬性条件,要求会计工作具备合法性,因此,会计的监督工作表现出一定的强制性。
第三,经济获利性。企业内部的全部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强经济收益,运用会计监督的方式加强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促使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从而获取企业的经济收益。
(三)会计监督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国家相关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所有企业开展活动之前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则。而会计监督就是按照我国相关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各个经济主体的真实性、可依赖性、合法性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等开展相应的监督以及检查工作,促使各个经济主体在财经法律法规的制约前提条件下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促使法律的权威性得到维护。所以,只有全面完善的会计监督方面的制度之后,其制约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才能让我国与财经法律相关的工作得到维护。
2.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
会计监督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属于一个部门,其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监督的方式,加强企业工作运行的有序性,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和经济获利水平。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让企业的活动不仅满足财经法律方面的规定,同时又能完成企业自身的产业发展目标、实际发展规划以及公司预算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内部经济收益,减少资本经济的损失现象。
二、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注冊会计师行业问题较多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近几年以来逐渐开始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的速度整体过快,导致行业之间出现混乱的管理问题,录用的工作人员仍然缺乏考核机制,行业之间的从业工作人员具有相对较差的专业能力,不能全面满足市场所提出的需求,难以获取公众的信任。特别是各个会计事务所之间存在的不合理性竞争行为,部分失误可以在竞争过程中获取优势条件,甚至触碰法律边缘,导致会计行业的发展过于混乱,监管力度严重缺乏。而因为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经济工作不断复杂化的条件下,无法保障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导致会计监督工作的作用不能实现最大化的发挥。
(二)政府会计监督没有很好的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政府会计监督而言,其定义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经济工作方面所开展的监督以及管理措施,但是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管理和监督工作常常会发生选择不清楚以及管理力度不妥善的现象。其次,对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进行分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督力度的主体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却忽略了政府部门在其中所发挥的相关职责作用,其目标缺乏导向性,导致监督管理的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出法律的效力,从而阻碍会计监督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的内部监督效果不佳、力量薄弱
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企业最了解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因此,内部监督能够反映出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都不重视会计监督工作,监督部门的权利相对较小,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实施,我国相关的政策也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导致内部监督管理作用无法实现最大化的发挥。
(四)有法不依,使会计无法监督
新《会计法》相关的法律规定提出,我国企业法人具有主要的企业会计工作责任,同时也明确会计监督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会计法》中,会计工作者的权利和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其独立性的问题还有待考虑,监督管理者的权利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维护,监督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占据优势地位。而且我国会计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会计工作者无法全面接触会计监督工作,大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实现更新,致使国家出台的新规定,无法实现全面落实,从而忽略了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而且因为法律法规中具有很多与兜底相关的规定,致使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严重的损害,会计监督工作无法在法律的支撑下得到落实。
三、会计监督的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健全,导致企业会计行为不具备规则限制性,工作过于混乱,最终致使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出现恶化现象,工作效率逐渐降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不断加强,各个企业的运行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逐渐趋于完善状态。而企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想要应对这部分新挑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对大部分国家参股公司而言,这类公司的会计工作者不仅代表了国家的权利,在监督公司相关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具备合理性以及合法性,同时也要维护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利益。因此被赋予了双重的身份,对于大部分会计工作者而言,亲,无法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实现兼顾。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权以及所有权逐渐实现分离,会计工作者逐渐迈入企业的管理层,会计工作的内容也随之增加,监督方面的力度逐渐减少。而且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内部与会计监督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致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还有部分企业甚至并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监督规定,会计工作者不具备监督的相应权利,从而导致公司财富方面发生严重的造假,以及偷税漏税现象。甚至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或者委托相应的会计代理机构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阻碍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致使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严重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