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性之外:基于GIS水文分析的傣族传统村寨水生态智慧解读
——以云南景洪市曼勐新寨为例

2021-09-24郭华瞻汪悦GUOHuazhanWANGYue

世界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傣族村寨人居

郭华瞻,汪悦/GUO Huazhan,WANG Yue

0 引言

随着生态思想的发展,近年来,从生态智慧角度关注传统聚落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代表成果如张智敏解析了水患压力下的传统岭南水乡聚落适应自然环境的治水等智慧[2];周政旭、程思佳揭示了白水河流域布依聚落的生存逻辑[3];曾坚等研究了西南山地传统村落应对人居环境、资源紧缺等问题的适应性生态智慧[4](2019);郑文俊等研究了侗族村寨等西南山地民族村寨人居环境营造的生态智慧[5-6];毛华松等总结了高山平川型典型山地城镇历史水系的雨洪管理方式[7]等等。

因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傣族村寨一直深受学界的关注:如刘致平先生很早就关注傣族村寨[8];《云南民居》[9]一书,则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傣族村寨布局的一般特点。近年来,有关傣族村寨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

(1)从宗教、文化角度关注傣族村寨的研究较为集中,如张宏伟论述了傣族村寨传统的方位体系[10],郑晓云、艾菊红从水文化的角度关注了傣族村寨选址和水资源的关系[11-12];艾菊红还系统论述了傣族村寨空间的圈层结构特点和注重内外空间界限的特点[13];范茜从原始宗教的角度论述了傣族村寨布局的特点[14];杨庆、刘旸从文化角度全面梳理了傣族村寨的主要构成要素[15-16]。

(2)从生态角度的研究也成果丰硕,如马宝建关注了傣族村寨和建筑的生态观[17],阎莉、王燕、李立等重点从“竜林”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傣族村寨环境选择中的生态意蕴[18-19]、选址特点和村寨整体布局及构成要素等方面[20]。水环境方面,如李建华关注了灌溉水渠对傣族聚落的影响[21];郭建伟敏锐地注意到了灌溉水系和路网的重合特点及寨心与灌溉水网节点的结合现象[22]。寨心研究方面,如朱德普详细研究了寨心的建立过程[23],罗敏详细研究了具体的祭祀过程[24];王思琪等人则关注了寨心的多种形态及发展演变[25]。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学术界已对傣族村寨开展了多维度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且逐步走向深入。不过,系统讨论傣族村寨人居环境营建中应对自然环境挑战的选址、规划等技术方法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现场调查和GIS 水文分析,从傣族村寨人居环境建设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以寨心为代表的神性之下所蕴藏的有效应对强降水环境的选址、规划技术方法,系统呈现了傣族村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智慧,以期为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传统智慧的启示。

1 善择脊:有效避免雨洪影响的选址

西双版纳地处云南西南边陲,是受台风影响的前沿地带,暴雨成为了当地最为严重的灾害天气。受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条件及热带季风气候条件的影响,该地区具有充沛的降水,一年中只有干季和雨季之分,而曼勐新寨则位于西双版纳中部地区景洪市景讷乡,属于暴雨高值区,据统计,2008-2017年间约有1/3 的时间有降雨,其中将近有一半是暴雨(图1)。同时西双版纳土壤以赤红壤及黄壤为主,具有土层松软深厚等特点,在湿度大、气温高等条件下,时常发生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合理的选址就成为傣族村寨人居环境长建设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

表1 西双版纳景洪市降雨情况统计(2008 年-2017年,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访问时间:2020-03-13)

1 西双版纳景洪市降雨情况统计(2008年-2017年)

曼勐新寨处于山麓地带,从其选址来看,具有如下突出特点:(1)注重选择山体的脊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分水岭,既能够有效避开山区环境上游洪水的冲击,又能避免村址内部的雨洪集聚,为后续的空间布局打下良好基础(图2)。(2)注重选取山体端部区域,以充分利用其便于组织分散排水的地形特点(图3),同时,又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中的缓坡地段,利于建筑院落的建设。通过分析可知,曼勐新寨村址所在地段的坡度集中在7.4°~11.5°的范围,地形坡度适于重力流排水和建筑建设。(3)在地势方面,山脚地段地势相对较低,便于村寨与外界的联系;同时,这个地段的地势又高于村址外围河谷地带的水田,保证了村寨人居环境与劳作环境的适当分隔。

2 曼勐新寨地形轴测图(1.2绘制:汪悦)

3 曼勐新寨村址自然排水分区分析图

综上,在便利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曼勐新寨的选址突出表现为:为避免村址周边环境雨洪的冲击、便于组织村址内部的分散排水,注重选取山体的脊线及端部区域。这一点实际上是该地区传统村寨选址所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28]。

2 尽地利:极力组织分散排水的聚落空间布局

2.1 排水分区及排水渠道的布置

注重山体脊线端部的基址条件为聚落空间布局中组织分散排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GIS 水文分析可知,该村基址具有呈指状分布的6 个自然排水分区,已经较为分散(图3)。通过现场踏勘可知,实际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形成了圈层化、高度分散的排水分区:首先,以寨心为中心,周围形成了D1、B1、B2 共3 个核心排水分区,充分借助水渠网络进行有组织排水;其次,在核心排水分区外围,形成以单个院子为主的次外圈分散化排水分区,主要借助外围院子之间的空隙完成排水组织;最后,这个圈层结构的最外圈,则是以单个院子为中心,完全分散化就近排水,以院墙直接开出水口的方式将水排到外围环境中去(图4-6)。

4 曼勐村寨排水分区(3.4绘制:汪悦,郭华瞻)

5 院落排水口(摄影:郭华瞻)

6 外围院落间排水(摄影:郭华瞻,周亦然,绘制:汪悦)

可以看出,(1)村寨是以建筑院落为基本的排水单位、每个建筑院落都被组织进了新的排水分区中;(2)村寨的排水组织充分利用了场地的自然排水特点,但又通过街巷、水渠等人工干预实现了进一步的细化。对比图3、4,可以发现,B1、B2 两个排水分区就是通过主干道路和水渠的设置将自然场地的B 排水分区为分成了2 个,D 排水分区被分为3 个排水分区;(3)处于核心排水分区和最外圈院落中间地带的院落,主要以单个院子为主形成排水分区,其排水关系被外圈新建院落所固定下来。整体来看,曼勐新寨的排水组织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分散化,以实现将村寨基址范围内的雨水短距离、快速地排出的目标。

实际测量可知,村内主干排水渠道的坡度介于2.1%~11%之间,主干渠道1、2、3 的平均坡度分别为3.5%,5.6%,9.2%。现场观察发现,暴雨期间,主干排水渠道的水流速度较快,约为1.5~2.0m/s;暴雨结束后,院落内的雨水全部排到院外所需时间约为5 分钟,而水渠中的水全部排至村外所需时间约为10 分钟,整个排水系统相当高效。同时,暴雨期间,水渠中低段已接近满负荷状态,说明上述排水分区的细化是非常必要的(图7、8)。

8 降雨时水渠负荷情况(摄影:郭华瞻)

2.2 固化排水分区的街巷布局

街巷骨架同时承担着排水的职能,曼勐新寨的街巷布局充分体现了对排水的重视和有效安排:(1)村落的主街东段与贯穿村寨的山脊线重合,将场地的自然排水特征通过主街的设置固化下来;主街西北段则成为两个排水分区的分界线,将人工干预之后的场地排水特征固化下来;(2)除主街外,次要巷道多附设水渠,根据分区排水的需要形成局部网络,其走向则根据排水的需要垂直等高线设置,并且均为短巷;(3)在3 个核心排水分区的分界处设置寨心,通过寨心将西北部3 个排水分区固化下来,并形成村寨的核心公共空间(图4)。

3 巧防护:应对可能破坏的环境保育措施

3.1 建成区内部的地形敏感点防护

曼勐新寨人居环境的长期稳定需要依赖上述有效的排水组织,而村寨整体的排水组织需要高度依赖地形关系。虽然村寨通过街巷、寨心等公共空间的设置能够将场地排水特征固化下来,但以赤红壤、黄壤为主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其在长期水流冲刷下仍然面临改变的危险;除自然因素外,还要防止人为取土而改变地形关系。因此,对地形敏感点的防护就非常必要。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曼勐新寨最重要的地形敏感点就是肩负着固化3 个核心排水分区分界的寨心空间。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寨心之所以被赋予具有强制性的、以“禁忌”主要特征的神性,实际上是在通过神圣领域的设置使作为决定聚落基址排水关系能否稳定的地形敏感点的寨心远离破坏因素,从而保证聚落人居环境的长期稳定[29]。具体来看,寨心一方面通过石质台面的营建来加固自身、对抗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则利用“禁忌”这种具有强制性的信仰习俗来避免人为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傣族的“寨心不烂,寨子不散”之说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科学原理在内,寨心确是村寨的生命标志。按照傣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居住在寨心的寨神勐神,其职责就是保护村寨;而围绕寨心举行的各种活动,如成员迁入、迁出时的祭祀活动,村寨每年一度的集体祭祀寨心的活动“海宰曼”[12],其本质上就是对村寨聚落空间的排水秩序予以神圣化确认,确保每一个成员都能通过尊重寨心来达到维护村寨建成环境内在秩序的目的。基于傣族神话传说的相关研究也揭示出,傣族村寨并非工具性的居住空间,其重点在于确立集体的居住规范,而寨心恰是村寨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点和中心所在[30](图9)。

9 寨心(摄影:王婧,许文才)

3.2 聚落边界的植被防护

除寨心之外,村寨建成环境的边界、尤其是与地势相对较低的外围农田接触的区域,同样成为容易因水土流失而发生改变的脆弱地带。曼勐新寨主要采取了植被防护的办法,在建成区外围的环境脆弱地带设置了大片竹林、灌木和地被等,通过植物根系来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村址边界地带的地形地貌(图10-12)。

10 外围植被防护(摄影:郭华瞻)

11 曼勐村寨环境(绘制:汪悦,郭华瞻)

12 曼勐村寨鸟瞰(摄影:郭华瞻)

这种做法是傣族村寨普遍采用的、根植于傣族文化的传统做法。从傣族著名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记载“沿寨边四周,栽上竹子,以此作标记,寨界分得清”及傣谚“寨子风水好,全靠林来保”可知,“竹林”一直被视为傣族聚落的聚落边界和“防护城墙”[26]。对于此防护植被,傣族人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不轻易砍伐,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中记载:“寨子边的树林应保护,不能去砍”[20]。即使要砍伐,也必须经过管理者的同意,履行严格的规定,只砍伐那些被准许的树木[27],且由村寨中有威望的老人祭完树神才敢取材[18]。

进一步看,基于原始自然崇拜及“万物有灵”的神灵信仰,傣族历来极其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正所谓“万物土中长,森林育万物”[18]。同时,傣族对于森林与聚落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充分且细致的认识,因而对森林资源有着明确的分类管理策略,对于位置、作用及重要性不同的森林有不同的保护方法。如对于有着上游地形保护及水源地职能的风水林即“竜林”,傣民赋予其“寨神勐神栖居地”的神性进行严格防护,即使是风吹下的枯树叶也不能捡,而是任其腐烂[18,26-27]。而对于村寨周围的“竹林”及“耕作林”等森林,则是以“祭树神”的方式来平衡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少量间伐,绝不连片砍伐”的原则,在适量利用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对森林的敬畏之心。

宗教学的经典研究指出:某个空间的神圣性“取决于它在人们的整个空间意向中的位置,取决于它与其它的空间结成怎样的结构关系”[32]。在曼勐新寨中,可以看到,寨心既是人居环境排水组织的中心,也是维系村址排水关系的关键点,而竹林则肩负着避免村寨边界受到水土流失威胁的公共职能。在它们的神性之下,隐藏着的是整个村寨的人居环境得以有效应对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并稳定存续的空间秩序。

4 结论:以尊重自然为核心的水生态智慧

综上所述,曼勐新寨在选址方面注重选择避免环境洪水冲击和基址内部雨水集聚的山脊线;在空间布局方面,则首先在充分利用基址的自然排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道路、水渠等人工设施的设置进一步分划场地,形成多片区排水的排水分区;继而通过聚落的街巷、寨心等公共空间将场地的排水特征固化下来;最后,则是分别通过为寨心赋予神性的方法对事关排水分区分界的重要地形敏感点进行防护、通过为聚落周边的林地赋予神性来对聚落边界脆弱地带加强保护。以上一系列智慧方法,一方面,确保该村寨能够有效应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多雨气候环境;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经过聚落空间布局表达出来的场地排水关系能够避免受到自然力和人为破坏,保证了村址的长期安全、稳定。

该村寨在聚落选址规划中所表现出来的营建智慧不是偶然的。这套智慧方法是建立在深刻认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包含了精选环境,充分挖掘村落基址地形的排水潜力,通过人工设施进一步激发、固化、形成和保护排水能力等一系列技术动作,充分体现了傣族传统村寨人居环境建设中围绕水环境营造而发展出来的高度智慧。另一方面,寨心及3 个核心排水分区是经过精心组织过的,能够将场地基址中最需要人工设施干预的部分通过街巷、水渠等空间布局和设施控制好,而在外围,则允许充分利用周边有力环境条件自主建设,这种“有限规划”是很符合传统村寨的发展需要的。总之,曼勐新寨人居环境建设中所体现的适应自然、激发自然、保护自然的系统策略,体现了独具傣族传统文化内涵的、尊重自然的自然生态观[33],足可为当前以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生态实践所借鉴。□(致谢:现场调研期间承蒙方伟伟,蒋正剑,周永清等先生提供便利条件,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傣族村寨人居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锅巴粥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