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铁奉天图书馆建筑考析
2021-09-24王倩刘抚英通讯作者WANGQianLIUFuyingCorrespondingAuthor
王倩,刘抚英(通讯作者)/WANG Qian,LIU Fuy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1 历史演进过程
1905 年日俄战争结束后[1],日本于次年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2],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层面对东北地区进行侵略掠夺。由于图书馆是日本文化侵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满铁”于1906-1945 年间建立了31 个图书馆,形成东北地区的“纵横文化网”[3-4],奉天图书馆是其中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满铁图书馆最初成立时多数没有固定场所,以租借学校教室或角落等方式设立图书阅览室[5],1910 年11 月3 日成立的奉天图书馆即是在“奉天寻常高等小学校”内设置藏书仅数十册的图书阅览场[6];1915 年4 月18 日,满铁奉天图书馆迁至奉天火车站前综合事务所二楼[7];1917 年6 月,改称奉天简易图书馆,藏书约6000 册;同月27 日由于建筑失火致使355 册藏书被烧毁,图书馆遂搬迁至奉天火车站前共同事务所三楼[5];1920年4月1日,改称奉天图书馆[6],成为满铁直辖单位;1921 年在奉天萩町三番地(今沈阳市和平区南一马路10 号)新建满铁奉天图书馆馆舍(图1),由满铁奉天公务事务所所属的笼田定宪(1911 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和小林广治(1913 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设计,1921 年9 月,建筑建设完成,场地占地面积约8767.05m2,总建筑面积约为1543.94m2;同年12 月图书馆迁至新址,1925 年增建了北侧的四层书库[6],新增部分建筑面积527.8m2;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天图书馆于1946 年4 月25 日被国民政府接收;1948 年11 月沈阳解放后,奉天图书馆更名为沈阳市铁路局图书馆[6-7];2004 年,该建筑被评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图2)。
1 满铁奉天图书馆拆除前区位示意图(绘制:王倩)
2 满铁奉天图书馆实景图(图片来源:https://huaban.com/pins/1184868806/)
2009 年,满铁奉天图书馆被拆除,在原址修建了“新世界·名汇”商业综合体。满铁奉天图书馆作为日本文化侵略机构的组成部分,载录了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侵略的史实,其建筑本体也投射了当时日本建筑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鲜见的设计风格取向。据此,对满铁奉天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建筑特征解析,并探究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 历史资料采集与数字模型构建
2.1 历史资料采集
研究采用史料文献收集、考古基址遗存、相似建筑类比、同期建筑对比等方法,对满铁奉天图书馆的历史信息资料进行采集。史料文献方面,调查发现,该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及其在日本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这两方面史料较丰富,建筑本体特征及风格等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沈阳建筑大学陈伯超教授的实地调研、日本西泽泰彦教授对满铁建筑的相关记载以及负责拆迁评估工作的王泽音先生提供的相关资料等三方面。考古基址遗存方面,该建筑拆除后,基地新建商业综合体,原址已不存在遗存,无法为研究提供参考。相似建筑类比方面,通过研究日本的近代建筑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相似风格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推敲总结该类风格建筑空间布局、立面风格及颜色运用特点。同期建筑对比方面,对满铁附属地同时期设计建造的公共建筑进行梳理研究,为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提供信息参考和依据。
2.2 数字模型构建
建筑平面、立面二维图形数字化信息以陈伯超教授的测绘图纸作为主要参考,结合王泽音先生提供的1919 年奉天图书馆建筑设计图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二维图形。在建筑结构复原方面,陈伯超教授曾指出奉天图书馆采用的是砖混结构[8],而西泽泰彦教授则认为该建筑为木结构[9]。对此,本研究通过对奉天图书馆拆除过程照片的判读发现,建筑的承重外墙为红砖砌筑,屋顶结构采用木屋架,结合满铁附属地同时期的公共建筑均为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情况,研判得出满铁奉天图书馆为砖木混合结构。据此,利用建筑设计技术图纸、建筑室内外历史照片,通过建模软件建立该建筑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应用图像编辑软件完成复原图的绘制工作。综上,数字化建模研究希冀能较真实、完整地还原建筑本体尺度、构造、风格、形式、材料等,以确保在遗产数字化数据库构建和建筑遗产特征分析中信息数据的科学性。
3 特征考析——功能空间、风格形式、构图比例与结构体系
3.1 功能空间
奉天图书馆主体建筑地上一层、局部两层、地下一层,书库部分为4 层,整体采用“工”字形布局;主体建筑内部形成“T”型交通流线,利用环形走廊连接各功能空间(图3)。门厅与目录厅相连通,形成门厅——目录厅——借阅处——阅览室的功能流线。阅览室划分为特别阅览室、普通阅览室和妇人阅览室3 类,并在特别阅览室设置单独的出入口以便于日本军方、“满铁”社员使用。在辅助办公空间布局上,设置单独办公出入口,流线组织清晰分明,形成简洁的空间秩序。沈阳解放后满铁奉天图书馆为适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功能改造,将部分阅览室改造为教室以及多功能厅等。在尺度上,图书馆建筑首层的总进深约为25.1m,总开间约为41.8m[8],其中阅览空间使用面积合计约为470m2。
3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a:地下一层平面,b:首层平面(绘制:王倩)
1912 年之前,日本对美国图书馆建筑进行了较详尽的调查研究,从满铁奉天图书馆的藏书《建筑写真类聚—美国图书馆建筑》[10-11]中可以看出,奉天图书馆的设计与建造借鉴了美国的经验。18 世纪美国图书馆建筑在书库的建设上已采用钢制书架结构,即除建筑外墙外,室内墙体、楼梯、书架等均为钢架结构。受其影响,奉天图书馆书库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体系。1925 年,日本向美国订制了钢铁书架,并于1929 年完成安装施工。该结构体系的适宜性技术策略还包括:其一,采用钢架支撑,铺设磨砂玻璃作为楼板地面,既可以起到防尘作用,也可以丰富视觉空间向度,增加室内采光维度;其二,在书架布置上,相邻书架间的过道正对建筑外窗,使光线能充分照射进室内,有效增强阅览空间的照度,实现了对天然采光的充分利用。
3.2 风格形式
(1)美国式西班牙传教风格建筑特征
满铁奉天图书馆采用了西班牙传教风格(Spanish Mission style)。该风格起源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12],由西班牙宣教人士在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并于19 世纪后期兴起。1890 年至1921 年间,该地区的学校、铁路站房、住宅等多个建筑类型中大量地采用了该风格形式[13],并受到当时建筑师的推崇。研究对此期间美国采用该风格的代表性建筑进行了梳理(表1),提炼典型案例的建筑符号、形体组合、色彩关系等,总结出美国西班牙传教风格的建筑形式特征如下(图4):
4 美国西班牙传教风格建筑类型分解图
表1 1894-1921 年美国西班牙传教风格现存代表建筑统计表(绘制:刘抚英,王倩)
建筑形构——采用该风格的建筑体量通常为两层及两层以上,建筑构图主要采用对称式布局,偶尔也有非对称立面,例如,巴顿纪念医院、门罗卫理公会教堂等。该风格的建筑形体主要取决于屋顶与护墙的组合方式。
屋顶形式——赤陶瓦屋顶是西班牙传教风格重要的组成元素,屋顶通常为低矮的坡屋顶,屋檐出挑深远,烟囱作为屋顶的装饰要素。
护墙类型——护墙是西班牙传教风格最显著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护墙形式与巴洛克山墙较相似,多采用弧形轮廓线条,主要应用于主入口、建筑正立面两端及山墙等位置。
门窗样式——与维多利亚时代和工匠风格建筑的门廊不同,西班牙传教风格建筑的主入口通常位于拱形门廊或开放式拱廊后,形成室内外缓冲空间,入口多采用拱形大门。窗分为装饰性和实用性两类,装饰性窗位于护墙或建筑上层,有圆形、拱形、四叶形等形状;实用性窗主要采用拱形或长方形。
(2)日本式西班牙传教风格建筑特征
大正初期,日本在西洋建筑文化的影响下,大幅增加美国及欧洲杂志书籍的进口数量,同时也有建筑师赴美学习,其时在美国流行的西班牙传教风格建筑样式受到日本建筑师欢迎。1921 年,西班牙传教风格开始出现在日本建筑作品中,到1934 年该风格的流行达到巅峰,且主要应用于住宅建筑。日本的西班牙传教风格主要体现在外立面上,建筑屋顶平缓,出檐小,材料为圆形粘土砖;外墙呈现为黄色或白色,窗户以拱形或长方形窄窗为主;大门有拱形和方形两种形式并通常带有丰富的装饰;外部的装饰元素主要包括烟囱、拱形线条、“西班牙星形”(四叶形与正方形组合形状)窗户、瓷砖以及锻铁制品等[14]。
(3)满铁奉天图书馆风格识别
满铁奉天图书馆建筑为对称式布局,建筑风格类型为图4 中“公共建筑”的“类型1”和“类型2”的结合体,采用双坡和四坡组合屋顶,屋面坡度较为平缓,出檐深远;传教式护墙是美国传教式护墙“类型3”的演变形式,窗户开洞较小,以长方形窄窗为主,辅助八边形窗户装饰外墙,主入口采用典型的拱形大门。建筑整体装饰较为朴素,只在建筑主入口大门上采用了日本式西班牙传教风格的装饰手法。
建筑整体风格与形式具有较典型的美国式西班牙传教风格的建筑特征(图5-8)。
5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鸟瞰
6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透视
7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南立面
8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东立面
3.3 构图比例
(1)横向比例
满铁奉天图书馆建筑根据体块组合关系可划分为5 个体块,其中中间体块根据高度不同可再拆分为3 个体块,即入口空间与两侧二层空间,故建筑正立面在横向上可拆分为7 个矩形(图9)。从左至右各矩形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度比值近似为13:15:11:8:11:15:13,整体以建筑入口中线为中心呈轴对称布局;入口宽度即L1 与各矩形宽度即L2、L3、L4 的比值分别为0.727、0533、0.615,可以看出L1:L2:L3 的比值接近平方根系统中1:2:4 的数值,L1:L4 接近黄金分割比例0.618,建筑各体块宽度均以入口空间宽度为基础有序、成比例展开;此外入口两侧的窗户位置与入口的宽度也具有平方根比例关系。可见,入口是正立面图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入口的尺度来控制其他部分的比例关系,使得各体块组合协调、均衡,形成节奏舒缓、韵律和谐的视觉效果。
9 满铁奉天图书馆正立面横向比例分解
(2)纵向比例
图书馆建筑正立面图在纵向呈三段式构图,分别是屋顶、墙面及台基(地下一层外露墙面)。通过研究发现建筑屋顶、台基高度与建筑墙面高度存在着一定的比值关系,可以说建筑屋顶和台基的高度由建筑墙体高度所决定。首先建筑入口作为构图中心,其屋顶与入口的高度比值为3/5,台基与大门的高度比值为1/2,符合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音乐比例关系(图10)[15]。其次从左至右其他3 个矩形屋顶与墙面比值为0.854、0.432、0.207,其中矩形1屋顶高度比例与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演化比例1:接近;矩形2 与矩形3 的屋顶高度比例与黄金分割比拓展比例0.4 接近,可见建筑在竖向高度分割上应用了几何数理关系,构图严谨、有序。
10 满铁奉天图书馆正立面竖向比例分解
(3)整体比例
对横、纵向比例进行叠加,发现建筑中间5 个矩形均符合帕拉第奥音乐比例关系(图11),即建筑各部分之间比例均为1:1 或1:2。窗户的比例也遵循该比例关系,与建筑整体形成呼应关系,通过窗户单元的重复来强调建筑的韵律,形成序列严谨、丰富统一、节奏和谐的立面构图。
11 满铁奉天图书馆正立面整体比例分解(4-11绘制:刘抚英,王倩)
3.4 结构体系
满铁奉天图书馆主体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图12),承重墙体结构为纵、横墙混合承重,建筑屋顶采用三角形木屋架。承重外墙采用为红砖砌筑的英式砌法[8],为了适应沈阳的寒冷气候,建筑采用较厚重的外墙,其中,楼梯间部分的外墙厚约为700mm,其他房间外墙厚约为500mm,而建筑的内墙厚约400mm。
12 满铁奉天图书馆数字化复原剖透视(绘制:王倩)
图书馆的书库建筑部分也采用砖墙承重,但其内部采用了借鉴美国图书馆结构体系的钢制书架结构[4]。
4 价值解读——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4.1 历史价值
满铁奉天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图书室、图书阅览场、简易图书馆到图书馆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其建成投入使用后,作为满铁“文化设施线”[16]的场所之一[4],承担着满铁“文装”的使命,是满铁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极东大陆中心”和“国际文献集聚所”,成为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历史载录实证;满铁奉天图书馆经历了88 年(1921-2013)的历史进程,映射了沈阳近代城市历史变迁和空间形态演变,承载着政治、文化、艺术审美等多维度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由于该建筑实体目前已被拆除,本研究构建完成其数字模型并绘制能体现该建筑特征的效果图和分析图,会同梳理总结得出的关涉该建筑的属性信息,共同置入区域性铁路建筑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中,作为承载建筑历史价值的虚拟的数字化载体。
4.2 文化价值
从建筑文化价值角度,一方面,满铁奉天图书馆作为满铁附属地唯一一座西班牙传教风格的建筑,其空间布局、立面构成、结构技术,形成了满铁附属地中特有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强的建筑文化识别性;另一方面,奉天图书馆采用的建筑风格最初肇始于西班牙,由传教士引入美国并在加利福尼亚地区流行,再经由日本建筑师的学习借鉴后,设计建成于中国东北地区;前文已论及,该建筑的主导形式为美国西班牙传教风格,在主入口采用了该风格流行于日本的装饰纹样,而建筑墙体采用了适配中国东北地区严寒气候的厚重砖墙,屋面瓦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青色,可以看出,满铁奉天图书馆融汇了4 个国家在该时期的建筑特征,具有建筑文化价值的地域复合属性。
5 结语
沈阳满铁附属地在其规划建设完成后,形成了形态规整、秩序清晰、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在附属地空间范围内,集中分布了受满铁辖控的商业、教育、医疗、居住等多种类型的建筑。满铁奉天图书馆作为其中重要的文化建筑,是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文化侵略的实体历史见证;且因其是唯一采用美国式西班牙传教风格的建筑,并在主导风格下耦合了多区域的建筑特征,使其兼具多维度的意义和价值,尤为凸显的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建筑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下,满铁奉天图书馆本应作为重要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但在城市快速更新引致的城市空间演变背景下,该建筑存世80 余年后被拆除,与建筑实体所承载的意义和所内涵的价值一同消逝的,还有与之关联的城市公众文化记忆和地域场所认同感。对此,本研究探求基于建筑图形和属性信息数据的全面采集和系统梳理,经工程细节推敲和数据整合,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建筑的三维模型,并据此进行建筑空间、风格形式、构图比例与结构逻辑的考证和解析,希冀以数字化复原形成的虚拟建筑实现对已逝去历史建筑实体的记录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传播,并通过数字化处理生成的多类态视觉影像以及关联文化产品,在为公众提供新的遗产体验的同时,达成对建筑遗产历史记忆的唤起、再现、演绎以至永久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