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区融入”的综合养老设施
——基于武汉楠山有约项目的尝试与反思
2021-09-24司马蕾温乐娣卢笑晗汪文婷通讯作者SIMALeiWENLediLUXiaohanWANGWentingCorrespondingAuthor
司马蕾,温乐娣,卢笑晗,汪文婷(通讯作者)/SIMA Lei,WEN Ledi,LU Xiaohan,WANG Went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的社区养老设施及其面临的“邻避”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养老设施建设导向从过去的大规模居住型设施转向了基于社区的小规模多功能设施。这种社区综合养老设施的出现为促进“居家、社区、设施”三大养老服务环节的一体化、实现老年人的“就地养老”(Aging in Place)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撑,有助于让我国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中度过美好的晚年生活,并减轻其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作为一种新类型的公共设施,虽然此类设施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对多地项目的实地调查也发现了其运营面临着基于国情的诸多挑战,制约了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社区型养老设施面临的“邻避”困境——目前的一些设施虽然“嵌入”了社区之中,但在建设时即遭遇居民的反对,建成后的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成为了社区中的孤岛。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观念对养老设施的消极印象仍然存在,许多设施在建设阶段就不能得到居民的理解支持,使其从一开始就被动地陷入与社区的隔阂中;另一方面,许多设施的定位以居住和日托为主,运营上较为封闭,使得居家养老的老人不熟悉其情况,其他社区居民也难以对其建立亲近感。这一具有国情特点的“邻避”问题的核心可以总结为设施中居住的老人、居家养老的老人、其他社区居民等多方诉求的冲突;如能协调这些需求,通过对设施功能定位与空间设计的调整寻求设施与社区的共赢,则将有助于让社区综合养老设施在我国更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2 从社区“嵌入”到“融入”的理念转换的可能性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例如,姚栋曾指出如果社区养老设施未能实现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就会成为一个不具备社区属性的封闭场所[1];张嵩认为社区养老设施关注的重点就在于其与社区的融合关系,因此不仅要从功能角度重视对社区的嵌入程度,也要从社会意义上重视对社区的融入程度[2];司马蕾提出面向未来的社区应该通过充实社区功能吸引各年龄层的居民前来使用,使养老设施不仅“嵌入社区”,更主动地“融入社区”——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充实设施功能的多样性、让其以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从而提高设施的可盈利性、消除居民的恐惧情绪,并培养健康老人对设施的熟悉感[3]。这些学者均认同应将社区养老设施的服务边界向外延伸——一方面,服务内容的制定应该更为丰富精细,并具备灵活性;另一方面,社区养老设施的“社区”属性需要得到重视和强化。这也与近年来日本等地提倡的“地域密着”“地域共生”型养老设施有许多理念上的相似之处[4-5]。
但同时,虽然目前学界在相关理念上取得了一些共识,相关的设计实践及对其实际运营情况的跟踪调查仍然较少,使得对此类理念在我国的可落地性及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的讨论难以具体化。本研究团队在武汉的项目中尝试进行了基于“社区融入”理念的改造设计,并在其投入运营后的2 年多的时间中开展了跟踪调查,将设计愿景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通过实践与调查的结合,为“社区融入”的养老设施发展理念提供基于国情的实证依据。
2 项目背景与设计理念
2.1 楠山有约项目概况
2018 年1 月,武汉市出台了“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将社区型养老设施的建设纳入政府工作内容。研究团队因此受邀在青山区以过去的武钢集团职工新村为主的社区中,选点进行社区养老设施的改造策划与设计。基于过去的实践和研究中对“邻避”问题的认识,最终选择了位于悦达社区入口处的一沿街建筑进行社区综合养老设施改造,并将项目定名为“楠山有约”。此建筑物原为1990 年代建造的小区活动室,共一层,面积约550m2,建筑物的一面面向城市主干道,另几面则面向社区内部。改造设计选择沿街建筑,而非目前大多社区型养老设施选用的社区内部建筑,即为了让设施具备在本身的养老功能之外也成为社区共享场所的可能性——通过在沿街面设置面向大众开放的主入口,营造开放的设施氛围;同时通过植入各类社区服务功能,增进居家老人对设施的了解和认同,消除社区居民对养老设施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图1)。
1 楠山有约项目沿街立面改造前后对比(摄影:汪文婷)
作为在我国国情下让养老设施“融入社区”的为数不多的实践,设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在建成后的两年多内作为新型社区养老设施样板得到国家民政部门的认可和推广,自身也发展为连锁机构。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这一微小的尝试和后续的调查,了解这一理念和相关的设计方法对改善国内此类设施现状问题的效果,同时发现总结预想之外的问题。
2.2 基于“社区融入”的设计尝试
近年来,我国已出现了一些对社区型养老设施空间设计方法的讨论。例如,司马蕾综合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国情,针对社区综合养老设施的规模确定、空间设置、人员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设想和建议[6]。程晓青等通过在北京的调查,总结了过去的社区养老设施在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和常见的适老化设计错误,提出了优化设计策略[7]。王芳等通过在西安的调查,指出一些现有社区养老设施未能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对于综合化、差异化地设置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的建议[8]。楠山有约项目则在通过空间设计强化设施的社区属性方面尝试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为了实现面向社区的开放,设施在空间规划上对于公共区与居住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由于整体面积较小,对各主要空间的功能复合设置和面积配比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安排。
在设计阶段,首先根据居住区的床位数量,对公共区与居住区进行了空间分配——依据每床25m2左右的空间需求和550m2的总面积,确定床位数为20 张,并划定了250m2左右的集中居住区域;除此之外的约300m2公共区域既是养老设施本身的公共活动区,也同时作为社区服务设施使用。这一设定的基础在于两者本身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例如都可以包含餐饮、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等功能。基于对社区便民服务需求的前期走访调查,本项目设置了社区食堂、儿童图书阅览、社区教室、康复健身和中医理疗等公共功能。其中,除了中医理疗有专属空间,其他的功能均为复合设置,例如,儿童图书阅览空间兼做日托老人的午休空间,社区教室和康复健身兼用同一空间等。日本对一些具备社区服务功能的养老设施的调查也曾指出,提高公共区域的空间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支持其可持续运营的关键[9-10]。考虑空间使用的弹性和日后功能变化的可能性,所有的公共活动空间均设置了上下水,部分采用折叠桌椅并配备专属的储藏空间,以方便使用场景的变化。
此外,设计考虑了让居住区与公共区保持紧密联系,但又能相互独立——既让两者在日间能连通以促进交往,又可以在需要时切断联系独立运作(图2)。为此,公共区与居住区之间有门作为隔断,两区分别设有对外的出入口。在白天,公共区面向公众完全开放,与居住区联系的门一般亦开启,常住老人可以自由出入。设计的本意是为了提升运营效率,让公共区结束营业之后在夜间可以关闭,从而提高居住区夜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在疫情期间也起到了预想之外的确保安全的效果——在2020 年的武汉疫情中,设施关闭对外服务,回归保守的运营模式,安全度过了非常时期。
2 楠山有约项目改造后平面
2.3 设施运营情况调查概要
基于上述的策划与设计,希望能通过此项目探索不同于过去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而是面向社区开放的养老设施模型在我国落地的可能性。经过近10 个月的设计与施工,设施于2018 年10 月开始运营。对于设施后续运营情况的调查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和使用者满意度调查组成。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主要在设施床位居住满员,并且运营成熟之后的2019 年7–8 月间开展,空间记录主要采用了行为注记的方法——每隔30 分钟对设施的主要区域进行摄影,并记录使用者在8:00-20:00 间的行为,内容包含设施常住老人、社区其他老人与社区居民3 种使用者在各区域中的活动和交往情况,并结合平面图形成行为注记表。在实施空间使用情况调查的同时,也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和记录了使用者的空间满意度和空间需求,并于2021 年5 月进行了回访,对意见进行了补充。
3 空间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在面向社区居民的公共区域中,社区食堂是核心的活动空间;在仅面向设施常住老人的居住区域中,起居室是核心的活动空间。调查主要分析了这两处空间中的空间使用和人员活动情况(图3)。
3 主要调查空间位置关系
3.1 社区食堂空间使用及活动情况
社区食堂作为公共区的核心空间,除了作为用餐场所,还承担了休闲娱乐、举办小型集会等功能。在午餐和晚餐的时间段,社区食堂的使用者以附近社区的居民及社区的居家老人为主(图4),设施中的常住老人则较多在居住区内的起居室里用餐。食堂在调查期间颇受欢迎,居民前来时也未见对养老设施的避讳感。通过对部分用餐者的访谈得知,除了得益于较高的餐食品质,这也与设施区分内外的空间布局与环境设计有较大关系——由于公共区独立于居住区,外部居民前来使用时不会看到常住老人的日常起居,弱化了对其养老设施功能的联想;而相较于居住区家庭化的环境,公共区的环境设计较为简洁明快,开放休闲的氛围也提高了居民的接受度。
4 用餐场景行为注记及实景
调查发现,社区居民与居家老人在用餐完毕后常会继续在此交谈或闲坐一段时间(图5)。此时,常住老人也结束了用餐,从居住区前来活动。如果说社区食堂空间在用餐时段主要服务于外来人员,那么用餐结束后,3 种使用者的活动逐渐被纳入同一场景之中。此时,社区食堂成为了社区与养老设施之间的自然过渡空间——社区居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常住老人的生活状态,居家老人则可以自然地通过海报等信息了解设施,常住老人也可以在充满社区生活感的环境中消磨时光。因此,将养老设施食堂拓展为社区食堂总体上确实为设施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社区居民和居家老人可以享受养老设施的平价、卫生、营养的餐饮服务,又借用餐的契机了解了养老设施内的生活,消除了对设施的抵触情绪;对常住老人来说,往来的人流也为养老设施带来了更具活力的氛围。
5 休闲场景行为注记及实景
同时,每逢重阳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设施会在公共区举办庆祝活动,附近中小学校的学生也会前来参与节目演出。举办活动时,社区食堂会调整桌椅位置以形成一个向心性的表演空间——常住老人位于观众席,演出人员位于前台,其余各处则散落着被吸引而来的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形成较为自然和谐的节日氛围和社区交流环境(图6)。
6 集会场景行为注记及实景(2-6绘制:汪文婷)
此外,公共区的入口处设有供来客换鞋的椅子,在调查期间此处一直有常住老人前来闲坐、聊天以及观看室外街景(图7)。老人们自发的频繁停留可能出于“被动参与”的社交需要,而门厅空间刚好为其提供了观察设施外生活的机会,满足了这一隐性心理诉求。我国现有的一些社区养老设施设计较为封闭,造成设施环境与社区环境的隔离,而长时间缺乏外界环境的刺激会增加老人的孤独感、削弱老人的生活动力和身体机能——这正是大型养老设施备受诟病之处。楠山有约设施中的这一未曾设想的空间使用场景,也印证了身处养老设施中的老人对于与外部联系的向往。
7 门厅停留行为记录(摄影:汪文婷)
3.2 居住区起居室空间使用及活动情况
起居室作为居住区的核心空间,主要供常住老人用餐和休闲使用,设施外人员不能进入。如前文所述,常住老人一般会在这一公共起居室里集中用餐(图8)。观察显示,虽然空间较外部局促,但是相熟的老人可以靠近在一起边用餐边聊天,带来了小尺度的亲近氛围;另一方面,由于老人的用餐习惯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在同时照顾所有老人时工作量较大,适当压缩的空间减少了护理人员的行走和劳动负荷,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因此老人和工作人员的使用满意度都较高。在用餐时段之外,许多老人也会长时间地停留在起居室进行休闲活动,例如围坐在一起看电视、下棋或聊天等,形成家庭化的生活氛围(图9)。
8 用餐场景行为注记及实景
9 休闲场景行为注记及实景
此外,在观察老人间的交流情况时发现,老人的谈话内容和所处的空间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交谈发生在公共区,则话题相对更严肃和客套;如果发生在居住区,则更私密和深入。通过记录与比较常住老人在公共区与居住区时的行为举止和神情姿态,也可以发现内外两种空间氛围影响——老人在公共区时的行为和神态明显更庄重正式,在居住区则更加轻松随意(图10)。可以说,引入社区服务带来的内外环境差异给设施内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未曾设想的一定的层次性和仪式感。
10 常住老人在公共区与居住区的活动行为对比(8-10绘制:汪文婷)
4 使用者满意度与空间需求调查结果
在2019 年7-8 月进行空间使用情况调查的同时,也对常住老人的设施满意度和空间需求进行了调查。由于常住老人仅20 人,调查采用访谈的形式进行,主要记录了使用者的不满意之处和未被满足的空间需求。初期获得的意见较为零散,之后在疫情设施关闭期间则通过定期与设施管理人员的沟通陆续收集意见,并与2021 年5 月再次对设施中的老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的问题主要如下。
4.1 使用者的空间满意度
在2019 年和2021 年的两次访谈调查期间,设施的20 个床位均满员,且其中16 人没有发生变化,显示出居住的老人较为固定。两次随访中,常住老人基本表示对设施空间整体上较为满意,在满分10分的评分中,分别获得了8.7和8.8的平均评分。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调查曾发现教育水平较高(大专及以上程度)的6 名老人对设施的评价相对其他人略低;但在第二次调查中,仍然居住在设施中的其中5 人对设施的评价提高了,其他同样长期居住的老人对设施的评价则基本未变。这可能源于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要求较高,致使其初期的满意度相对偏低,但其调节和适应能力也较强,在后期生活中能较好地调整自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提升自身满意度。而其他的老人显得更为随遇而安,对设施空间一直比较满意。
由于老人们的满意度总体较高,研究进而关注其提出的不满的意见。调查中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居住区中,几乎没有老人对公共区的空间持有不满。具体记录见表1。
表1 常住人对居住区空间的不满意见(绘制:汪文婷)
这些对空间的不满意见较为碎片化,但仔细审视,可以发现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与个人空间偏好相关——例如,需坐轮椅的老年人认为上床不便(为标准护理用床);身材高大的老年人认为扶手的高度偏低;对通风较为敏感的老年人认为起居室人较多时通风情况不佳;怕冷的老人觉得夏季空调过强等,反映了集体生活环境中未被足够照顾到的个性化需求。另一类内容则主要与储物空间,尤其是兴趣活动用物品的收纳相关,显示出前期设计未能考虑到这些个性化的储物需求。
4.2 未被满足的空间需求
此外,调查也收集记录了常住老年人和一些前来活动的社区居民未得到满足的空间需求。对于社区居民,由于每次前来用餐和活动的时间有限,对空间的具体意见不多,主要集中在希望依托设施的位置优势,增加早餐供应;此外,中医理疗得到了诸多居民的欢迎认可,不少人希望能扩展其空间和诊疗时段。对于常住老人,未被满足的空间需求却和对空间不满之处相反,集中在公共区,具体意见见表2。
表2 常住老人未被满足的公共区空间需求(绘制:汪文婷)
审视这些诉求,除了医疗需求限于项目运营定位,虽然预估到但未能满足,其余的意见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需求:其一是希望依托社区共享的公共区域组织更丰富的活动,且两次调查均有老人希望能参与到公共区域的运营中,这是设计之初曾料及的。另一方面,常住老人的数量虽然少,活动需求却显得较为丰富和个性化。由于样本数量有限,较难判断产生这些个性化需求的原因是此处的老年人的个人特点所致,还是和社区居民在一起的公共环境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活动愿望,又或者当下我国老年人群体本身正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的活动需求。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些高于基本生理需求,体现了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需要的空间需求值得重视。而上述的对居住区中兴趣物品收纳空间不足的不满也与这一需求密切相关。
5 楠山有约项目的尝试与反思
5.1 “社区融入”理念与设计对于“邻避”现象的作用
综合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说楠山有约项目基于“社区融入”理念的策划和设计确实对提升养老设施的被接纳度产生了积极作用——便民功能的植入避免了居民在建设之初就对设施持有消极印象,空间和使用场景的设计也促进了居民与老人在同一屋檐下的和谐相处,我国此类设施面临的“邻避”问题因此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设施通过拓展的社区服务功能扩大了经营范围,也获得了除居住床位费用之外的更多收入,因此能更少依赖政府补贴,实现自身的可持续运营,对提升此类设施推广的可能性和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后期迅速发展为连锁设施的重要原因。
而在设计初衷的规避“邻避”问题之外,调查也发现具有“内外”两层属性的设施空间给居住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刺激——虽然没有离开设施,但是常住老人在从居住区来到公共区时有明显的言行上的正式感;与城市街道相邻的入口空间总有老人常座,感受城市的热闹;甚至有老人为了到公共空间时有更好的状态在居住区积极复健,并愿意参与到餐厅的运营中去。这一非预期的结果说明,将养老设施向社区开放,惠泽的不仅是居民,也让居住其中的老人避免了与外界社会的隔离,生活更为积极和充实。
总体而言,在这一案例中,多元的功能定位和与相关的环境设计一起,营造出具有一定“社区共享”特质的养老设施,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社区型养老设施具有多样化的发展潜力,并不注定会成为社区内的孤岛。但同时也应注意,这一设施所在的社区本身仍保存着较为浓厚的“单位职工居住区”氛围,不少居民之间会因为与“武钢”的亲缘关系而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包容力,这种社区原本较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可能也对设施的顺利进驻有一定的影响。
5.2 设计阶段设想的不足与提升代际交流的可能性
而通过对设施使用者的满意度和空间需求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设施在前期策划设计阶段已经针对功能的设置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但对一些需求的设想仍不充分。例如对居民而言,供应早餐的需求被多次提及,如在设计阶段加设了面向街道的早餐售卖窗口,可以大幅提升早餐时段的设施利用率,但在早期只了解到了社区食堂需求,未做足够精细化的设想。而对居住的老人而言,面向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可能激发了许多人发展兴趣爱好的积极性,但居住区中只考虑了基本生活物品的收纳空间,爱好相关的物品无处储藏,在公共区收纳又可能丢失,由此产生了各类未被满足的储物需求,值得在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考虑。总体而言,此类问题与前期调查和设想的不充分相关,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积累经验、总结问题、提升设计。
另一方面,如空间使用情况调查观察到的,在这一设施中,居民和老年人在以食堂为主的公共区能够和谐地共存,相比之前许多社区设施与居民不相往来的情况有了进步。但同时,前来用餐的居民目的性明确,与老人间发生主动交流的概率仍然很少。此外,虽然设置了儿童阅览的空间,也有随家人前来的儿童不时使用,但在阅读场景中老人并不容易加入,设想的老幼同乐的场景并未出现。因此,要想基于社区养老设施切实增加居民间的代际交往、进而增进社区凝聚力的产生,还有待开发更多能促进各类人群自然交往的空间功能与使用场景,并通过设计方与运营方的密切配合,继续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让养老设施真正“融入社区”的方法。
6 总结
社区综合养老设施能提供人性化的一站式养老服务,是理想的新类型养老设施。而针对目前我国的此类设施面临的孤立于社区的问题,通过拓展设施的服务内容、让社区综合养老设施从“嵌入社区”向着“融入社区”升级的想法为解决“邻避”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本研究分析了以“融入社区”为目标的武汉楠山有约设施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通过对其实际运营后的空间使用情况和使用者满意度的调查,反思并总结了相关设想的成效。
总体而言,调查表明通过调整设施的功能定位和空间设计,确实可以让养老设施更好地融入社区场景,促进社区居民和设施的共生,从而规避“邻避”问题,并为设施中的老人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调查中发现的不足也提示出策划阶段对社区功能的精准构想有赖于更周密的前期调查分析;而想促进居民与老人间产生更密切的代际交往,还有赖于探索更为丰富的活动场景设计。本文希望通过微小的实践和研究,为我国的社区综合养老设施适时调整定位、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提供基于实证、具有一定复制推广可能性的经验,帮助此类设施更好地发挥优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