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下医院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21-09-24杜晓川
杜晓川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0 引言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不断深化,医院如何在此大背景下谋生存、谋发展已经是必须面对的难题。医院作为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机构,一方面要承担起保障人群健康水平的责任,一方面还得思考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存的问题。为此,本文就DRGs付费方式背景下,论述四川省某省属三级综合医院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1 多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
DRGs医保支付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医院影响最为深远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举措之一,是一项以经济为杠杆撬动全局的系统性变革,对医院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所以此项工作应该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好顶层设计,适时调整组织架构,成立或指定牵头负责院内DRGs改革的专职部门。针对该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重大工程,四川省某省属三级综合医院成立DRGs专项工作小组,由一把手亲自统筹规划,协调医务、医保、病案、财务、目标办、信息等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协同推进应对措施尽快落地。
2 力抓病案首页的填报质量
病案首页中的项目囊括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DRGs分组所需的全部信息。病案首页的填报质量会直接影响DRGs分组的质量和使用后的效果,病案首页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DRGs分组的关键。所以病案信息应尽可能地全面准确。这就要求医院应加大力度组织病案书写培训,确保临床医师能够规范、全面、准确地填写病案首页全部项目、避免缺项;同时还需保持与病案编码等部门的高效协调合作。对于病案首页中的主要诊断需严格定义,一般而言,主要诊断出自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以及导致本次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2]。所以应首先保证病案首页完整规范,主要诊断的选择和编码符合国际疾病诊断的规范。大力开展病案首页规范填报的宣传与培训活动,对问题重点科室进行单独重点培训与指导,包括病案首页各项目的讲解、主诊断、主要操作的选择。开展病历书写比赛,评选优秀病历,鼓励临床医生提高病历书写、病案首页填报的质量[3]。
通过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历史住院数据,比较病案首页填报调整前后数据发现,通过加强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的管理,大大提高了病案首页匹配比例,避免了由于病案首页填报问题导致的医保拒拨付,减少医院的损失,见表1。
表1 病案首页调整前后病案首页匹配比较
3 建立临床路径,鼓励日间手术的开展
临床路径是一种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病种成本,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内容之一[4]。医院应该大力鼓励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在具体设计和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从临床路径本身的设计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考虑医院软硬件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路径。同时,在其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医院管理、政策环境等方面也须作出努力,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除此,还应该鼓励日间手术的开展[5]。日间手术在节约住院时间、加快住院病床周转率、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4 根据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制定相关考核指标,促进科室自觉控制医疗费用
目前的临床医生普遍认为自己作为治病救人的角色,应该只考虑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还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给出不同的治疗[6]。然而事实上,患者看病,首先得看得起,才会看得好。医生当然应该在做出治疗方案的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经济情况,否则即便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却因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7]。所以为促进临床医生转变观念,自觉提高控制医疗费用的意识,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制定奖惩措施[8]。
该院采取对临床科室收治患者平均住院日、例均费用O/E值进行考核,通过对比2019年、2020年的数据发现,平均住院日和例均费用都下来了,见表2。针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与管理,今后还应加大力度,更加精细化管理,制定更为有效的奖惩措施。
表2 2019年、2020年O/E值对比
5 加强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必须满足改革需要。医疗机构要按照医保需求更新、升级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HIS),使医院的HIS系统正常运转,确保日常报账的顺利开展,规范操作以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医院HIS系统中需要维护有ICD-10疾病分类编码和ICD-9手术操作编码库,以供临床医生和病案工作人员使用,且ICD-10和ICD-9编码库要根据国际和国内的修订情况及时更新。其次医院的信息系统能满足支付方式改革的监管需求,例如建立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运行系统、临床路径电子化信息系统、药物及耗材监管系统、病案管理系统及医疗质量监管系统等[9]。
6 医院必须进行成本管控
医院对成本核算的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初级的科室统计上了,而是逐渐向病种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和医疗项目核算等模式发展[10]。
综上所述,在DRGs体系中,对医院诊疗服务范围大小、收治病例的复杂程度与治疗技术难度程度、病案首页填报质量高低、医疗费用高低、平均住院日长短、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在不断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优化完善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为人群提供更为有价值的医疗服务,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