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2021-09-24张旭

人力资源 2021年9期
关键词:刺史执行力仪式

张旭

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刺激”,比如看到别人腰缠万贯,才华横溢,貌美如花,就想着自己也要变成那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大部分人还是在“受刺激—自甘平庸—受刺激”的循环中打转……而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混日子,但凡受了大的刺激,就可能发愤图强。

从梦想到执行力

有句古话叫做: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三言二拍》中描述了一个名叫马周的人,他家境穷困,满腹经纶却无处可用。幸运的是,博州刺史听闻他有几分学识,便聘请他做本州助教。上任那天,马周欢喜不已,和前来道贺的众秀才喝得酩酊大醉。刺史也前来贺喜,不想却看到了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的马周,气得拂袖而去:工作第一天就喝成这样,真是不像话。马周第二天酒醒以后才知道恩人来过,忙跑去州衙谢罪。刺史见了他,一顿说教,无非是不准再这样云云。马周满口答应,实际上,他根本没往心里去。或者说,他改不了也不想改酗酒的毛病。往后的日子里,每次有学生来讨教问题,他就拉着人家不准走,非要一起饮酒。马周那点俸禄并不能支撑如此消费,很快就入不敷出,但他仍然不知悔改。

一天,马周又喝醉了。他被两个学生扶着,边唱歌边往家走。半路上碰上了刺史的前导。前导叫他让路,马周借着醉酒与其大吵一架,双方不欢而散。回到家后,马周的学生劝他去给刺史道歉。但他觉得,反正助教这工作也干不了一辈子,古人还不为五斗米折腰呢,于是他干脆把一身公服还给刺史,自己潇洒走人。马周不是没本事,做一个助教委实大材小用了。他后来出走长安城,遇人提携,一步步做了大官。

其实,马周并不是一般的混日子酒鬼,他是属于受到刺激会发愤图强的;但一般的混日子酒鬼就只会混日子,即使家破人亡可能都不会去努力向上。

为什么人跟人之间差别这么大呢?主要原因有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前路迷茫的差别;纸上谈兵和执行力强的差别;打铁还需自身硬和能力不够的差别。

生活中,你可能常常会受到刺激:老同学聚会,当年最土的女生如今成了大美女,而你却在衰老的路上不可收拾;路上看到一辆豪车开过,而你想到自己只能挤地铁;刷短视频看到别人英语说得比母语还顺,自己却因为英语不够好晋升困难……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先冷静一下,好好想想:梦想、能力、执行力,三者,你占了哪一样?马周属于三者兼具的类型。

首先,马周人穷志不短,他有梦想。在决定不做助教之后,他打算找一个能举荐自己的人,“讨个出头日子,方遂平生之愿”。其次,马周执行力很强。他思来想去,决定动身往西,去都城一试。先到新丰,再到长安,大家都知道,大城市总是更容易碰到大人物,机会也更多。最后,马周还是很有才学的,皇上亲自认证。在长安时,马周偶然经人引荐,帮武将常何写了几句谏言。太宗皇帝看到后連连称赞,问常何:这见识议论真不错,但……不像是爱卿素来的文笔呀?常何跪下称罪,说这不是他写的。由此推荐马周给皇上,于是马周迅速被宣见。太宗见了他,当场封为监察御史。在之后的几年里,他默契配合皇帝工作,一路走上人生巅峰——当上了吏部尚书。

放弃外在动机

没有梦想,先设定梦想;执行力不强,想想为什么要努力;能力不够,没有过人的天赋,只能一点点锻炼。但是,如果你必须不断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能努力,那么真的很难持续下去。

比如你看到身材好的人,就要减肥。每次打开手机看图的时候都动力满满,关上手机立马拿起披萨开始吃。这是没用的。一般人是不可能因为一件事的刺激突然改变本质的。

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这个过程很难受,怎么才能坚持下来呢?不少人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如果我一个月减掉十斤,就奖励自己一套化妆品。”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达到阶段性目标就奖励自己。毕竟有目标有奖励,感觉会更有动力一些。可是,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嚷嚷着减肥的人,只能是越减越肥。当然,那个阶段性胜利的礼物,即使没减掉,也会找各种借口买回家。《内在动机》的作者提出,外部的奖励并不能帮助你实现目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淘气孩子喜欢在一个人家门口玩,特别吵闹,主人不堪其扰。在多次劝导加警告都无效后,主人想出另外一个相反策略。他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我就给你们一人一块钱。”玩还能得钱,孩子们当然很高兴。但没过两天,主人就对他们说:“从今天开始,只能给你们5毛了。”虽颇有微词,孩子们还是忍了——毕竟还能赚5毛。再过两天,主人一摊手说:“不好意思,我没钱了,不能再给。你们还能坚持来玩吗?”孩子们十分愤怒,一哄而散,再也没来过。从本来喜欢干这件事(内在动机),到“你不给钱我就不干这事”(外部奖励),物质刺激成功转移了重心,扭转了心态。

内在动机强调过程,外部激励强调结果。一旦人们开始获得奖赏,就会对这项活动失去兴趣。然后,当没有奖励时,他们的表现就大不如前。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找来一些志愿者,做一个叫“索玛拼图”的游戏。索玛拼图好玩易上手,而且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参与实验的志愿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等大家都熟悉了以后,实验者给志愿者们展示了几个图案,要求他们把索玛拼图拼成纸上的样子。实验人员对其中一组志愿者说,如果能拼出来,你们将会获得奖励;而另一组则没有任何奖赏。等他们都完成后,实验人员让志愿者们填写调查问卷,随后拿走了这些问卷,让大家等候8分钟。实际上,问卷并不是重点,研究人员真正在意的是,志愿者们在等候结果的时间里会做些什么。索玛拼图仍然在志愿者们手边,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它的人来说,可玩性并没有减少。不过,暗中观察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得到奖励的实验对象,基本不会再去碰拼图了,仿佛他们就只是为了得到钱而玩——即使一开始他们就非常喜欢玩。那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则继续颇有兴致地摆弄那些拼图。之后,作者又在不同场景重复了类似的实验环节,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奖赏会让人失去探索的欲望,降低人的表现。

简单来说,如果你习惯于用外在奖赏而非真正的兴趣、好奇心驱使自己前进,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和“好奇心”了。我们通常以为的奖励,实际上是一种“使人服从”的措施。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奖励和惩罚,没有本质区别。比如你小时候非要买某个玩具,你哭着喊着不走,但是你爸妈绝不答应,说你要是下次考试考到前三名就给你买。于是你擦擦眼泪站起来,不情愿地跟他们回家了。这一天以后直到下次考试,你都在心心念念那个玩具,你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它。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两者的本质都是“使人服从”。习惯于这种模式的人,在成年后很容易继续沿用。当然你不太可能主动惩罚自己,但你会热衷于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达到了就给自己买包包吃大餐换新车。而这种模式下,人会逐渐依赖于奖赏机制,一旦奖赏消失了,人的兴致就会大大降低。很多人的“三分钟热度”就是这么来的。

而真正为了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可以十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事,乐此不疲。《徒手攀岩》的男主Alex Honnold,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完成了全世界最難攀爬的一面岩壁。作为一个多项难度攀岩的纪录保持者,Alex平时并不参加比赛,对媒体也不是很在乎。Alex的生活很简单,攀岩,训练,基本的饮食睡眠,人际交往非常少,《徒手攀岩》这部影片还是拍摄团队主动来找他的。竞赛成绩、荣誉名声确实让人快乐,也是竞技体育的意义之一,但热爱的人,不会拿它们作为唯一的目标。如果只是为了外部奖励,恐怕那样苦累的训练,运动员们早就放弃了吧。

为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努力,和为了奖赏努力是不一样的。外部奖励机制就像香烟一样,沾上了就难以戒掉,一旦脱离便会出现戒断反应。被外部的奖励机制驱赶着向前,一开始可能会很兴奋,但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于无法离开。因为离开的时候,你会难受无比,乃至丧失对一件事的兴趣。而长期依赖外部奖励的人,会逐步丧失自主意识,也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

让工作充满激情

职场人想要在专业领域取得成绩,单纯靠领导的外部激励是远远不能达到的。想要一直对工作葆有激情,还是要坚持自我激励。

首先,我们要抛开单纯打工者心理。抱持打工者心态的人,眼睛往往只盯着眼前的工资,看不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厌倦工作,罪魁祸首也正源于此:被钱所左右,一切以钱为导向,最终失去的是自主感,如此,自然会斤斤计较,疲于奔命。所以,不妨将目光放长远一点。

其次,我们要赋予工作额外意义。在职场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从事的行业或者工作不完全是为了赚钱,但是他们能从这份工作中得到认可,获得内心的充实感。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工作很难做不好。

最后,我们要对工作保持仪式感。每个新人进入一家公司,只要是正规公司,不同程度上会充满仪式感,例如面试、发送offer、办理入职、签合同、介绍工位和同事、参观公司、迎新会、岗前培训、转正考核等,都是仪式感的体现。越有仪式感,员工才越会觉得公司是在郑重严肃地对待自己,他也才会同样郑重严肃地面对公司和工作安排。

在之后日复一日的琐碎中,我们慢慢淡化了这些所谓的仪式,也越来越感觉倦怠。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最高赞的回答是: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试着给自己设置一些小挑战或关键节点,持续保持仪式感,找回那个失落的自己吧。如此,那些平凡的日子,将会重新焕发出耀目的光彩。

说到最后,再回到马周的故事。他当了大官后,没有忘记自己人生的关键人物。当年刺史对他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马周是明白这一点的。刺史的刺激也是他的人生转折,因此,他对这位刺史心怀感念。刺史家中有人去世,报请解官回到原籍服丧,期满后回到京城报道补官。刺史得知当年那个酒鬼马周已经成了吏部尚书马周,慌得要命,心想这可是得罪错人了,根本不敢去见。马周知道后再三请他相见,刺史跪拜在地上,乞求恕罪。马周慌忙扶起他说:刺史您教育学生,是为了大家好;当年喝完酒胡闹是我的错,跟您没关系。随后,马周还举荐他做京兆尹。之后马周富贵一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受刺激之后,一路走高。否则,马周的经历也不值得拿出来单写。这种事儿,就因为少见,才成为故事素材。既有志向又有能力的人,即使现在不受刺激,以后也迟早会因为某件事受刺激,从此开启开挂的人生。但受到负面刺激而不记恨,全部转化为正向的动力,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种人,想不成功都难。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

猜你喜欢

刺史执行力仪式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开营仪式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