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根据地的反贪斗争
2021-09-24张昆明
张昆明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是宋朝廉臣包拯留给后世的名言。从古至今,有贤德和智慧的帝王将相、基层官吏都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道理,非常注重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之初,提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纪律,获得群众的拥护。在抗战时期,创建和发展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过程中,边区党、政、军也始终将反贪斗争和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书写了建设廉洁政府和军队的光辉篇章,今天的我们需要继续弘扬和传承。
反对旧社会贪吏 争取群众拥护
国民党统治时期,贪污腐败盛行,老百姓深恶痛绝。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初,八路军地方工作团紧紧抓住群众痛恨地方官僚贪腐的心理,领导和组织群众开展反贪斗争,选举支持抗日的清正廉洁的人员任职,从而赢得了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937年11月初,受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派遣,十几名连排干部组成八路军涉县工作团先遣队,来到涉县城,宣传“抗日救国,人人有责”“国难当头,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坚决不当亡国奴”等抗日主张,募集粮款,动员青年参军。1938年2月,因日军进犯,工作团先后转移到石门、偏城、刘家庄等村开展工作。因八路军初来乍到,群众也不了解,工作团并没有得到群众的完全信任,一些工作无法展开。
涉县第一个党支部——刘家庄旧址
位于刘家庄的八路军地方工作团旧址
国民党统治下的县域推行“保甲制”,即十家为一甲,设一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一保长;十保为一联保,设一联保主任;再往上就是区长、县长。刘家庄和贾家庄相邻,同属一保,保长是贾家庄人。让两个村的群众不满的是,保长贪污钱款。
工作团仔细商议和研究后,决定开展反贪污斗争,让老百姓看到八路军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工作团派出秘书李俊,帮助群众查账。在查出保长贪污款项的事实后,工作团又带领群众,跟保长说理,让保长退赃。保长十分不服气,跑到临时驻扎在西辽城的国民党县政府告状。此时,涉县农会的人说:“保长确实有贪污,是工作团帮助我们查实了账的。”国民党县政府无法偏袒,只好命令保长:“照八路军工作团的指示办。”保长无可奈何,只得退赃。
这场反贪污斗争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工作团便借势顺水推舟组织群众召开大会,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了一位支持八路军抗日,并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担任新保长。
這场反贪污斗争在刘家庄一带“一炮打响”,附近东辽城、西辽城、石门、新桥、索堡等村的群众纷纷找到工作团,请求八路军帮助他们反贪污、查账目,工作团都是有求必应。
为了帮助贫苦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减轻赋税负担,工作团还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借粮、反摊派斗争,为群众与官僚、地主斗争撑腰,从而使八路军很快在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迅速打开了抗日工作局面。
建立反贪制度 严厉惩治腐败
在建政施策中,根据地始终将健全反贪制度贯穿财政管理和各项经济活动当中。
1939年6月,冀南行政公署制定《冀南税务经征人员惩处暂行条例》,列举了七条舞弊行为:1.征收税款以多报少者;2.私用小票者;3.填写大头小尾者;4.隐匿罚金者;5.收受商人贿赂者;6.征收税款出入找零不按公布行市企图渔利者;7.用其它方法侵吞税款者。规定了四条惩罚办法:1.舞弊在10元以下者,处以百倍之罚金;2.舞弊在10元以上未满百元者,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3.舞弊在百元以上未满500元者,处无期徒刑;4.舞弊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
1941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涉县靳家会村正式宣布成立,明确提出了“建立廉洁政府,肃清贪污浪费”的施政纲领。1942年2月,边区政府迁往涉县弹音村,并颁布《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处罚条例非常严厉,其中规定凡有以下行为、贪污达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没收克扣公款、公粮、公产者;2.购置军用品、卫生器材及一切物品从中舞弊者;3.盗卖公粮公物公产以自肥者;4.凭藉势力勒索、强占、敲诈财物者;5.以公用舟车马匹等运输力装运违禁物品或漏税物品者;6.受贿、卖放、徇私、包庇者。并规定:“各级政民人员发生贪污事情,依法惩处时其直接上级须受连带处分。
军民联欢大会(1940年摄于河北涉县)
根据地内少数无视法纪、贪污舞弊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案发后,也通常被边区依法公开惩办。
1939年,日军一架飞机因机械故障,迫降在晋县境内,县长利用职务便利,趁机贪污了日本飞行员一些财物和贵重物品。很快,事情传到冀南行政公署。之后,经审问和调查证据确凿,该县长被依法处理。
1940年初,129师敌工部两名年轻人员到辽县几个村子征收公粮,有一个地主用金钱贿赂两人,企图少交公粮。两名敌工部人员受贿后,很快被查了出来,并上报129师师部。政委邓小平认为:“两个年轻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八路军的声誉,只有严肃处理,才能挽回影响,教育干部、战士。”经研究,大家形成一致意见,将这两名贪污人员正法。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秘书处总务科有一名管理员,利用管理之便,贪污机关粮票,私贪所得按钞票金额折算,超过了500元。案发后,涉县司法机关依法对这名管理员进行了审讯,判处其死刑。随后,又经边区高等法院核准,这名贪污犯被押回边区政府驻地弹音村,公开执行枪决。
1943年9月,冀氏县杜村一名村长和两名公粮保管员合谋盗卖公粮6860余斤,三人被司法机关处以死刑。
边区正是通过公开惩办贪污犯,有力打击了各类贪腐行为,震慑了抗日革命队伍中潜存的少数贪腐人员,树立了边区政府“坚持廉政,依法反贪”的施政形象。
奖励检举行为 开展反贪运动
为发动干部群众积极监督和举报贪腐行为,边区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检举奖励制度,并开展反贪污运动。
1942年4月2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布《关于超额完成财政任务的奖励办法》,规定了检举揭发埋伏贪污粮款公物的奖励标准:“凡因个人(不论群众或公杂人员)报告而查出之埋伏或贪污资财,得按时价折合(贪污以追还者计)提给报告人如下奖金:1.埋伏贪污资财在五十元以下者奖5%;2.五十元以上三百元以下者奖10%;3.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者奖15%;4.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者奖20%;5.五千元以上者奖以25%。”同时规定:“民众每人每次不得超过五百元,公杂人员每次不得超过三百元。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及财政部门人员检发埋伏贪污资财者依照上列标准给予半数奖金。”
1944年6月15日,冀鲁豫行署、冀鲁豫军区联合发布《关于机关部队内生产节约及反贪污等提奖办法的指示》,明确提出,为配合反贪污运动,政民机关开展为期4个月的坦白运动期,部队和学校开展为期3至4个月的坦白运动期,在规定期限内坦白贪污事实,给予宽大处理,之后发动群众进行检举告发,严厉处置,并规定检举奖励标准:“贪污分子之贪污事实或各单位私自埋伏被报告检举证实后,不论所贪污或埋伏之财物系公家或本单位者,一律在其应行追交数目以内提出20%奖励检查报告人,如每人所得奖金超过一千元者,其超过部分即应归公。”
这类奖励办法,贵不在“奖”,而在于完善反贪机制,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参与反贪运动的积极性。
山西沁源县柏木村是个仅有200余户村民的小村庄,1942年6月13日,村里150余户村民联合具名,向县政府控告村长李万和贪污公款公粮,并吞没村民个人粮款。县政府当即撤了李万和村长之职,并组织该村成立“清账委员会”,进行追查。而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前任村公所书记刘仁德的贪污行为也被查了出来。为加强反贪教育,1942年7月16日,沁源县政府召开“反贪污斗争大会”,组织柏木等43个自然村数百名群众,公开批斗李万和与刘仁德。会场上,群情激愤,不少群众都控诉二人的腐败行为。而李万和与刘仁德二人面对村民们的质询,也只能低着头,吞吞吐吐应答。这场大会最终通过了群众们的要求:让李刘二人退还贪污的公款公粮,返还村民个人款物,并送县政府法办。因二人贪污款项达到大洋九千多元,随后被县政府依照边區惩治贪污办法,判处死刑。
《太岳日报》1942年6月21日二版:李万和被控贪污
《太岳日报》1942年7月24日四版:柏木村长贪污案公布初步清查结果
为杜绝各类贪污浪费行为,边区政府时常开展检查活动。1943年3月16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伍胜作《本年度财政方针与经济建设的报告》,提出1943年度财政工作中一项重要方针是:“减轻人民负担,厉行节约,肃清贪污浪费,避免可能避免的损失,彻底整理村财政、村公产。”并指出:“检查贪污、埋伏、存粮,去年单太行区就查出一万多石。过去贪污浪费也很厉害,有卖粮票的,有卖公粮的,有卖节余粮改善伙食的,有拿小米喂猪的……贪污浪费种类之多,达十二种……贪污的现象,在抗日民主政权中,虽然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但既属贪污,就是臭的脏的违法的,总是我们的一个污点,必须肃清。”
1943年7月24日,边区政府发出《号召克服连续灾荒》,要求:“严格公粮的收支,限制地方粮的征派,组织有力的粮食检查团,深入检查粮食状况,发觉检举各类浪费贪污和埋伏行为,并有权就地依法处置。”
在反贪污斗争中,根据地时常与反恶霸、减租减息等工作结合起来进行。1945年春,河南濮阳县仅在一个月中组织群众开展反恶霸、反贪污斗争300余次,清查出粮食288.3万余斤,钱款257.3万元(不包括减租增佃粮)。
做好廉洁表率 弘扬清风正气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抗战时期,八路军首长和边区政府领导始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俭节约,廉洁从政,为部队将士和干部群众树起了一面“镜子”,有效推进了节约和廉洁制度的施行。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彭老总”。他生活俭朴,不讲特殊,总是和战士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八路军前方总部四科主要负责总部首长生活起居、核心机关警戒、财务和勤杂人员管理、办公用品采购供应等工作,科长叫林海云。一次,林海云看到彭老总日夜操劳,就让炊事班多做了点儿肉菜,给彭老总送去。彭老总知道是林海云的主意,将林海云叫去批评了一顿。彭老总忙起来,有边看地图边吃饭的习惯。林海云担心他的身体太累,营养跟不上,悄悄让炊事员将肉菜放到饭底下,这样彭老总就发现不了。起初,彭老总没注意,但是后来他还是发现了林海云的“小花招”,又将林海云叫去批评了一顿。之后,林海云再也不敢在彭老总的饭菜上搞“小动作”了。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个人生活上,从不愿麻烦别人,给组织上增添负担。1942年冬,刘伯承因感冒,在屋子里卧床休息。恰此时,组织上决定给刘伯承过五十大寿,师司令部的人便动用情报站,从日军占领区买回二斤白糖,作为生日贺礼,送到刘伯承床头。刘伯承反而批评说:“前方战士没有饭吃,冬天没有棉衣,打仗没有子弹,你说这白糖我能吃得下吗?”第二天,他便让警卫员将白糖送到了医院。
鄧小平为奶娘发小米雕塑
刘伯承拒瓜雕塑
邓小平是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一天,司务长给那些帮助八路军带孩子的奶娘们发小米,轮到邓小平孩子奶娘的时候,秤砣便高了一点儿。没想到这一小动作恰好被邓小平看到,他走过去,仔细看了一下秤,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公家的小米,不要因为她是我孩子的奶妈,就可以多一点儿,八路军要求官兵一致,谁也不能搞特殊化呦!”之后,邓小平亲自把多发的半斤小米用手捧回去。
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作为根据地的“当家人”,总是将公家和个人的事分开,从不占公家的便宜,也不让家人搞特殊。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接见一些来宾、友人及国内、国际的记者。一些来访的客人有抽烟的习惯,而杨秀峰也有抽烟的爱好,于是他时常准备两种烟,一种是边区政府机关供应的香烟,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客人来了,就拿出来敬给客人,客人走后,他就把公家剩下的香烟锁回抽屉里。另一种就是烟斗烟,他个人随身带着一个烟斗,口袋里装着一包烟叶,想抽烟了,就掏出烟叶,塞到烟斗里抽。杨秀峰的儿子杨为民,寄托在敌占区一个亲戚家里,1942年,杨秀峰才派人将儿子接回身边生活。不久,杨为民七岁生日到了。生日这天,杨秀峰身边的工作人员自作主张,找来二斤白面,为杨为民包了一些素馅饺子。恰好杨秀峰从外面检查回来,看到工作人员端来饺子,便问:“今天食堂吃的是饺子么?”工作人员老老实实回答:“不是。”杨秀峰说:“把饺子端走吧,我们今天不吃。”杨秀峰的夫人孙文淑心疼孩子,说:“今天是孩子的生日,你就让他吃了吧。”杨秀峰却解释道:“我身为干部,自己做出的规定,自己不执行,家里的人都说不服,我还怎么说服群众?”最后,工作人员只得听从杨秀峰吩咐,将饺子端走,转送给根据地的其他伤员吃了。
可以说,正是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带动下,晋冀鲁豫根据地党、政、军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爱护群众的良好作风,建立起了廉洁政府,受到边区群众的广泛拥戴和推崇,也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积蓄了坚实的基础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